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幼儿园中开展民间编织艺术活动的实践探讨

2020-06-19冯新元

神州·中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实践策略

冯新元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幼儿园教育中开展民间编织艺术活动已经成为了幼儿教师培养幼儿实践能力和传统文化素养的根本方式。众所周知,民间编织艺术活动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不仅考验人的动手实操能力,还考验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开展民间编织艺术活动将有效锻炼幼儿的综合学习素养。目前,已有很多的幼儿教师正在探究开展民间编织艺术活动的方式方法而且已经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本文将根据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如下分析,希望能为各位幼儿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民间编织艺术活动;实践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幼儿园教育中开展民间编织艺术活动对优化幼儿教育内容,提升幼儿的综合学习能力等方面意义重大。而优化民间编织艺术活动的组织方式需要幼儿教师继续在现代教育领域中进行深入研究。借助科学系统的活动过程,让幼儿接触更全面的学习内容,获得更好的学习环境。下面,笔者将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证。

一、民间编织艺术活动的教育作用和意义

民间编织艺术源远流长,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在传承和弘扬传统优良文化的今天,民间编织艺术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价值和意义。首先,组织开展民间编织艺术活动即是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艺术文化教育,让幼儿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文化自尊心和自豪感。其次,组织开展民间编织艺术活动即是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实践教育,调动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亲自动手实践操作,增强动手能力。

二、幼儿园开展民间编织艺术活动的问题分析

幼儿园在开展民间编织艺术活动的初期往往会存在很多很多的问题,由于不了解民间编织艺术活动的特点和应用方式,导致许多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无法深入细致的展开,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更是让幼儿对民间编织艺术不甚了解,难以完成文化教育目标。总的来说,幼儿园开展民间编织艺术活动的问题主要有三点,一是形式化教学普遍存在,二是浅尝辄止,涉猎不深,三是内容简单,并无特色。下面笔者将根据这三个问题分析幼儿园开展民间编织艺术活动的新方式。

三、幼儿园开展民间编织艺术活动的新方式

(一)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1.互动式教学

对幼儿来说,在活动中能够和教师一起进行亲密和谐的互动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教师在每次活动讲解与示范编织技巧的要领中,引导幼儿多聆听多观察,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幼儿出现了编织技巧性问题时,教师可以顺其自然的组织孩子们集思广益,跟孩子们一起像朋友一样交流,一起讨论编织技艺,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还可以请动手能力强的幼儿帮助动手能力弱的幼儿进行活动,助推活动的有效开展。

2.亲子化教学

亲子化教学也非常符合幼儿的学习需求,让家长成为组织和开展民间编织艺术活动的一员,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编织精美的手工艺品,这样的活动经历必然会让孩子感觉到爸爸妈妈就在自己身边,可以有效拉近亲子关系,极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深入细致,精准发力

1.动画片讲解编织过程

大多数幼儿都喜欢动画片,为了深入细致的讲解编织技艺而又不引起幼儿的心理不适,教师可以选择动画片形式讲解编织过程,比如在讲解三灶竹草编织技艺时,如何选草、如何处理材料,选择什么工具,编织手法等等,分模块进行讲解,从而更容易让幼儿看懂。

2.分层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编织种类繁多,包括竹编、草编、绳编等等,教师可根据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采取分层教学方式,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开展不同的编织活动,比如3岁幼儿所在的小班则不会涉及具体的编织技艺,而是引导他们学习穿绳、打结等一些基本的活动,简单有趣;4-5岁幼儿所在的中班可以稍稍加大难度,开展拧、绕和打结的难度递增、二三股的编织等活动;6岁幼儿所在的大班则可以涉及编织技巧,学习如何创造出多样的编织作品。

(三)丰富教学内容,突出重点

1.结合地区特色

珠海地区的三灶竹草编织技艺是重要的文化遗产,是广东省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地区特色,可以组织“三灶编织主题活动”,将由三灶竹草编织技艺编织而成的生产生活用具,比如各式各样的箩、篸、笼、篮、筛、箕、篷、罩等等作为装饰品放在教室里让幼儿欣赏,营造浓郁的编织艺术文化氛围,让他们感受家乡的文化,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其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并且可以对大中小班的编织学习情况进行记录,对于好的作品可以收录在《幼儿园三灶编织主题活动》画册中,可以人手一本,或在重大节日的时候当做礼物送给爸爸妈妈,进一步提升编织活动的教学价值和意义。

2.组织参观活动

幼儿只在教室里练习三灶竹草编织技艺是不够的,因为此等精湛的编织技艺并非一天可以学会,为了增强幼儿的学习体验,教师可以组织“一日参观”活动,领着幼儿去参观编织工坊,大家边看边学,時不时还能看到一些新奇的小玩意儿,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展民间编织艺术活动是新课程理念思想指导下幼儿园教学内容创新改革的重要措施。作为幼儿教师,应当明确民间编织艺术活动的重要教学价值和意义,并采取科学的教学理念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积极优化民间编织艺术活动开展策略。以上的分析论证虽然只是笔者的个人建议,但是仍然希望能够为各位幼儿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帮助。新课标下,幼儿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希望广大幼儿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本着为幼儿负责的态度继续探究更好的教育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宝珠.《在幼儿园开展民间手工编织艺术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可行性分析报告[J].山西青年,2018(6).

[2]汪琴琴.幼儿园开展民间编织艺术活动的实践探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幼儿版,2018(4).

[3]顾志红,陈雪花.在幼儿园中开展民间编织艺术活动的实践研究[J].早期教育(美术版),2017(Z1).

[4]陈奋铮.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开展民间艺术教育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13).

猜你喜欢

幼儿园教育实践策略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研究
探讨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实践
刍议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