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小学语文同伴合作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2020-06-19麦美兰

神州·中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乡村小学策略

麦美兰

摘要:阅读是对知识的吸收和积累,阅读教学作为乡村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不仅要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要创新阅读教学的方式,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同伴合作阅读以小学生结伴阅读的形式进行阅读,旨在营造同学间共同阅读、相互分享的阅读氛围,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学科素养。本文围绕乡村小学语文同伴阅读教学模式展开探究。

关键词:乡村小学;同伴合作阅读;策略

阅读是我们认识外部世界的途径,也是我们吸收知识的有效方式,长期持以之恒的阅读不仅能开拓学生的视野,还能提高其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让学生从小学阶段起就经受文学的熏陶,培养文学素养,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同伴合作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同伴之间借助合作这种形式共同探究、理解、阅读文本。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间形成信息的交流、情感的沟通、思维的碰撞、思想的共鸣,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水平。而阅读能力的提高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具有很大帮助和益处

1.同伴合作阅读的意义

1.1有利于小学生打下夯实的读写基础

语文学科的学习是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阅读能力作为语文学习必须具备的基本的能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乡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同伴合作阅读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合作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就自己对文本的观点、作者的写作技巧、阅读心得等方面与同伴展开交流、沟通和分享,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锻炼,思维也处于活跃的状态中,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夯实的读写基础[1]。

1.2有助于小学生听说能力的均衡发展

阅读不是简单的浏览文本,而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精读文本。通过精读,了解文本的内涵,这样一篇文章读完后才会有所思有所悟。不同的人阅读同一篇文章,思考的角度不同,产生的感悟自然也不同。借助同伴合作阅读,学生间彼此展开交流,当合作同伴发表见解时,其他学生会仔细倾听;当学生论述自身观点和看法时,事先会想到应该如何措词、如何遣词用句,此阶段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达至顶峰,相互可从对方的思路中受到启发,不仅拓宽了思维,还能更深入透彻的理解文本的内容,吸取其中的精华。在同伴合作阅读模式长期的实施过程中,小学生听说能力得以均衡发展。

1.3有助于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孕育

德育是教育之根本,小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离不开人文素养的孕育。而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都是人文素养的重要体现。文学作品中有许多优秀经典的佳作,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还传递着真、善、美,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文学佳作,可净化他们的心灵、洗涤他们的灵魂,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文素养的熏陶。学生间通过同伴合作阅读,在分享阅读体验的同时,相互间可互相评价,达到情感交融、思想碰撞的美妙境界。而知识在交互的过程中,无疑会衍伸出更为广泛的人文知识,有助于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孕育。

2.乡村小学语文同伴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究

2.1同伴合作阅读成员构成

乡村小学实施同伴合作阅读的教学模式,教师首先应就同伴合作阅读成员的构成进行规划和安排,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同伴合作阅读小组,每组阅读成员由不同阅读水平的学生组成,以便每个合作阅读小组的整体阅读水平处于均衡状态。其次,教师应结合学生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知识面等因素来进行分组。最后,各阅读小组成员在理解能力、知识面等方面最好存在一定的悬殊,以便互补互帮,实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2]。由于合作阅读小组成员阅读水平不一,其扮演的角色也不同,阅读水平高的学生可向同伴就文本主题思想进行阐述,回答小组同伴的问题,相当于充当了小教師的角色;阅读水平相对薄弱的学生,在自己对文本内容理解的基础上聆听同伴的发言,并对比自身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同伴的理解,针对不同的认知提出相关问题,相当于扮演了学生的角色,同时自己在这一过程中受到激励,可刺激其好胜心,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阅读氛围。因此,同伴合作阅读的教学模式对于不同阅读水平的学生而言均有益处。

2.2同伴分享、同伴互补策略

同伴合作阅读,阅读成员间由于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存在着差异,每个同伴对于文本的理解也会不完全相同,各种观点相互表达、相互补充、形成分享、互补的局面,可进一步加深对文体内容的理解。例如在阅读小学三年级语文《妈妈的账单》这篇课文时,各个合作阅读小组的成员可以就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阅读这篇课文所受到的启发和收获,再聆听其他同伴的发言,有的同伴的发言和自己的理解出入不大,而有的同伴的发言由于看问题的角度和思考的角度不同,见解独到,正好是对自己就文本内容理解和收获的补充[3]。通过同伴合作阅读的教学模式,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得到了提高,学生听说能力得以逐步提高。

2.3同伴评价策略

同伴合作阅读过程中各阅读成员间通过相互自我展示,既可吸取同伴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成果,又可评价彼此分享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成果。例如在学习小学三年级语文《夸父追日》这篇课文后,学生可相互交流自己对这篇课文的感悟,在交流的过程中对同伴的观点进行中肯的评价,以促其深思。同伴间对评价结果应共同分享、相互间讨论互评结果,在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基础上,从同伴评价中进行自我再学习。评价的过程也是再学习的过程,通过同伴评价,学生正确的认识自身,并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阅读行为,促进学生自我的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乡村小学语文同伴合作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使小学生结伴阅读,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乡村教学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同伴阅读有助于学生共同解决阅读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同伴间互帮互助,相互分享学习成果,实现学生语文知识水平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笑予,程莉荣.同伴互助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26):239-240+245.

[2]周小琳.在多元对话中生成阅读精彩——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09):29-30.

[3]胡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让学引思”[J].江苏教育研究,2019(02):31-35.

猜你喜欢

乡村小学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如何提高西藏乡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浅谈乡村小学电教设备管理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 办有气质的乡村小学
如何培养乡村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让信息技术走进乡村小学数学课堂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