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货运站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

2020-06-19王翠雯

全国流通经济 2020年6期
关键词:管理模式信息化

摘要: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往铁路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下的发展需求。一些铁路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都已意识到,想在目前这么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不仅要有着超前的管理理念和思路,更要引入一系列现代化信息技术与管理方法,从而高效应对各类运输所需,然信息化的诞生为铁路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信息化建设创造了全新的发展机遇。虽然经过多年的应用已有了一些成就,然而在相应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所以,本文重点对铁路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之后在此基础上,提出铁路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信息化模式的实现对策,望可以为我国铁路货运站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高效运行奠定基础。

關键词:铁路货运站;信息化;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532.6;U291.5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20)06-0028-02

通过一系列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提升铁路货运的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及效率称之为铁路货运站信息化。其是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运输为基础,并利用计算机设备与网络来收集各类货运生产信息,利用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传递及综合以后,来为计划管理人员的高效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如此保证工作人员可以不受复杂数据处理的束缚。所以可以确定,依托信息技术来优化以往铁路货运站管理模式,是铁路货运站可以有效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同时对于我国建设高效率、高服务水平的铁路运输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一、铁路货运站信息化重要作用

1.铁路货运站发展趋势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的铁路货运站在货主结构、需求量与运输组织模式上都形成了较大的转变。铁路货运站实力一直以来都无法应对超大规模的货运市场,使得运输货载量一直居高不下,这就使得以往落后的管理手段不能再适应当前市场需求。铁路货运站要达到各类管理信息化,才可以更好的对运输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从而提升货运效率,减少货运时长,这与铁路货运行业的发展要求比较相适。

2.市场竞争下的必然条件

新时代下,铁路货运站货源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运价率低的一些货物其运量在不断增大,占货运总量较大比例,并同时还在逐年的上升;然而高附加值的货物却被公路运输或是别的运输方式所吸引,如此致使铁路运输在市场中的份额在不断下降。促进铁路货运站实现信息化,并构建铁路货运站信息化模式,如此才可以为铁路货运货主提供更为便捷并且高效的服务,从而有效满足各货主的相应需求,强化铁路货运参与能力及市场竞争能力。

3.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我们铁路已经基本上实现了货物信息化管理,为铁路货运站创造了全新的管理和经营理念。利用信息化使铁路货运站运营模式及运输组织形式得到了较大程度的优化,而且还使各路铁路运输的范围得到有效扩张,进而让各类铁路货运的管理模式得到了转变,不仅有效提高了铁路货运站的现代化管理水平,还为后续不断整合的物联网提供最坚实的基础。

二、铁路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铁路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信息网覆盖面小

现时期我国的铁路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其信息网覆盖面还存在空白点,为此信息采集与传递不及时及不完整的情况一直存在。尽管铁路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管理层网的配置已完善,而且信息数据的传递也较通畅,然对于很多中间站点和直属站的个别车间还没有配备相应的网络,并没有对货运信息的网络提高重视,如此造成货运网设备和设施都较落后,再加上带宽不够,所以根本无法满足现时期铁路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的相应需求。

2.铁路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信息的管理还不完善

铁路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信息的管理不完善,致使各信息系统间不能进行有效的连接。我国当前对于铁路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信息系统仍缺少健全实用性强的维护管理方法,为此在使用期间较易产生责任不明确、操作不规范及维护不及时的一些问题。对于各货运信息系统分别进行开发,仅重点针对本部门的日常业务而开发的,而且系统间的整体关联性也不强,对于综合性信息缺少共享与应用。

3.铁路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信息化全局整体规划比较欠缺

我国的铁路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信息化系统与现实货运管理协调度并不高,铁路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信息化建设重视硬件的投入,却对软件缺少统筹规划,在投入使用以后信息互联操作非常困难,而且对于维护方面的投入也较小,为此还没有与铁路货运站的市场运行实现同步。

4.原有系统技术性较滞后

由于铁路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网点条件比较有限,而且铁路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总站系统大都是单机或是C/S系统,针对这一系统的维护和更新会使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为此致使现有系统的更新速度非常慢,而且各操作网占所用软件的版本也不相同,所以新时代背景下,铁路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根本无法满足市场下的运营需求。

