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发展历程与成就

2020-06-19喻冬冬魏超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20年1期

喻冬冬 魏超

摘   要: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中国工业发展和工业化取得了巨大成功。新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工业发展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有相当规模与技术水平的现代工业化体系,实现了由工业化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再到工业化后期阶段的历史性跨越。工业总量快速增长,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

关键词:工业发展;工业建设成就;工业发展历程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20.01.010

文章编号:1009-6922(2020)01-51-08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结合国情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经济模式,先后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个历史发展时期。中国工业发展也大致可以分为这两个历史时期。

(一)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工业发展历程

1.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时期(1949—1957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长期的压榨掠夺和连续战争的破坏,整个国民经济已处于崩溃状态。国民经济恢复期(1949—1952年)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征管和接收外国在华资本,建立起国营经济。同时,对私营经济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保证其符合国家的宏观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目标。国家逐步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控制了金融、企业和重工制造等。1949-1952年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了1.45倍,年均增长34.8%;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了227%,年均增长48.5%;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了114.8%,年均增长29%。工农业产值两者之比由1949年的27:73变为36:64。这一时期,基础十分薄弱的重工业得到一定发展,为“一五计划”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确立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集中主要力量进行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694个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为了实施和保障重工业优先发展,加快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成了单一的公有制体制,由政府集中配置资源,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工业增加值由1952年的119.8亿元增长至1957年的271亿元,年均增长约17.73%;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由1952年的17.64%上升至1957年的25.34%。156个建设项目遍布国防、机械、电子、化学和能源工业等各个方面,初步搭建起了我国工业化的骨架,因此也被称为“工业化奠基之役”。通过“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比重占比由19.1%上升到33.2%,合作社经济由1.5%上升到56.4%,公私合营经济由0.7%上升至7.6%,资本主义经济由6.9%下降到0,个体经济由71.8%下降到2.8%。以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覆盖了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2.“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5年)。

(1)“大跃进”时期(1958—1960年)。由于“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党内部分领导同志主观主义、急于求成的情绪蔓延滋生,过高估计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逐渐忽视经济发展规律,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左”的倾向,错误地提出了“以钢为纲”“超英赶美”的口号。在“以钢为纲”思想的指导下,全国掀起全民大炼钢铁的热潮。为了保证“钢铁元帅”一马当先,机械、电力等钢铁相关工业都要不断增加投资,其它不相关的工业让路给钢铁工业先行。“大跃进”时期,我国的工业总产值由1958年的414.5亿元上升至1960年的568.2亿元,年均增长17.08%;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由1958年31.68%上升至1960年38.99%,提升了7.31%。但片面强调经济发展速度、忽视经济发展质量、强调重工业尤其是钢铁工业的核心地位导致产业结构严重失调,工业发展畸形,而农业与工商业发展则严重滞后,国民经济陷入了极其困难的境地。1960年全国重工业产值达到109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5.9%。相反,棉纱、食糖、卷烟等不少轻工业产品的产量都比上年大幅度减产。轻工业产值从上年的616亿元下降到547亿元,下降了9.8%,并且此后两年连续下降,直至1964年才勉强超过1958年的水平。农业产值则在上年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又下降了12.6%。

(2)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三年“大跃进”严重地破坏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以及工業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工业增加值由1960年的568.2亿元迅速下降为1962年的325.4亿元。为了摆脱困境,1961年初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按照“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61—1965年)分为两个阶段:1961年到1962年为调整准备阶段,采取压缩工业企业生产指标、建设规模、职工人数、企业数量,关、背、并、转部分企业,保留了属于全国骨干的和国民经济必需的企业,保证其生产所需的原料、燃料、动力的供应。调整工业部门加强短线产品的生产,为农业服务、为满足市场需要服务,提高工业生产的经济效益。1963年到1965年为调整阶段。按照调整要求:工业生产水平要在1957年的基础上提高50%左右,工业和农业之间、工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应力争在新的基础上取得基本协调;工业的各部门要认真做好提高质量、增加品种、填平补齐、成龙配套并搞好设备更新和专业化协作;经营管理工作走上正常的轨道。经过三年的调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得到了较好的恢复,工业增加速度明显加快。1963-1965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4%,石油、化工以及电子、核工业等新兴工业的生产能力有了显著发展,已初步建成了一个有相当生产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

3.工业经济大起大落时期(1966—1978年)。1966-1978年是新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动荡时期,中国实施的“三线建设”和“文化大革命”运动,对工业经济发展影响巨大,导致工业经济大起大落。

