村小“文言文”教学秘笈
2020-06-19龙友利
龙友利
摘 要: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它的特点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对于农村的小学生,由于受环境的影响和见识的局限,对于文言文的感觉是枯燥乏味的,对文言文的学习如同嚼蜡,多半也学得似懂非懂。
关键词:兴趣 预习 提出问题 引导 方法灵活 花样积累
文言文,它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它的特点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对于农村的小学生,由于受环境的影响和见识的局限,对于文言文的感觉是枯燥乏味的,对文言文的学习如同嚼蜡,多半也学得似懂非懂。我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刻苦钻研,孜孜以求,找到了适合农村留守儿童文言文的教学秘籍,现与您分享:
一、激发兴趣、克服畏难情绪。
教师引导学生在思想是不要害怕文言文,克服畏难情绪,勇于知难而上。让学生了解文言的特点,是相对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的,主要表现在语法和词汇量方面。那时文字的载体主要是竹简,古人为了能在其上面记录更多事情,只好将不重要的字删减,约定俗成就形成了如今大家所看到的文言文。现在我们接触到文言文是非常简洁的,加上年代久远,人类的很多风俗习惯变化巨大,学习起来有一些难度是正常的能理解的。如果我们从思想上战胜文言文,就像出自客家的叶剑英元帅所言:“攻书莫为难”。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是让其了解文言文的背景,最好能找到相关的一些知名的或者有趣的典故,老师亲手制作相关的视频,寻找到与本课时相关的图片(有时自己创作图画)资料或者链接,还可以古诗词、古代名言警句、古代名人轶事、古代乐曲入等传达出所学知识的一个点或面,在教授文言文之前,先铺垫一下 ,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让文言文的教学轻车熟路。比如学习《精卫填海》这篇文言文之前,我就给学生讲《山海经》,它是先秦书籍,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学生听完立刻对这类书刊来了兴趣,顺势引导学生课前借阅,增强了学习效果。
二、注重预习、学习提出问题。
教师在教授文言文之前,要教会学生预习文言文的方法,并布置学生真实地预习、真实地朗读、真实地提问。第一步默看,即看课文、注释以及课后习题,划出生字、生词和不好理解的句子。第二步,查工具书,即给生字注音组词,给生词注释特别是多音字和通假字的多种解释。第三步默读,即带着问题默读,看到课文中能解答问题的部分便划上记号,并做必要的眉批。第四步笔记,即尝试归纳课文的中心、段意、人物特征、表现手法等,可用作听课时与老师的讲解对照,以加深理解。通过预习,可以提升学生在课堂当中的学习针对性,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教师在课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合理地运用工具书、上网查阅资料、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对于下一堂课的学习有足够的预见性,及时把学会了的记录在书上相关位置,并画上“笑脸”标识。对于在预习中遇到的疑问及时记录在书本上,特别是关键词的理解,朗读的节奏、停顿等困惑,用不同颜色的笔做上记号并画上“问号”标识,便于课堂上向老师和同学提出,和大家交流討论。
三、课堂引导,方法灵活多变。
小学语文课本选编的文言文都是流传千古的名篇。它们让小学阶段的学生初步体会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增强小学生的文化积淀,提升欣赏语言美的情趣与能力,培养学生热爱中华历史文化的思想感情。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重要性,从而爱学爱读。《新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对小学阶段只要求“诵读”和“体会”;在评价方面,注重学生“能否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不评价“知识的掌握程度”。语文老师的口头禅:“语文语文,以读为本”,在课堂开始,我从朗读入手,第一步是音准。文言文中有大量的通假字、古音字、生僻字、破读字、比如古人名、古地名、古官职名到现在已经不常用或是不用了。比如《王戎不取道旁李》中,“折”是多音字,在“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中应该读“zhé”,与折腾的“折”的读音相区分。第二步是正确停顿。我就通过示范读和放录音读,让学生仔细听节奏、停顿和重音,接着大屏出示文言文,先试着划分节奏,全班交流评价长句的停顿和如何读破句,老师教读难句和长句、学生自己重复读几遍,如“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是长句,初读是,学生不容易正确停顿,可以结合插图进行引导,这里的“折枝”是只树枝被压弯了,是什么把树枝压弯了?怎样的情况下才会把树枝压弯了?引导学生正确读好语意停顿“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接着通过放录音读、跟着小声读、同桌读、抽读、小组赛读、分男女读、全班齐读的方式,直到会背诵为止。第三步理解并积累词汇。学习文言文跟学习现代文的方法有很多相通的地方,积累词汇,并能根据句子意思翻译出文言文词汇的意思。如,“尝与诸小儿游”,“尝”我会预设“尝”有三种意思:品尝、曾经、尝试。你觉得本课树哪种意思?为什么?小组交流,指名汇报,这里是“曾经”的意思。然后让学生结合注释交流文意,最后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学生能够脱离文本,凭口述说文章,要文从字顺,一气呵成。
四、拓展延伸,注重花样积累。
为了加深理解,课后首先要反复诵读,读出文意、读出感情、读出思想,正是对文言文情感淋漓尽致的再现。从诵读中反复琢磨、体会、感悟,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其次是广泛阅读相关文献。比如学了《王戎不取道旁李》后,推荐阅读《世说新语》里面的《德行》《政事》《方正》《雅量》等篇,作者对其中的人与事大抵采取肯定的态度。学生还可以通过了解“竹林七贤”,达到对于王戎这个人物个性及品德的熟知,深切体会到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冷静分析”的优秀品质。最后,为了让学生对文言文有更完美的体会,可以请音乐老师根据课文的感情基调为文言文谱曲,师生分部唱、独唱、合唱等方式达到会背诵吟唱的目的;在学会了编课本剧的方法以后,我引导学生把文言文改编为课本剧,以讲台做舞台,人人参与演出,把书本中的人物演绎的栩栩如生、精彩纷呈。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既锻炼了能力,又学会了知识,一举两得,不亦乐乎?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我作为一线的小学教师,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