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时代电视记者提升“四力”的实践与思考

2020-06-19魏忠华

新闻世界 2020年6期
关键词:电视记者四力一带一路

魏忠华

【摘    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战线队伍建设提出的总要求。《一带一路上的安徽人》全媒体报道,作为呈现给观众生动鲜活、有温度有深度的作品,也反映了电视记者在新闻采访和报道中对“四力”的践行。

【关键词】四力; 一带一路; 电视记者

2019年5月开始,安徽广播电视台推出了大型全媒体行动《一带一路上的安徽人》,10路报道组前往亚洲、非洲、南美洲等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讲述“一带一路”上安徽人的精彩故事,展现安徽建设者的精神风貌。笔者与其他3名同事跨越3500公里,前往南亚孟加拉国,进行了为期14天的采访报道。

孟加拉国经济欠发达,基础建设较差,经常停电,通讯条件有限,全媒体小组克服种种困难,以脚力走进现场、眼力发现细节、脑力激发灵感、笔力呈现故事,发回现场连线、消息、特写、专题等各类报道20多条。除电视大屏之外,全媒体小组还使用相机、手机拍摄,制作了20多条短视频,在多家新媒体平台推送,形成了较强的影响力。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融媒时代已经到来,电视媒体肩负使命,积极应对融媒时代的挑战。笔者认为作为电视记者更要践行“四力”,提升业务本领,学习新媒体技术,发挥电视媒体优势,采写更多有广度、有温度、有深度的精品佳作。

一、“脚力”来自于激情和毅力 ,义无反顾抵达现场

好新闻是靠一双脚底板跑出来的。现场是记者的战场,记者应该始终在现场,或者在去现场的路上。所谓“脚力”,笔者认为,不仅仅指单纯的体力,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对新闻事业的激情。只有这样,记者才会义无反顾抵达现场,才会心甘情愿到危险艰苦的地方。

我们前往采访的孟加拉国的国民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大背景下,安徽荃银种业向孟加拉国提供优质种子及繁育技术,通过一粒小小的种子,改变着当地农民生活。5月下旬正值育种水稻收割季,天气已经非常炎热,我们下了飞机,路上颠簸了5个小时,下午5点多钟才赶到农场。行李一放下,没有一刻停歇,就跟随技术人员来到田间地头,记录最真实的工作场景。虽然接踵而至的狂风暴雨、收割机突然“趴窝”、因停电而黑暗的员工宿舍,但这些没有让我们停下来,因为新闻素材可遇不可求,不可能再重演。当天一直忙到晚上12点多,才来到旅馆住下,而此时我们还没有吃晚饭。

全媒体时代,每一个拿着手机、相机的人都可以成为记录者、传播者,发布最新的信息。那么,记者还需要到现场吗?让在现场的人发来视频或是提供一些相关信息不就行了吗?笔者认为,作为记者,尤其是电视记者必须要到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线,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观察现场、记录现场,才能捕捉到容易被忽视却是鲜活的东西,就是我们常说的“活鱼”、“大鱼”。

为保证画面的鲜活、角度的新颖,在孟加拉国十几天的采访中,摄像记者每天都是大汗漓淋,为了抢拍暴风雨来临、技术人员和当地农民抢收的现场,他跑到田埂上,从各种角度拍摄。孟加拉农民翻稻子是用脚来翻的,为了增加报道的直观性,出镜记者光脚踩在滚烫的水泥地上,体验当地的翻晒习俗。当时的室外温度40多摄氏度,可想而知他們的脚底板是什么感受了。前期采访的素材准备得充分,才能让写稿、后期编辑工作更加游刃有余。

只有在现场,离现场再近一些,才能更接地气、更有真情,才能采写出鲜活的新闻。郭超人在其著作《记者论》中,曾经讲述了1960年他参与中国登山队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故事。“讲技巧,我或许赶不上经验丰富的老记者,但当我参加登山报道时,我就希望要有突破,我要到现场去看,亲身去体验,看到冰山雪岭上,登山队员的第一步是怎样跨出去的,登山时人的肺部呼吸是什么感觉,在不同的海拔高度写东西时,手的感觉会怎么样。”在登山的过程中,郭超人全身都肿了,眼睛也睁不开,于是他就用一只手掰开眼皮,另一只手写。[1]这是一种何等的勇气和毅力。这份执着的勇气,这份坚韧的毅力,仍在激励着今天的新闻工作者们。

