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园共育提升幼儿食育课程教学效果分析

2020-06-19王瑞彤

神州·中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幼儿教育

王瑞彤

摘要:对于幼儿的教育来说,食育课程是幼儿生活的基础,日本的营养学家曾提出的“工作、学习的基础来源于早餐,如果不吃早餐就等于放弃生活”,由此可见幼儿的食育教育非常重要,本文以食育课程的特点出发,对食育的主题活动、相关制度、实际情景等方面进行阐述食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食育课程;幼儿教育;食育制度

前言

食育课程是从孩子幼儿时期起,以给予食物的方式开始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和生活习惯,由于食育通常是以游戏的方式传授知识,幼儿的接受度较高,所以为广大幼儿教育机构所推崇。

一、幼儿食育课程的特点

经济发展带来人们生活水平的增高,并对幼儿饮食健康加强了重视程度,而良好的生活环境却造就出许多幼儿产生了挑食的不良习惯,同时许多营养专家认为健康的饮食习惯是成就幼儿良好发展的基础,而成功的食育课程除了需要搭配幼儿日常的营养所需,更重要的是帮助幼儿养成优秀的饮食习惯和餐桌修养,以此把健康的生活习惯贯彻终生[1]。

二、幼儿食育课程教学实际效果

(一)展开食育课主题活动

食育从字面的理解就是通过饮食习惯的培养对幼儿进行教育。食育的教育形式通常以欢快、乐趣为基点,让幼儿在与食物玩乐的同时增加知识,因此教师在日常教育时应该主动的开展相关的食育课主题活动,增强幼儿对食物的认识,提高幼儿对日常食材的兴趣,降低幼儿对食材的挑剔程度。

第一,展开幼儿食育课有助于幼儿分辨日常食物中哪些是健康的食品,哪些是垃圾食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第二,经常举办食育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到食物的同时,也可以初步让幼儿意识到食物的来之不易,有助于幼儿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比如:幼儿园举办食育课程,首先收集当地特色的蔬菜,比如季节性的野菜以及野菜的烹饪方法,授课时可以首先让幼儿说出自己了解到的特色蔬菜,并且制作后让幼儿共同品尝,在授课的同时引起幼儿对蔬菜的兴趣,从而进一步引导幼儿尝试其他的青菜。在品尝后,可以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对其的想法以及是否喜好,并且进行对幼儿喜好的延伸,如幼儿表示出不喜欢吃茄子,“茄子的皮黑色的,感觉到很脏,而且茄子的里面感觉像棉花一样,不好吃”对于幼儿提出的意见,教师可以针对性的进行解决,一方面可以为幼儿以茄子具有的营养元素,吃茄子又怎样的好处这样的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营养解答,同时采用其他烹饪方式烹饪茄子挑起幼儿的食育,让更多的幼儿了解到茄子的优点,随后教师起到指引作用,使得更多的幼儿尝试品尝茄子。积极的开展主题活动除了激发幼儿对食物的兴趣,还可以让幼儿对日常课程变的灵活多变,丰富多彩,调动幼儿参与课程的热枕。

(二)完善食育制度

食物讲究味道,气味,颜色相结合,所以对于幼儿的食育制度也要时刻完善。幼儿的思想和实际行动是有由情感所支配,所以在食育教育时除了关注食物的安全和营养配分,对于食育来说情感教育也同样重要。在日常的幼儿教学中,幼儿教师应该确立完整的食育制度,对日常三餐进行有内容的规划,三餐除了营养上的搭配还要注重颜色的搭配,在食材处理上也要注重形态把控,可以在蔬菜的形状进行处理,做成动物或者花朵的形状,让幼儿对食材有着基础的认识不会产生抵触情绪,另外教师还要对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行提高,了解食材的营养搭配和食材之间的相克关系,系统的学习营养学,提高幼儿餐食的安全度,提升幼儿的食育[2]。

此外,家园共育制度在食育教学中具有较高影响。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教师与家长保持食育理念的一致性,达成协同教育模式,从而才能达成食育的有效性。否则,若一味只加强幼儿园内的食育教学力度,是无法起到食育真正作用的。

(三)养成幼儿饮食礼节

良好的餐桌文化可以帮助幼儿快速的建立生活技能,所以幼儿教师在幼儿的日常学习中,要时刻的融入饮食相关的礼节课程,在三餐就餐时可以加入在外做客的理念就而把餐桌礼仪的意识融进课程中,使得幼儿在就餐时得到训练,了解到就餐的礼节。教学还要生活教育相结合,幼儿教师应该与家长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在教学日多开展美食节等特色课程,让每个幼儿家庭推荐出一道家里常见的特色菜品,让孩子了解菜品的制作过程、所用食材等。并且携带到幼儿园与小朋友进行分享,介绍菜品的优点和口味。对于菜品,幼儿园还可以开展亲自交流日,邀请家长对各自家庭的菜品进行交流品尝,在家长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了解格式菜品的做法,还可以学习到好的菜品处理方法,避免自身的不足,提升幼儿在家庭的营养保证和健康安全,让家长了解到食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四)食育教育结合实际情景

食育教育是增强幼儿日常生活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的展开日常教育,幼儿教师应该积极的商讨新的教育方法,可以将幼儿日常生活和学习相结合,比如:教师可以在日常教育时增加实践环节,让食育教育切合的贴合实际的日常生活,在教室分隔区域设立超市点或者厨房点,模拟日常生活以游戏的方式开展可以让幼儿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进入教室超市挑选商品或者菜品,或者在亲子日进行“超级大促销”活动,让家长陪同幼儿进行商品“购买”,并且现场指导菜品如何挑选选,哪些是健康的商品等相关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提高对食育的兴趣。对于日常教育中幼儿教师还可以制定一系列的食育比赛,比如:制作鸡蛋炒西红柿,从商品的选购到厨房的制作,需要家长与幼儿共同完成,再次需要关注的是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决策能力,食材的挑选需要幼儿起主导向,家长需要从旁协作不得私自决定,在菜品制作时家长和教室需要时刻关注幼儿状态,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既锻炼了幼儿的能力,也提高了幼儿生活中做事的信心,在菜品制作完成后,需要家长与幼儿共同品尝,并且记录下来,作为家庭分享,以此提高幼儿的成就感,以及其在生活技能上的乐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食育课程在幼兒教育中应占有较高比重,幼儿教师应该多方面的探究食育课程的教授方法,多开展特色的相关课程,降低幼儿的抵触感,加快推进幼儿教育进程。

参考文献:

[1]王祖霞.家园共育提升幼儿园“食育”课程实施效果研究[J].名师在线.2020(08):70-71.

[2]林兰香.家园共育提升幼儿食育课程教学效果研究[J].成才之路.2019(06):75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中如何实施挫折教育刍议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如何在农村幼儿教育中渗透德育
在“自然”课堂中探索幼儿教育新途径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优化师幼互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