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中心导向下的文艺工作思考

2020-06-19佐兰萍

神州·中旬刊 2020年6期

摘要: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我国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文艺工作也展现出了全新的活力。文艺是民族文化的传播载体,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进步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文艺工作的开展也应顺应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潮流,一切从人民的需要出发,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出更多高质量的文艺作品,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关键词:人民中心;文艺工作;思考学习

引言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性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此次座谈会强调了文艺工作的重要性,也为未来文艺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全国的文艺工作者不断践行了会议讲话精神,与时俱进,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本文首先结合当前社会发展背景,阐述以人民为导向,文艺工作应坚持的创作原则,然后,结合实际,对如何更好发展以人民为导向的文艺工作提出几点想法。

1.以人民为导向,文艺工作的创作原则

一直以来,文艺工作都不曾脱离过人民生活,文艺与人民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人民为文艺工作提供源无穷无尽的创作源泉,文艺又能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因此,为了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文艺创作应坚持表达基层人民群众的心声,一切以人民为出发点,创作出更多高质量的文艺作品。

1.1文艺创作应源于人民

人民生活为文艺工作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原料,文艺创作必然要深入到人民基层生活中去,聚焦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从人民日常生活中获取创作养分,在人民艰苦奋斗的生活实践中,总结经验,寻找丰富的创作题材,把人民所想真正运用到文艺创作中去,以文艺工作为平台,真正表达出基层人民的内心想法,创造出更多反映人民真实生活的文艺作品。如果文艺工作脱离了群众,创作没有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那么创造出的文艺作品也必定是枯燥单一乏味的,无法引起人民群众的共鸣,只有文艺作品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文艺创作才有意义和价值。

1.2文艺创作应反映人民群众积极的精神面貌

人民生活是文艺作品的表现主题,文艺工作应承担为人民群众发声立言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文艺工作也迎来了春天,创作出了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但是,也相应地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作品数量很多但是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精品,还有大量文艺作品存在抄袭、雷同问题,这都大大降低了人民群众的期待感。文艺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它一切的出发点都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而不是迷失在市场经济的潮流中。文艺作品应反映人民群众积极向上地生活面貌,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积极传播正能量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文化意识,营造积极健康和谐的文艺环境,创造出更多有意义并且接地气的文艺作品。

1.3文艺创作应创新文化形式

伴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于文化事业也有了更多需求,对文艺工作越来越重视,对文艺作品,无论是从质量上还是形式上也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因此,如果还是走传统文艺创作的路线,文艺作品还是呈现一种单一的状态,无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文艺作品多元化、个性化的更高要求。文艺工作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结合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不断提升文艺原创能力,把创新精神贯穿于整个创作过程中。但对文艺工作者来说,创新形式也不绝不能是凭空捏造的,还是必须要以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再加上艺术上的创新改编,从而变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作品。

1.4 文艺创作应根植于发扬民族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是我们的根基,也是当前各国文化强國的重要体现。文艺工作是我国文化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当今时代,文艺工作也理应承担起服务好人民群众、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积极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取精神养分,创作出具有民族性的文艺作品,使得人民群众不但能从文艺中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也能了解和认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2.以人民为导向,对开展文艺工作的几点建议

如今社会的进步发展,对于文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对于文艺工作者来说,必须要跟上文化发展的潮流,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多方面需求,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以下是我的几点建议:

2.1积极引进专业文艺人才

文艺事业如果想要长期繁荣发展,就必须重视优秀人才的引进培养。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和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引进一批专业理论知识强、实践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对于群众艺术馆来说,更是要注重对于青年干部人才的培养,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增强其业务能力,充分发挥青年干部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制定一些考核制度,对于馆内的工作人员也要加强管理,定期举行理论知识学习交流,全面提升文艺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2创新文艺创作的形式和题材

以人民为导向下的文艺工作,就必须从人民群众的实际特点出发,根据他们多元化的文化需要,创作出符合人民群众喜好的文艺作品。文艺创作可以不单单局限于一种形式中,应在传统文艺创作形式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改革,融合现代文化元素,开展题材丰富多样的文艺活动。同时,相关群众艺术馆要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更多人民群众参与到文艺创作中来。

2.3重视业余文艺团队的发展

人民群众目前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在文艺创作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业余爱好文艺的人民群众组成。尽管他们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但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理论知识还是有所欠缺。因此,群众艺术馆应对业余文艺团队给予更多地关注,可以定期举行一些学习培训活动,对他们进行相应的专业辅导,增加他们的文艺创作的专业能力,激励其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

3.结语

文艺工作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应坚持一切文艺创作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不断提高文艺创作质量,鼓励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到文艺创作中来,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李欣.文艺工作导向必须以人民为中心[N].青海日报,2018.

[2]张富文.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人民中心导向探析[J].理论月刊,2016.

作者简介:佐兰萍(1962.06--)女,民族:汉,籍贯: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户口所在地: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历:本科,现有职称: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