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古学探寻中国史前文化

2020-06-19梁赟琪

神州·中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考古学展望

梁赟琪

摘要:本文结合新中国成立后重大历史发现及相关理论发展的进程,深入讨论了考古学探寻中国史前文化的历程,并分析了新时期考古学发展的路径,希望对该领域研究工作有所助益。

关键词:考古学;史前文化;探究历程;展望

中国史前考古学萌芽于1895年,在百余年历史发展进程中虽历经弯路,但在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力量的助推下,我国史前考古相关领域理论、技术等层面日渐成熟,科研成果愈发显著。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历史传承,我国也不例外,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代史学家留下的珍贵思想遗产为考古学提供了丰富的史料。而考古学是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利用发掘出土的实物资料研究历史,而且还研究人类过去的生活,探讨人类文化与社会发展的进程、特点与规律,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借鉴。从以上概念中我们不难得出结论,考古发掘为史前文化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深入研究历史、推动历史文化传承也起到了推动考古学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角下,深入研究历史、发展考古学已成为推动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

一、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学探究中国史前文化的历程

中国考古学诞生之初主要目标为寻找中国文化起源,新中国成立后则将重建中国古史,以考古学的方法论证“在史前时代,历史时期绵延至今的多民族统一中国之“雏形”已经出现,“多元一体”的基因和“分久必合”的大势已经形成”作为学术目标。至改革开放前期,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结合河南庙底沟遗址、河南裴李岗文化等重大考古发现,中国史前文化的时空框架已基本建立。同一时期,我国也以這些重大发现为基础,开展一系列学术建设,结合安志敏、石兴邦和严文明等代表性学者的理论,以考古资料论证史前文化“一体性”的范例得以明确确立。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以及国家增加投入等因素影响下,我国对中国史前时代社会发展程度的认识更为深入,这些发现为中国的史前基础的构建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料和更广阔的背景。在这一时期,考古学家苏秉琦提出“区系类型”模式,严文明先生提出“重瓣花朵”模式,整个中华文明起源呈满天星斗之势。进入21世纪以来,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牛河梁等重大发现层出不穷,史前各区系文化主体日益明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发展时期,各区系史前文化趋势日渐相同。在夏商周为主体的中国古代文明兴起之后,这一趋势逐渐转变。同时夏商周三代文明使文化的同一性空前加强,最终为秦汉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新时期推动考古学探寻中国史前文化发展的路径分析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一方面如洪河遗址、西孟庄遗址等全新史前文明考古发现不断丰富和深化考古学工作者对历史的认识,一些长期悬而未决的历史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一些新的问题又随之出现,文化传承这一重要任务也得以持续开展;另一方面学科融合、科技进步等趋势也推动着史前文化考古工作的创新发展。因此为实现史前考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与工作人员应坚持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地位。考古学研究资料虽为实物,但部分实物并不像甲骨文等资料一样能够直接反映历史事实,而是需要考古工作者进行分析与解读,但每一位考古工作者对资料的解读也不尽相同。所以考古工作者在工作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引领史前考古工作,以此提高史前考古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第二,科学解读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背景。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角下,深入研究历史、发展考古学已成为推动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因此考古工作者要科学解读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背景,以传承中华文化文化为己任,摒弃历史虚无主义,坚定立场使考古工作能够更好为国家、民族和人民服务。

第三,结合学科融合、科技发展趋势推动史前考古工作创新发展。一方面电阻率成像法、两栖地质雷达、高精度磁法、频率域电磁法等科学技术大大提升了如水下考古等工作的可行性,使考古工作得到质的飞跃,另一方面碳—14年代测定、环境考古、动植物考古等全新学科领域,拓展了考古研究方法,增添了新的考古研究领域。因此在这一全新背景下考古工作者一是要强化科技考古以及学科融合意识,广泛应用自然科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和技术开展考古学研究,推动史前考古工作的变革。二是要结合科技考古以及学科融合理念,全面拓展考古学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多角度、全方位地对古代社会进行综合研究。三是要紧密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如利用无人机、水下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史前考古工作的深度变革。

第四,推动考古学国际化建设。目前我国境外考古工作蓬勃发展,不仅拓宽了我们的知识视野,也加深了国际文化交流,使中国更了解世界,世界也更加了解中国。因此我国一方面要强化“走出去”工作,大力推动中外合作考古活动,不断提升中外合作考古工作水平;另一方面要强化“引进来”工作,学习世界先进技术,并将之融入我国史前考古工作,如敦面对风化等难题,敦煌研究院在已有的保护研究基础上,还引进了英国牛津大学研发的“软覆盖”技术的经验和思路,并最终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协调发展,推动史前考古工作的深度拓展。

第五,推动考古学大众化发展。为高效实现文化传承任务,就要推动考古学大众化发展,拉近史前考古工作与大众的距离。为此相关部门要紧紧依托各地博物馆等线下组织开展公共考古讲座、考古研究成果宣传等活动,或利用网络等线上资源强化考古等内容的宣传,提升大众对史前考古工作的兴趣,强化考古工作文化传承功能。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角下,我国考古学要依靠我国地域辽阔、文化多元且能够适用于各类考古学研究手段的优势,依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特征,强化史前文化研究工作。在强化历史学与考古学研究基础上,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考古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作为根本任务,以此提升我国考古学的国际地位,将我国打造成为世界考古强国。

参考文献:

[1]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发展的若干问题[J].史学理论研究,1997(04):53-59.

猜你喜欢

考古学展望
“何以广州”的考古学观察
认知与传承:东西方考古学理论差异比较——以新考古学为例
辽代圹墓的考古学初步观察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国内外森林生物量碳储量估测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
园林绿化植物应用现状与展望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夏鼐与埃及考古学
“比较方法”在考古学中的运用——考古学者的“利器”之七
考古学是知识创新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