5.管理与维护的相关人才比较不足

我国的铁路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在信息化方面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所以还没有完全形成系统化及高效性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此造成铁路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信息化人才比较不足,特别是既清楚铁路货运组织又了解计算机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全能型人才比较欠缺。如此情况下,就使得铁路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开发仍没有深入铁路货运组织与管理运营的各个环节当中,为此对铁路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的信息化发展效率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

三、铁路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信息化模式的实现对策

1.发展货运电商业务

铁路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需加快建设与完善自身的信息系统,加大力度开发铁路货运站电子商务系统,以达到货运一体化;利用电商网平台把铁路和多式联运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扩大铁路货运途径,由此使铁路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经营目标能够有效及时实现;构建货运服务相应网站,从而使货主与货运站间相应手续及业务的办理更加方便;合理利用好铁路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所特有客户群及市场影响力,通过开发铁路货运延伸服务来提高市场影响力;并与各类货运企业加强合作,从而扩大联运比例;与银行进行合作构建支付方式和CA认证机制,由此使网上支付功能能够得到有效实现;在对现有信息系统实施整合的前提下,建立铁路物流的信息平台,从而使网络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有效发挥。

2.对铁路分布数据库进行优化和完善

提升铁路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网上服务能力,为铁路货运信息的高速建设奠定基础;构建并健全的铁路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信息化系统,扩大铁路货运站管理规模,使铁路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信息利用率不断提高;最大程度使用铁路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信息化系统,并构建完全一致的铁路货运指挥系统,由此确保信息传输安全性和高效性。

3.鐵路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信息化运作机制的不断加强

铁路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信息化建设期间,对于阻碍整体效益有效发挥的重要问题需给予合理的解决和处理,并同时研究并制定适合的处理方法;通过合作,如地理信息系统,让铁路的货运数字化更加完善;加强铁路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信息系统运营过程中的技术保障,从而确保铁路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4.对重要货主实施建档管理

货主信息对于铁路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整体营销体系来说是其正常运营的基础性信息资源,伴随计算机网络与软件两项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升级,构建铁路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各部门间客户共享数据库并不困难,所以,在构建数据库的前提下,增强铁路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与客户间的联系,让各部门可以对客户需求、购买习惯及付款习惯更加清晰的掌握。同时还需各层决策人员及时转变自身理念,把构建主要客户档案库当作规范管理的重要任务来实施。

5.对铁路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信息技术加强研究与开发

纵观整个运输市场的市场环境和组织形式,要及时找出在新形式下管理中存在的各类不适应性问题,积极研发信息化管理模式,从而更高效的提升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信息化和网络化水平;积极实现货运单据电子化,构建信誉度高并且影响力大的数据共享平台,以更好的实现货运商务化与日常化运作,改变运单数据的人工操作,降低运输的成本及时间;对铁路货运信息进行综合的整合,加强对开发应用信息模式整合力度,强化专业管理成效与信息共享规模,并对各信息模式进行整合和完善,从而使市场信息可以在铁路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实现共享。

6.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

铁路货运站信息化的有效实现需要有一支不但懂技术和管理,而且技术高超的综合型信息化技术人才队伍来给予支持。通过对人才加强培训,将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网络技术知识传授给相应的工作人员,同时不断提升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工作人员网络知识及基本的技能水平。除此之外,还需不断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从而为铁路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四、结语

总体来说,过去铁路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下的发展需求。一些铁路对外接受业务专用线货场都已对此提高了认识,如想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趋势下获得生存机会,不仅要有超前的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及技术,同时更要求要有好的技术和管理人员为作辅助,如此才可以高效的应对各类运输需求,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我国的铁路货运行业获得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大治.铁路货运物流信息化与优化[D].西南交通大学,2012.

[2]陈志亮,赵春光.浅谈铁路货运安全管理[J].科技资讯,2014,(15):55~55.

[3]张权军.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主要问题与铁路货运管理体制改革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9):494~495.

[4]汉霞.铁路货运作业劳动安全管理的思考[J].铁道货运,2014,(9):42~45.

作者简介:

王翠雯,供职于广西梧州新港铁路投资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管理模式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2017年《农业信息化》1—12期总目录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残疾人高等教育外聘教师管理模式初探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基于承包商管理的系统化基建安全管理模式的分析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