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味教学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0-06-19罗飘方

教育界·下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趣味教学法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罗飘方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注重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基于教材,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以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文章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趣味教学法的重要意义,并围绕趣味教学法提供多种教学方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趣味教学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一、前言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阅读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的语文基础能力,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重点培养内容,每位语文教师都需要认识到这一点,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师要认识到趣味课堂的打造对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和课堂效果,通过趣味性教学来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感受到语文阅读当中的乐趣,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让学生在学会阅读的过程中爱上阅读,主动阅读。

二、趣味教学法

所谓的趣味教学法,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心理情趣来提升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与学习兴趣。在采用趣味教学法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索和实践当中,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的知识理论,能够有效满足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需求,从学习中获得幸福与满足。趣味性教学着重强调了教学活动的实用性与趣味性[1]。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从学生差异性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与自主性,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能力进行培育。在凸显出趣味教学的实用性时,不仅要注重对教学形式进行优化,而且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内容,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将所拥有的知识与综合能力应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并在实践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效果的提升,而且要注重教学过程的优化,在教学过程当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因材施教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应用到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内容的丰富等各环节,突出个性化的教育理念。

三、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趣味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趣味教学中,趣味性是最大的教学特点,也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应用趣味教学法能够让学生获得阅读的乐趣,并将兴趣转化为动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阅读学习当中。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之上,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教育的地位,但小学生的年龄普遍比较小,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所呈现出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并不好。而趣味教学法的应用,能够从听觉、视觉等方面来刺激学生的感官,更好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帮助小学生集中注意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生动有趣的阅读内容产生动力和兴趣[2]。

2.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加深阅读印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的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与理解能力,让学生更深入地分析和感受文学作品。将趣味教学法应用到阅读教学中,能够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且小学语文的教材内容有着理解难度低的特点,语文教师注重趣味教学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文章内涵,分析文章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与情感变化,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文化内涵。

3.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

当前大部分小学生是独生子女,很少有机会与他人合作,团队意识较差,这对他们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利影响,也不利于学生日后对工作环境的快速适应。将趣味教学法应用到阅读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小组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团队精神,还能充分表现出个性化特点,懂得承担责任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运用趣味教学法,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与表达能力,只有为学生提供合作的机会才能让学生喜欢上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为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有效应用趣味教学法的策略

1.構建模拟情景

在趣味教学法中有一种构建模拟情景,让学生在模拟情景中进行角色扮演,模仿文章中的人物行为,让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深入感受人物情感,将自己的思想融入课本中。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课文内容,通过自身理解,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去表现人物情感[3]。例如:在对《一次成功的实验》一文进行学习时,可以通过小组形式让学生进行表演,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小组,自主商定角色选择。教师向学生提供道具,如水杯、小千锤等等,留给学生充足的排练时间,最后留出一到两节课堂时间让学生进行表演。在模拟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切身体会到当遇到危险时要学会有秩序,懂得让别人先出去,养成先人后己的优良品德。

2.运用教学游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游戏有着动静结合的特点,符合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可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学习《母鸡》这篇文章时,语文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玩“老鹰捉小鸡”的小游戏。教师可以在讲解这篇课文之前或之后,组织学生去操场分组,每一组挑选一名学生做“鸡妈妈”,挑选一名学生做“老鹰”,剩下的同学做“小鸡”。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鸡妈妈”感受到保护“小鸡”的迫切心情和勇敢与“老鹰”搏斗的心情,“小鸡”也可以感受到被“鸡妈妈”保护的感受。在游戏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轮流分享游戏体验。有了游戏体验之后,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鸡妈妈”保护孩子的心情,深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不同学生的生长环境和家庭教育是不同的,学生会将这种差异性表现在学习当中,因而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学习状态,在理解文章内容上也存在差异。有一部分学生的情感比较丰富,在阅读过程中很容易接受和理解,还有一部分学生更加喜欢理性思维,难以挖掘出文章中的情感内容,无法体会到一定的阅读乐趣。对此,语文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以下列举出小组讨论与思想启发这两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采用小组讨论教学方法能够将不同特点的学生聚集起来,围绕同一篇文章展开不同观点与看法的讨论。在聆听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去观察问题,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从而激发阅读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将语文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与语文成绩一般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进行讨论,以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用成绩好的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激情去激发学习一般的学生参与到探讨与思考当中。

思想启发教学方法是通过对学生的特性进行深入了解,然后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科利亚的木匣》这一文章,让学生明白周围事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当前一部分学生虽然没有体会到阅读的兴趣,但是在慢慢成长的过程中,在语文学习逐渐深入的过程中,会逐渐体会到语言的魅力。

4.运用讲故事的方法辅助阅读教学

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中,可以将小故事穿插其中,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的目的。讲故事更加符合小学生的思维模式,通过讲故事,能够给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教师在讲解《秦兵马俑》一文时,可以穿插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小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了解秦始皇抗击匈奴和统一度量衡等伟大事迹,看到秦始皇为统一中国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兵马俑的兴趣。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表达形式加以改进,要更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接受习惯。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故事表达,截取影片或制作小视频等,生动形象地將故事表达出来,抓住学生的眼球,帮助学生理解。同时,教师还要做好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了解学生对故事的接受程度,方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讲故事的形式在丰富学生知识内容和拓宽眼界的同时,能够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就拿秦始皇来说,他并不是一个全是优点的人,也不是一个全是缺点的人物,要用辩证的态度去看待人和事物。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将趣味性教学融入阅读教学活动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养成独立阅读与小组合作探究的好习惯,对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有积极的帮助。

【参考文献】

龚敏.在体验中乐读在体验中感悟——体验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1):131.

郭文国.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五年级阅读教学运用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8,08(32):126-127.

陈芳芳.趣味教学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成才之路,2018,11(25):40.

猜你喜欢

趣味教学法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浅议初中语文趣味教学法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例谈趣味识字教学法在小学低段中的运用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