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下的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研究

2020-06-19殷猛

电子商务 2020年6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摘要:本文构建了一个以学为中心,涵盖四大体系的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提出“政产学”电商人才培养指导体系,“产用学”电商人才培养支撑体系,“政研学”电商人才培养知识体系以及“研用学”电商人才培养辅助体系,由外到内分析了政产研用在协同机制中的作用。同时提出以“学”为核心构建“校师生”协同机制,重视和发挥“学”中的校、师、生三位一体的作用,以促进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

关键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政产学研用

★基金项目:2018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政产学研用协同下电子商务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8-ZCXM-017);河南牧业经济學院博士科研启动资金资助;2019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9BJJ035)。

引言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但电子商务人才匮乏。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显示71%的企业需要通过长期招聘满足企业需求,其中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最多。电子商务作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科学与技术相互渗透的复合型学科,其人才培养不仅是职业化应用型人才,更应该是基于经济、管理以及计算机、社会科学等相关理论进行创新、应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电子商务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满足企业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基础,也是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成为现阶段解决以上人才培养问题的主要模式。《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1年“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十九大报告中均提出通过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培养人才,并且将人才培养提升为国家战略。政产学研用的协同发展是产学研合作的深化,是政产学研用不同主体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对接与耦合。如何在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下创新政产学研用的协同机制,亦是推动和创新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关键。

1、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现状

1.1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电子商务人才需求有其自身的特点,要求既掌握信息技术,又通晓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社会学以及消费者行为学等方面知识且具备务实性、多元化、复合型特征的电子商务人才。但是现阶段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诸多不足,包括:1)人才总量培养不足,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2)人才结构不合理,忽略了电子商务人才的特性;3)电子商务师资力量不足,且电子商务专业性欠缺,诸多电子商务师资均跨学科来自于经济、管理以及社会学等;4)人才培养与就业严重脱节,缺乏对电子商务相关理论的创新应用[1]。

1.2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问题的根源

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几个方面:1)电子商务学科诞生较晚,学科建设尚在探索中,缺乏系统化的规划;2)2000年设置电子商务专业,2001年开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虽然已经形成本硕博的人才培养体系,但是电子商务博士较少,科班出身的电子商务师资匮乏;3)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政府、社会和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是动态变化且涉及多个方面,现阶段的各本科院校均在根据自身学科情况探索本科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方案,但是总体来讲缺乏系统性的专业培养方案;4)国家、企业和高校均倡导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等人才培养模式,但是产学研合作并未发挥全部的效用,人才培养并未能切实满足企业的需求。

1.3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需求及方向

基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现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李琪教授(2007)在分析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现状和需求特征的基础上,从电子商务专业职业岗位的角度出发,提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应该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原则,结合“电子商务知识+计算机网络知识+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进行多样化复合型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2]。李健(2009)等认为电子商务专业定位不明晰、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是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问题的主要原因,将电子商务进行专业型和应用型方向定位[3]。为进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解决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学者从校内校外、教学实践、学科建设等多个方面提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创新的策略建议,包括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学生实践教学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创新和应用的综合素质能力。通过校内校外、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将电子商务专业与“互联网+创新创业”相结合,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

2、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的创新

2.1 产学研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深入,产学研合作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凸显,也成为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卢淑静等(2010)对比分析中美两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要以市场为导向,明确电子商务专业交叉性和宽口径的特点,加强产学研结合等方式进行人才模式的创新[4]。邢志良等(2013)分析企业需求和不同类型电子商务人才的能力要求,提出“应用与创新”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借助校内实验室、校外合作基地、电子商务专业大赛等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应用型人才是各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产教协同、校企合作”模式成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各个高校都在通过不同方式的产学研合作培养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5]。

但是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中,仍然存在人才培养不足、高校培养与企业需求错位、社会服务能力弱、电子商务人才的综合应用能力不强等问题,究其主要原因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忽略了电子商务本身的特性,即对人才多元化、个性化以及复合型培养的需求。而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的应用效果并未达到预期,主要原因在于产学研合作仅停留在合作层面,缺乏不同主体之间的有机协同,并且产学研协同是基础,尚需要政府的引领和指导,消费者需求的分析和满足。因此未来应基于政产学研用协同进行电子商务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

2.2 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构建

“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相结合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企业创新,已经成为学者和企业家们关注和探讨的主要热点之一。如何发挥产学研的作用,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也是教学界和学者们关注的关键问题,虽然大部分学者已经开始探讨“政产学研用”协同对于人才培养的影响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如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不够,联系不紧密;政府对高校人才培养支持力度不足,产学研协同融合未能达到预期人才培养目的等[6]。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对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的研究脱离了人才培养的环境和根本,忽视了不同教育环境下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的特殊性。因此电子商务下的人才培养,应该充分考虑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及特点,并在满足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需求的基础上,创新政产学研用的协同机制,虽然普适性较弱,但是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我们在分析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如图1所示的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

