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若干思考

2020-06-19胡学林

神州·中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小学班主任

胡学林

摘要:小学是学生一切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而班主任作为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以及最了解学生的老师,需要注重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在实际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重视德育工作内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积极参与各个学科的学习,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减少溜号的现象。而且德育工作的开展还能够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思想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并树立正确的三观。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几点思考,仅供参考。

关键词:班主任;小学;德育工作

引言

作为小学班主任,在实际开展教育以及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自身的责任,同时需要分析传统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开展存在的不足,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掌握学生的思想认知以及辨识能力,确保能够为学生创设优质的学习环境,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主动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1]。除此之外,小学班主任还需要分析新课程标准对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所提出的要求,从而不断转变教学模式,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的效率。

一、小学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由于部分小学生的年纪较小,而且小学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需要得到班主任的重视,并正确引导学生三观的形成,避免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导致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到限制。因此,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肩负自身的责任,充分意识到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性,从而能够全方面分析传统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从根源解决问题,制定针对性德育工作开展对策。只有高效的开展德育工作,才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基本素质。而且,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不仅需要教育学生,同时需要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促使学生能够受到班主任的影响,充分发挥德育教育工作的带头作用,为小学生的日后发展与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原则

小学班主任不仅需要注重德育工作的开展,同时需要掌握德育工作开展的原则,确保能够符合小学生年龄段认知,并注重学生信心的培养,同时需要合理的开展活动激励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德育学习,并树立良好的道德理念。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以竞争的模式开展教育,这样能够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热情,确保其能够为了自身或集体的荣誉遵循教师所设定的标准,提高德育工作开展的效率。除此之外,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还需要注重趣味的融入,避免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影响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这样不仅无法提高德育教育的效率,同时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三、小学班主任开着德育工作的若干思考分析

(一)以身作则,感染学生

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而且被称为学生的第2个父母,因此班主任在实际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注重自身的责任,从而能够用言行感染学生。而且为了能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不仅需要注重行为制度的约束,同时需要以身作则,让学生以班主任为榜样,并引导学生养成不迟到不早退、衣冠整洁的良好习惯[2]。除此之外,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严禁出现说脏话以及伤害同学的现象,确保能够及时与学生交流,并用温和亲切的语言感染学生,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尊重,同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提高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效率。

(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由于部分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过程中,经常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学生不敢与教师交流,甚至还会存在一种惧怕的心理,这样无法提高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效率,同时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为了能够弥补传统德育教育存在的不足,教师需要注重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与教师交流,并将自己的心情以及所遇到的困难向教师讲述,这样能够加深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为日后的德育教育工作打下良好基础。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需要讲究技巧,确保能够综合考虑,关照并细心的照顾小学生,而且不能因为小学生成绩较低就对其不尊重,需要抓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让他们知道自己已经得到教师的认可,并感觉到被尊重,从而能够注重自身的义务,积极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充分发挥德育工作开展的效率[3]。

(三)委婉的进行批评与鼓励

众所周知,由于小学生的年纪较小,经常会任性的做错事,虽然班主任应该尽可能减少对学生的批评,但如果不进行批评,学生会再次犯错,甚至会酿成大祸。因此,小学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时,还需要委婉的进行批评,并适当的对学生进行鼓励,这样能够避免学生的信心受到打击。而且教师还要选择合理的模式鼓励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这么做的错误,从而能够及时改进。其中小学生比较常见的错误是打架、不做作业、不注意卫生、迟到早退等,虽然都不是大错误,但是如果小错误养成习惯,则严重影响小学生的日后发展。所以说,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必须要注重学生的日常管理,严禁出现放松的状态,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自身的错误,才能够细心的改正,避免存在敷衍而无法发挥德育教育工作的作用。除此之外,若学生所犯错误相对不够严重,班主任需要耐心帮助学生更改,尽可能不要轻易的叫家长来学校,这样不仅无法提高对教育工作的效果,甚至还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四)选拔班干部,让他们做好带头作用

由于当前小学班级人数相对较多,仅靠班主任的管理无法提高管理效率,同时也是十分吃力的。因此,小学班主任需要注重班干部的选拔,并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这样能够使其帮助教师开展班级管理,并协助教师组织活动,运用竞争的模式,提高小学生的意识,解决班级中存在的矛盾。而且选拔班干部过后,教师还可以以小组的模式开展德育教育活动,这样能够引导学生为了集体或小组的荣誉规范自己,弥补传统单一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不足,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小学生的日后发展提供有力帮助。

(五)开展实践活动,内化德育教育

小学班主任在实际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拓展德育活动的开展方式,并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德育教育,同时需要注重趣味性活动的开展,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因此,班主任需要注重创新班会形式,避免千篇一律而影响小学生的学习,同时需要适当的为学生分配工具,带领学生清理学校垃圾,让他们感受到劳动光荣的同时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4]。而且,在开展各项活动时,教师将其分为若干个小组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确保其能够相互进步,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鼓励。除此之外,在设计趣味实践活动时,教师必须要注重德育内容的融入,避免过于注重活动的开展,而无法提高德育工作开展的效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实际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班主任不仅需要注重日常活动与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需要制定长远的发展目标,严禁过于注重眼前而忽视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小学班主任需要注重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自律的意识,并为小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弥补传统德育工作开展的不足。同时小学班主任还需要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大伟.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08):51-52.

[2]潘新意.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198-199.

[3]徐宣英.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方法初探[J].农家参谋,2018(06):164.

[4]王敏.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中德育教育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24):164.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小学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