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分组教学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20-06-19陈如秉

神州·中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有效应用小学体育

陈如秉

摘要:在小學体育跳绳教学中,采取分层分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扩大学生的发展空间。对此,本文以分层分组教学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的优势、不足以及具体应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有效的帮助体育教师提高教学的质量,确保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分层分组教学;小学体育;跳绳教学;有效应用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校对于课程教育上的要求变得更加具体明确,特别是对体育课程寄予了较高的期望和重视。在改进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希望能进一步的帮助学生增强体魄、树立建康意识,以及吸取当下教学实践后,采用分层分组的教学模式来促进小学体育发展[1]。本文以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运用分层分组教学为重点,并根据现有的教学理论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的挖掘理论与实际中缺失、忽视的部分。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方法进一步推动体育课程的发展工作,为广大教师提供切实有效的理论。

一、分层分组教学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的优势

首先,分层教学充分考虑到了每位学生的差异性,注重每位学生的性格特点,通过划分不同层面的学习训练,能够让每位学生都能很好的发展。其次,根据每个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新课程和考试说明要求的方案,让学生能够对自身情况进行划分,从而使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接受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避免出现有些学生已经全部接收,而有些学生还停留到起始阶段的情况。最后,教师的教学方式、内容、过程以及实践都需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要有目的性的因材施教,将跳绳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需要融入到不同的层面中,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以及教师加强多方面的教导工作[1]。

二、分层分组教学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的不足

虽然分层分组教学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却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如,一些教师对于分层教学的了解并不多,在进行体育跳绳教学中依旧采取的方式是一刀切;还有一些体育教师在跳绳教学中,由于没有准备教学设计,而出现教学任务和安排上有许多应试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没能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其次,体育教师在进行跳绳实践教学时,经常是教师讲一大推理论知识,也不管学生是否有接受,便让学生进行实践,进而导致整个课堂氛围变得非常严肃压抑,也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最终的结果便是教学效果不佳[2]。最后,教学评价的方式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一些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仅仅是根据学生是否能完成教导的动作,并没有对学生的内在潜能进行深入的挖掘,进而导致大多数学生并不喜欢进行评测,学生的积极性也大打折扣,非常不利于体育教学的发展。

三、分层分组教学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3.1全方面的了解学生

教师需要将自己的学生划分为几个层次,便需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情况,如身体情况、接受能力等等,只有教师自身足够了解学生后,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任务,从而进行合理的分组。体育跳绳教学,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身体的协调性和耐力等,这样才能将学生进行分层次,并为他们设置一些合理的训练方式。全面了解,也并不是单单依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便进行分组,这样对于学生的训练和发展极其不利,毕竟依据一个方面便进行随机分组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会给教学带来诸多困难。对此,只有全方面的了解了,教师才能进行合理的分组,从而进行有效的教学。其实全方面的了解学生也不单单是为了能够进行合理的分组,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同时,不仅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能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工作,提高教学的效率[3]。当然,教师全方面了解学生也仅仅是分层分组教学的第一步,接下来的学习还需要教师与学生其他方面的配合。

3.2科学合理的划分层次

教师在全方面的了解学生后,便可将班上的学生划分层次。那么如何科学合理的划分层次,也是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之一。若是层次划分的不合理,便会导致教学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也无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因此,教师在划分层次时,需要考虑好每个层次代表着什么,需要分几个层次等等。在进行体育跳绳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每位学生的身体情况和跳绳数量进行划分,层次数一般为三至四组最为科学合理。通过这样的分组,不仅适用于实际生活,而且也不会给教师增添负担。

3.3建立相对应的问题情境,注重分层分组教学

在进行体育跳绳教学时,教师需要设置一些能够引起学生注意力的问题,并在上课前将问题设计好,让学生能够在思考问题和小组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锻炼的方法或规律,再结合自身的不断尝试进而得出结果。这种自主探究教学的方法相对于应试教学中“填鸭式”、“一言堂”更有利于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巧,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该方式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4]。另外,由于层次的划分,每位学生的水平均不相同,但教师在挑选层次时也需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呵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还需要注意的一点便是,在进行划分层次时,需要让学生先训练一段时间后,再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阶段性的选取,这样才能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出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分层分组教学对于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跳绳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对于教育体制本身也具备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在分层分组的理论研究当中,不难发现平衡教师对教学质量的要求和学生对课程趣味的需求能够使得体育教学发挥其本身应有的价值。对此,教师需要把握好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各方面因素,积极发挥各方面优势所营造的教学需求以及教学环境,给予学生在感官和情感上的认同,使其在教学当中能够稳定的进行学习,为将来的体育学习和自身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陶倩倩.分层分组教学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24):162-163.

[2]余伟彪.基于分层分组教学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好家长,2019(4):227-227.

[3]陈浩.分层分组教学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2):203.

[4]李建霖.分层分组教学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0):179.

猜你喜欢

有效应用小学体育
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