现有研究中,“政”主要是指政府以及政策,以及政府和政策所给予的支持和保障。“产”主要是指与电子商务相关的产业环境以及企业,能够为电子商务的人才教育和培养提供实习、实践以及联合培养的场地[7]。“研”主要是指科研机构,在实践中发现和研究问题,可进一步应用于教学和实践。用则主要是指“应用”和“目标用户”即电子商务的人才市场,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亦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下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的核心则在于“学”,不同于传统的理解,在此将“学”视为含有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位一体的综合体,并且是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的核心。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应该以学为核心,以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基础,以政府和科研院所的指导为方向。因此这不仅要求“政产学研用”五个主体之间的协同,还要求“学”中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内部协同。

2.3 政产学研用外部协同发展

(1)政、产、研的协同保障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和输出,形成“政产学”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指导体系。

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和监督作用,以服务于国家和地方发展为基础,指明本地化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方向。与高校、产业行业以及研究机构合作,三者协同发展,明晰产业行业发展需求,明确学校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了解研究机构在电子商务研究的进展等。在此基础上,以政府为核心,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为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指明方向,与产业、行业及科研院所协同合作,解决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就业和深造提升问题。

(2)市场、高校和教师的协同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形成“产用学”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支撑体系。

产业行业发展是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根本和基础,学校不了解行业发展状况和需求、高校教师不懂得产业实践就无法把握市场动态,很难培养出行业和产业发展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产业行业发展转化为电子商务的人才市场需求,通过电子商务人才市场状况,有利于高校和教师准确把握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以及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向。因此产业行业、高校和教师应该在企业实践、科研项目、行业发展等多个方面达成合作,通过产业行业发展,准确把握人才培养方向,同时通过产业行业的实践,帮助高校,利于教师进行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

(3)政、研、学的协同是知识创新的关键,构建“政研学”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知识体系。科研和实践是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基础,政府应该加大电子商务相关问题的科研力度,如关于跨境电商、三农电商以及旅游电商等相关问题的研究。通过增强科研力度,鼓励高校教师参与到科研实践中,发现实践中的问题,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此创新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科研是教学的基础,教师也应该在教学的基础上,加强科学研究,提高专业知識的应用能力,形成自身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知识体系,为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4)研、用、学的协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途径,构建“研用学”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辅助体系。教师与科研院所相结合,高校和教师与电子商务人才市场需求相结合,即作为高校和教师应该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电子商务市场的人才需求、用人情况以及需求类型等。高校和教师应该深刻了解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等问题,这也是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基础。因此高校和教师应该深入到社会实践中,了解现阶段电子商务的人才需求、用人等情况,同时与科研院所合作,提升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能力,以此构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辅助体系。

2.4 政产学研用内部协同发展

“校师生”协同是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的核心。“校师生”协同中,学生是核心,教师是关键,而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三者缺一不可。学校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最基础的教与学的条件,同时也是教师和学生提升自我的关键。学校对电子商务的重视程度,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等均会影响学校电子商务的氛围和环境,也能影响教师电子商务教学能力和认识的提升,进而影响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而教师却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学校和学生之间起着转呈的作用,是直接面向学生的环节,学生的思维逻辑、知识和技能等大部分是来自于教师的教学,因此学校应该重视教师、教师应该重视教学,而学生更应该通过教与学获取电子商务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是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核心,政产学研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是政产学研用和校师生的最终落脚点,良好的学习氛围将直接影响一个班级、一个学院的人才教育,因此作为学生本身也应该重视自身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不能认为自己仅仅是被培养着,同时应该认识到,学生本身也是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的关键。

3、结论

本文通过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状况的分析,认为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应该通过校内校外、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将电子商务专业与“互联网+创新创业”相结合,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其中“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基础,但是现阶段研究显示存在弊端,因此本文构建了一个以学为中心,涵盖四大协同体系的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即形成“政产学”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指导体系,“产用学”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支撑体系,“政研学”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知识体系以及“研用学”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辅助体系,由外到内分析了政、产、研、用在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中的作用。同时提出了以“学”为核心构建“校师生”协同机制,重视“学”中的校师生三个主体,发挥三个主体的作用是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关键。本文研究虽然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下提出了政产学研用的协同机制,但是并没有基于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针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提出创新发展的路径和策略,这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许忠,张征.我国高校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8(1):138-141.

[2] 李琪,张利,彭丽芳.多样化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思考[J].经济管理, 2007(14):58-63.

[3] 李健,吴文雅,许菱.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9(s2):232-233.

[4] 卢淑静,周欢怀.基于中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情报杂志,2010(1):189-191.

[5] 邢志良,温希波,张策.应用型高校本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27):110-112.

[6] 傅建祥,周维维.“政产学研用”合作运行模式的创新研究——以青岛农业大学与东营市利津县的合作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 2012,32(15):26-29.

[7] 朱浩.民办高校发展“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的困境及解决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2(2):38-43.

作者简介:殷猛,博士,讲师,就职于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物流与电商学院,主要研究电子商务与网络经济。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小微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O2O电子商务信任问题分析
O2O电子商务信任问题分析
辽宁大拇哥农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法草案首审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