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关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类人才的创新性培养模式探究

2020-06-19张淇铭

神州·中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模式研究经营管理文化产业

张淇铭

摘要: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专业简称“文管专业”,是以文化为核心要素,生产、经营以及管理相关文化产品的企业行为和活动。高校“文管专业”所涉及的学科和行业极其宽泛,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其市场人才需求量非常大,而基于其专业特性,又要求所培养的人才必须是专业型、复合型、实用型人才,这便对高校“文管专业”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首先分析了文化产业及文管专业人才的内涵及其培养目标,其次从教育目标定位、教育体系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创新这几个方面,来探讨文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期有效提升高校文管专业教学质量,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文化产业以文化内涵为依托,通过对各类优秀文化的挖掘、开发、整合,创造出具有文化特质的各类产品,通过对这些产品的市场运作,可体现其文化及经济价值。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文化产业也获得了突飞猛进,市场上对于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的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基于我国高校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专业开设时间较短,研究不深,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受传统教学思维、体制等因素限制,导致培养的文化经管类专业人才质量不高,市场需求缺口较大,难以更好支撑我国文化产业的纵深性、国际性发展。那么如何界定文化产业经管人才,其人才培养须实现什么目标,又需要采取何种培育模式呢?笔者就此进行以下详细阐述。

一、文化产业及经营管理人才的理解

经营与管理属于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二者关系密切又各有特色。市场经济环境下,经营是企业基于自身发展目标,以当前市场环境和自身实际为基础,做出的一些列决策、计划、活动等市场经济行为。经营得当可为企业占得市场先机,能够规避运营风险,实现更高效益,而经营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了经营者的素养。管理是企业维持组织正常运转,支持经营目标达成的基本保障,企业管理涉及企业内外方方面面,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前景,管理者需要具备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来担任。文化产业作为众多产业类型中的一种,相比其产业而言有着自己的特性,体现为内涵深厚、形式多元、可创性较高、传播影响力大,而且文化产业始终处于动态变化和进步状态,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而不断丰富。整个文化概念中既包括各类艺术实体作品、艺术手法、艺术形式和种类,也包括各种从文化中延伸而来的精神内涵,文化企业将这些内容进行整合,通过市场化运作,变成一种产业形式。在此之中掌握专业文化艺术知识和经营管理技巧的人才,发挥着巨大作用,他们不仅挖掘、研究文化内涵,而且将文化产业各环节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并对整个文化产业供应链进行动态管理,保障文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意义上,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可谓是文化产业体系中的中坚力量,是促进整个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我国,文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的,既为了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又为了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深入发展,同时还要借助文化产业提升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实力。就其具体目标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文化产业共性出发,培育复合型人才

文化是一个极为宽泛的概念,文化内容包括多种形式和多样元素,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为依托,是基于文化内涵的具体表现。目前常见的文化产业包括影视文化产业、报刊杂志出版产业、文化娱乐产业、广告制作业、收藏鉴赏产业、艺术产品制作业、文化旅游产业等,这些产业都是以文化为核心,产业之间具有相同相融的共性,既可以独立发展也可以融合共进。就当前经济及文化环境,不同文化产业之间的融合程度已经越来越高,这种融合也促使文化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所以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专业应当以文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致力于培养具有较高文化视野、掌握先进文化经营管理技巧、熟悉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具备行业预判能力,适合多个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二)从文化产业的特性出发,培育个性化人才

基于文化产业类型繁多、内涵宽广、文化共通等特性,我们在实施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中,需要找准培养目标,抓住人才培养重点,要强调基础知识,也要根据人才情况和文化产业的市场需求,尊重人才个性,实施差异化、针对性人才培养,以满足不同文化产业对不同文化经管人才的特殊需求。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文管人才培育上依然坚持,普遍性教学模式,教育教学上没有体现出差别化,不能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培育的人才千篇一律,毫无特色,难以满足某些文化产业的特色发展需求。所以我们必须在坚持基础教育的前提下,开发设计更多的特色学科,根据学生兴趣和市场需求培养具有差异化的文管人才,为文化产业的深化发展奠定基础。

(三)从文化产业的发展出发,培育创新型人才

文化产业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文化资源是其发展的根本支撑,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文化产品的种类和品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文化企业必须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从革新文化产品类型、转变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观念,以顺应市场发展趋势,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创新型人才,在于对新技术、新运作模式的运用。所以我国目前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要求高校教师和学生都要站在文化产业的国内、国际发展大局上来思考,遵循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跳出传统人才培育僵硬模式,着重培育学生的创新创造力,培育出更多可促进文化产业从量变到质变的核心人才。

三、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创新性培养模式

“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文管人才培养也必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学生、学校、教师等实际情况出发,及既要加强文管人才培育的教育教学保障,又要深入探索教学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一)明确教育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文化产业体系内包含多个产业种类,各产业之间在文化内涵上既相通相连,又有着自身的鲜明特征。文管专业开设的目的就是培育出能充分满足各类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当前我国一些高校的文管专业教学目标不太清晰,教育教学大多停留在完成教学基本任务,或者集中在某一两个文化产业领域方面,人才培养比较狭隘,专业人才分布存在较大不均衡性,如影视、艺术类人才相对较多,而经营、管理、教育类人才比较少,使得多种文化产业难以综合发展,影响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高校作为文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顺应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以培育复合型、创新型、特色型文管人才。与之同时,高校还要集合多种资源优势,不断完善文管人才培养方案。高校应联合优秀文化企业、各类文艺专家、文化产业主管单位领导优势资源,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广泛征集委员会成员对于文管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借助他们丰富的研究和实践经验,指导并完善高校文管专业人才培育方案。如针对我国文化产业中管理类和经纪代理类人才较紧缺的现状,高校在人才培育方案中增加行政管理內容、文化政策及法律知识、文化活动组织策划、文化公关服务等知识内容,为各类文化行政管理单位、文化企业等培育适用人才。