“文化大革命”冲击了国民经济的正常生产秩序,科研机构大撤并,科研人员不适当地下放,阻碍了工业技术研发;各类学校不能正常上课,扰乱技术人才培养,导致工业发展波动频繁、增长乏力,经济陷入严重倒退之中。1966—1976年的10年间,我国经济在1967—1968年两年出现负增长,在1974年和1976年两年接近零增长。直到1976年粉碎“四人帮”,结束了十年内乱,中国经济才出现了转机。

这一时期也是“三线”备战建设时期(1966—1978年)。“三线”地区基本建设投资累计1623.20亿元,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40.58%;“三线”地区的工业固定资产由1966年的292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1543亿元,增长4.28倍,约占当时全国工业固定资产的1/3,极大地提升了西部地区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了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国防高精尖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先后制成和试验成功了原子弹、氢弹、核潜艇、人造卫星和返回式人造卫星。

这一时期地方工业、社队企业有了很大发展。据统计,1971年,全国半数以上的县建立了小钢铁厂、小煤矿、小化肥厂、小水泥厂和小机械厂。“五小”工业和城乡集体工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成为新中国工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四三”方案的实施(拟用三至五年时间从美国、联邦德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引进总价值为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形成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次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技术的高潮,提高了我国在化工、冶金、能源等领域的生产能力。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发展历程大致可分四个主要阶段:

1.消费导向型工业发展阶段(1979—1991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果断作出将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中来的决定。针对“文革”十年动荡,中央确立“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善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改善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坚决地、逐步地把各方面严重失调的比例关系基本调整过来。加快以轻工纺织为主导的工业增长,满足人们生活需要。1979—1984年期间,轻工业增长迅速,总产值年均增长11.7%。轻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增长最快的是纺织工业、传统“老三大件”和家用电器。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比例关系为34:31.7:34.3,基本实现均衡发展。同时,积极推进体制改革,通过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落实经济责任制等措施调动企业生产积极性。加快了引进外资的步伐,多种形式利用外资。探索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建设,扩大对外贸易,加强与世界经济联系。探索在中国沿海地区开始来料加工、委托制造、转运出口,中国工业生产开始逐步融入世界。

2.全面市场化转型阶段(1992—2000年)。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结束了理论界关于“姓社姓资”的争论,指明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制造企业产品供给迅速提升,产品短缺情况逐步缓解,中国经济由卖方市场逐步向买方市场过渡,市场制约能力增强。在政府主导下,沿海地区率先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外贸依存度逐年提高。1992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仅为34.2%,到2002年已经提高到48.9%。中国经济国际化程度逐步提高,外向型经济的格局基本形成。为了承接产业转移,我国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建设。全面市场化转型的优胜劣汰机制使经济增长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传统消费品工业的改造升级促使设备投资大量增加。为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升级发展对能源、交通、原材料等的需求,工业增长转向以重工业为主导的格局,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比例稳步提高。居民消费需求升级,家电产品等成为新的高增长行业,带动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

3.新型工业化阶段(2001—2014年)。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国家对外开放程度持续提升,国内企业面临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倒逼企业转型升级。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虽然使我国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却付出了牺牲资源、牺牲环境等超常的代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刻不容缓。基于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这一阶段,住宅、汽车、通讯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率先成为我国新型高增长产业,并带动钢铁、机械、建材、化工等产业快速发展。随着新型工业化战略实施,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人力资源优势得到进一步發挥,非农就业人口比率稳步提高,能源利用水平也不断提升。

4.技术密集型产业主导发展阶段(2015至今)。这一阶段,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加速发展并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助力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并迈向中高端水平。这个阶段以《中国制造2025》出台为标志,正式提出制造强国战略“三步走”规划,促进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转变。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化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工业生产综合能力显著提升

1.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经过70年的发展,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实现了由短缺到丰富充裕的巨大转变,很多产品产量从小到大。主要经济指标迅速提升,工业增加值由1952年的119.8亿元上升至2018年的305160.2亿元,年均增长12.61%,高于同期国民收入增长率1.1%;工业利润总额由1952年的28.3亿元上升至2017年的74916亿元,增长2647倍;工业企业单位数由1952年的16.95万个上升至2017年的37.27万个,增长约2.2倍;工业企业资产由1978年的4525亿元上升至2017年的1122881.5亿元,增长约24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