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课趣味性教学探究

2020-06-19孙琳

教育界·下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语言魅力趣味性教学小学美术

孙琳

【摘要】在当前的新课程大环境下,如何让美术课堂具有趣味性,吸引学生,是值得每一位美术教育者深思的话题。教师可以从了解学生需要,提高语言魅力,开展游戏竞赛,以及重视手工活动入手,使小学美术课堂增强趣味性。

【关键词】小学美术;趣味性教学;语言魅力

新的艺术信息总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而不断地丰富着艺教平台。家长的艺术层次高了,对艺术教育更重视了,同时对艺术教师的要求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如何在当前的新课程大环境下,让美术课堂具有趣味性,吸引学生,不得不引起每一位美术教育者的深思。笔者是一位热情的美术教学实践者,作为一个“乐之者”,对此作一浅谈。

一、了解学生需要,尊重学生差异

在美术课堂上,教师首先要做到的是秉持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特别对于那些平时调皮捣蛋的学生,教师的真诚是解决问题的一条明路。教师真诚地和学生进行沟通,双方之间进行情感上的互动,学生才能够敞开心扉,教师才能够知晓学生的内在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够对症下药,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尊师爱生的情感能够悄然发酵,学生会更愿意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师生共同协作,实现教与学的目标。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一定不能够被上锁,学生要能够自由自在地表现自我,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以鼓励为主导,防止学生因为害怕批评而畏手畏脚的现象。教师在更多时候要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品味他们的想法。当某位学生提出有建树的想法时,教师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看到他的闪光点,让所有的学生都为他喝彩。每一次的学习尝试都伴随着犯错的风险,当学生遇到困难而出错时,教师要及时送上激励的话语,让他们在期待的目光下重新开始。当课堂中小组共同作业时,笔者也会融入其中,在画纸上用彩笔记下自己的构思和想象,使学生体验到亲切、温馨、融洽的情感。学生的心情放松了,兴趣提高了,自然就会主动地与教师交流,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

不同的学生总是存在一定的差異,对那些在美术学习上较困难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发现、发展他们的长处,弥补他们的短处,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在美术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例如,有位男学生,性格调皮,上课好动不认真,老师们几乎拿他没办法。有一次笔者发现他的电脑“玩”得特别好,于是赶紧筹划了几堂欣赏课,故意在每堂课前拿出几分钟让他帮着从网上搜索一些图片或材料。几堂课下来,老师和同学们都向他投来肯定的目光,这位同学内心的喜悦感和自信心油然而生,在美术课堂上表现得越来越活跃,对美术的兴趣与日俱增,终于开始自觉地上交美术作业。还有位女同学特别爱美,美术课上不是悄悄地照子,就是在头上摸来摸去的,俨然一副明星派头,生怕自己的形象受损,在美术课上如同在自己家里一般。当然,她的行为不仅影响了自己,也影响了别人。在上到“老师和同学”这一课时,笔者就干脆请她上来为大家做模特,摆出各种姿态让同学们写生,结束后还请她为大家做动态评讲,这样不断往复几个回合后,她的兴趣大增,居然能在美术课上认真听讲了。

二、提高语言魅力,促进学生参与

运用幽默故事引出知识点,寓庄于谐,这样的故事是师生都爱的课堂调味品,能让美术课堂向更加“美味”发展,牢牢地锁住学生的注意力。课堂幽默能够打开师生心理的屏障,起到沟通师生心灵的作用,让师生之间更加了解双方的诉求,从而让教学活动开展得更加“丝滑”。例如在教学“手指玩偶”一课时,用教授在化学课上用中指换食指尝味道使同学们“受骗”的故事告诫学生观察一定要仔细。这样的经典故事更加有说服力,选取一些类似的幽默故事让学生听一听,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运用幽默语言,变沉闷为活跃。课堂上适当运用一些俏皮句、歇后语、俗语或比喻、借代等表达自己想说的意思,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老师和同学”这一课时,好多同学作业中的人物形象几乎都是从一个模子中拷贝出来的。在评价作业的时候,笔者半开玩笑地说:“呀!这是哪家伟大的妈妈,竟一下子生了这么多胞胎呀?看,居然长得这么相像。”画这幅画的同学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想,对他们来说,这样肯定远比直接指出他们的问题更容易接受。在以后的作业中,笔者看到的是这些同学笔下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