(二)加强教学改革,优化文管专业课程体系

文管专业课程体系包括:文化资源与文化基础、一般管理和文化产业管理、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政策法规类课程、语言类课程、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类课程这六项内容。各个课程所涉及的专业知识,适用于不同文化产业方向对人才的需求,是培育复合文管人才的基本学科,然而 某些高校采取分离式教学模式,将一个系统的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分成若干个部分,而且教学内容层次较浅,理论化过多、可操作性不足,导致学生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掌握的文管知识较为狭隘。笔者建议高校应深入文管专业的课程资源整合,对6个课程内容的相关知识进行精准提炼,以实用为指导,将文管专业精炼为:艺术类、经管类、专业方向类,三个模块,同时把握好课程整体与局部、当前与未来的相互关系,努力打造精品课程,着重培养“有艺术创作和鉴赏能力”、“具备较高行政管理水平”、“懂得文化产业经营技巧”的高素质人才。

(三)优化文管专业师资队伍,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要想提升文管专业人才培育质量,必须要有一个优质、健全、具备实战能力的师资队伍,而且要合理利用这些师资力量,要求高校文管类教师既能独当一面,有能力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又必须要具备较强团队协作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在选择教育模式时,根据教学实际需求,既分工协作又统一管理,最大化发挥出专业教师的专业优势。从我国高校的师资水平来看,仅有极少数的教师属于文管专业毕业,大多数教师所学的专业都是艺术、哲学类,自身对于文管专业知识的研究不深、理解不透彻,影响到教学质量。所以高校应根据教师教学能力,专业方向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合理调整教育模式。一方面要定期开展职业培训,帮助教师逐步提高专业素养,并合理师资搭配,革新教育模式;科学分化专业课程,某些核心课程,可以聘请文化产业行业内及学术界的相关专家担任主讲,增强专业课程的专业性、科学性、并以此改善高校师资力量不足,专业经验匮乏的问题。而且这种更接近权威和实际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指引作用,更便于学生掌握最先进的专业知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人才培育模式

高校优化文管专业人才培育模式,需要广泛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和民情进行有机调和。高校管理层和科任教师,以及教育主管部门领导都要积极解放思想,要敢于废旧立新,敢于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限制。积极对文管专业的课程结构进行优化,以增强专业课程的教学实效性。要求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结合文管专业特性和市场需求以及产业发展趋势等因素,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契合、产学研的协调与统一,培育出更多实战型文管专业人才。

首先,可推行双学位制人才培养模式。文管专业隶属于管理学知识范畴,基于文化产业的宽泛性、复杂性、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多元性和迫切性,所以当前高校应采取更为灵活的人才培育模式,应对现有的学科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实现多学科融合与发展,以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专业优势,并根据这些学科的专业特点,实现跨学科教学,构建完整的文管专业知识体系。高校可实行本科双学位制,学生既参与基础学科学习,又根据自己需求灵活选择文管专业学科进行系统学习,要求学生必须取得双学位证书才能毕业,由此从教学源头上保障学生掌握足够的、扎实的文管专业知识,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其次,推行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文管专业教学的目的是满足文化产业的发展所需,满足文化企业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实现更大经济效益的需求。所以文管专业教学必须要结合市场实际,注重实践。高校应加强校企合作,结合学校与企业的优势资源,在学校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到企业去参与实践学习,或根据企业发展对人才类型的需求,开设对口教育班。学生在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促使理论与实践的融合,避免传统教学下学生“眼高手低”的弊端,真正培育出具有实战能力的专业人才。同时对于毕业生应采用组合学分衡量制,将学生在校学习成绩和日常出勤等作为“理论学分”,将学生实践成绩作为“实践学分”,根据人才培养要求,设置合理的学分比例,并作为学生专业学习的成绩考核标准。高校和企业通力合作,深入教学内容研究,不断拓展和精细化文管专业教学内容,同时积极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利用,以实现更大效益。

另外,注重实际教学中互动设计。在文管专业课程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丰富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产业互动等内容。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等模式。让学生基于文化企業的经营和管理问题、出路进行探讨和研究。可组织学生就经营管理中的一些典型情节进行演练,站在不同的思维角度,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对相关现象和观点进行分析,并得出自己的观点。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文化产业市场进行现状调查,并通过撰写调研报告的形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文管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

文管专业人才是支撑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高校应不断完善人才培育机制,加强人才培育基础保障,不断革新人才培育模式,以此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文化产业的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严渊,朱红亮.高职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现状与反思[J].学海纵横,2013(7):262

[2]杨雪团.文化产业管理系统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公共管理,2015(9):51

[3]魏莉.创新型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人力资源,2015(2):108

猜你喜欢

模式研究经营管理文化产业
高校内部控制的定位与模式研究
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