不是任何诙谐风趣的语言对于小学美术课堂都适用,教师在课前要按照科学性的原则进行甄选,带入课堂的幽默语言需要起到一定程度的解释作用,否则幽默语言只是博学生一乐,对学习起不到任何帮助,更会使学生“误入歧途”。首先,使用幽默语言应具有适时性,在教学中一旦发现学生思想不集中或精力分散时,就可以使用幽默语言,振奋学生精神。其次,使用幽默语言应具有适度性,“幽默”是服务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手段,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它始终应处于从属、配角的地位。

三、开展游戏竞赛,活跃课堂氛围

小学生的思维尚处于思维搭建工程的起步阶段,他们容易被事物的外在所吸引,很少会深入地思考事物的内在,情绪容易被影响。小学生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竞争意识强烈,就算是平时的美术作业,他们也总爱比较谁画得更好,渴望得到其他人的肯定。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个特点,将竞技比赛带入美术课堂当中,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打造一个竞争、向上的美术课堂,让学生都有机会展现他们的能力。竞技游戏的方式几乎是所有的小学生都喜欢的学习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竞争中学习。

例如在教学浙美版第九册的“色彩的世界”时,色彩世界精彩纷呈,让学生学会对色彩进行分类,说出冷色和暖色给自己带来的感受以及让学生学会创作表现冷暖的作品是这个课题的教学目标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看一些色调鲜明的图片,让学生产生一定的视觉冲击,从而对冷色和暖色产生初步的认识,并对二者的差异有所鉴别。在学生看完各种颜色的图片,也表达了看完各种颜色的感受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感受进行总结:“当你们看到黄色时,你们就会联想到阳光、向日葵等,给自己带来温暖、温和的感受,这样的颜色就称为暖色;当你们看到绿色时,你们会联想到草原、树林,给自己带来通透、凉爽的感觉,这样的颜色就称为冷色。”在学生对冷暖色有了明确的定义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创作一幅突出冷暖色对比的作品,比较看看谁画得更好。学生们都想在大家面前展现自己,自然会非常认真地对待这次小比赛,绞尽脑汁地交出各自最好的作品。在成果分享时,学生的作品都是他们认真对待的成果。对于优秀的作品,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词,要鼓励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四、重视手工活动,拓展学生思维

不同的教学方式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虽然美术学习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绘画,但是手工制作同样是小学美术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学生在动手实践、造型创作的过程中更容易感受美术学习的趣味。相较于平面绘画,手工制作更富有立体感,学生的思维在创作过程中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想象力也能够得到充分发展。教师平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让学生逐渐积攒起丰富的美术素材,为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打下基础。

例如在教学浙美版第五册的“立体造型”时,课堂开始之前,教师让学生准备好相应的美术工具,如剪刀、卡纸、胶水等。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制作方法。学生会回想起简单的剪、粘、贴、卷等方式。教师在多媒体上给学生展示形形色色的纸立体造型作品,让学生观察它们和之前制作作品的不同之处。学生会说立体造型形象更加丰富,更加美观等。接着,教师向学生介绍立体造型的制作过程,待到学生都熟悉之后,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立体造型的创造,再共同比较谁的作品更胜一筹。在小组创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在旁边适时进行指导,在保证学生作品主题不变的情况下修正他们的一些小错误,尽量保证学生都能创造出让他们产生成就感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课堂整体也变得更有趣味性。

美术是一门艺术性学科,对这门艺术性学科进行趣味性“改造”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出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了解学生需要、提高语言魅力、开展游戏竞赛以及重视手工活动入手,使小学美术课堂增强趣味性,并让学生在趣味氛围、趣味活动中提升美术能力。

【参考文献】

李勇.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趣味性[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7(04):146.

黄雅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规律探索[J].新课程(小学),2017(05):49.

郑林.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造小学美术趣味课堂[J].考试与评价,2017(06):197.

猜你喜欢

语言魅力趣味性教学小学美术
给国际象棋语言插上灵动的翅膀
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路径探究
幼儿园老师的语言魅力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