腿上有多少泥土,稿件里才能沉淀多少真情。记者的任务就是采访报道新闻,一些记者认为采访的技巧、方法很重要,新闻前辈们的事迹告诉我们,做好新闻报道,首先不是技巧、方法,而是记者对基本素质的锤炼,要有激情、有勇气、有毅力,要走进新闻现场,走进基层一线,去捕捉最新鲜的新闻素材。

二、“眼力”来自于敏锐的观察力 ,别让细节悄悄溜走

在记者的采访中,眼力显得非常重要,眼力就是观察力、发现力、判断力、辨别力。只有练就了非凡的眼力,才能抓住有特点的细节,才能讲好生动的故事。

中铁四局帕德玛大桥铁路连接线项目,是孟加拉人翘首以待的“一带一路”重点工程项目。记者将镜头对准项目部的一位年轻海归高材生王吉杰。他是学土木工程的,却跑到这么远的地方当一名普通的技术员。该如何来表现他呢?在一个宣传栏上,记者意外发现了一张王吉杰照片,肤色很白,但是经过一百多天的日晒雨淋,王吉杰现在已经皮肤黝黑,与当地人的肤色越来越接近了。于是记者从肤色变化的细节入手,展现了他在艰苦的基层岗位上任劳任怨,与孟加拉当地的技术人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王吉杰的人物特写出来后,人情味浓,非常温暖,而皮肤变化的细节成为片中的亮点。荃银高科的一个技术员樊勇常驻孟加拉国项目的农场5个多月没回家,才1岁的孩子不知道还会不会认识他。在采访过程中,樊勇有些紧张,我们总是觉得没有抓到最真情的东西。在采访结束后,我们静静地观察他会去做些什么。当他跑到一边与爱人、孩子用手机视频时,我们没有打扰他,而是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一段普通而又动人的隔空对话。此时的情感是最真实的,而我们也拍到了最温暖、最动人的画面。在我们的一个个报道中,正是这些有特点、有味道的细节,展现了这些远在海外的安徽人的敬业、诚信、友善的优良品质。

艾丰在其著作《新闻采访方法论》中说,发现有特点的细节,挖掘那些特征性细节,是一项艰苦的劳动。这需要记者有过细的作风,敏锐的观察,坚韧的耐心。有特点的细节,常常成为一篇报道最生动、给人印象最深的部分。因此挖掘细节,也就成为一个记者本领的标志之一。[2]

三、“脑力”来自于智慧的碰撞 ,让新闻表达更有温度

对新闻报道来说,视角的创新非常重要,全媒体小组不断思考,怎样在“一带一路”这样的宏观主题报道中,从小切口出发,以小见大,报道“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暖新闻。在孟加拉国,我们四人小组各自开动脑筋,针对新闻选题、思路、采访、拍摄,展开脑力的碰撞。于是广袤的农田、茂密的树林、狭窄的车厢成了我们开选题会的地方,你一言,我一语,思维发散,去粗存精,常常会有灵机一动的火花。

新闻的温度不仅仅是故事内容本身,更是一种深入人心的精神力量。在孟加拉荃银高科项目部,我们了解到驻扎当地的技术员很少能吃到中餐,更别说火锅了,便把自带的火锅料、辣酱、榨菜、方便面集合在一起,做了一顿中国火锅,当项目部的技术人员吃上中国火锅时,特别激动,话匣子自然打开、歌也唱起来了、眼睛也湿润了。在中铁四局帕德玛大桥铁路连接线项目部,我们又策划了一个表达中孟友谊的联欢活动——为中国和孟加拉的5名员工过生日。当中国员工现场和国内的家人连线时,眼里噙满泪水,情感达到了高潮。而这些温暖现场的来源,都是全媒体小组在一起碰撞出的思想火花。

写好一篇新闻报道,必須经过一个脑力碰撞的过程,如果没有勤思考,呈现的作品可能只能拿及格分。“四力”中的脑力就是要求我们能够深入、全面、透彻、多角度地思考,让脑力贯穿采访报道写作的始终,思考如何把节目做得更好看,更深入人心。

四、“笔力”来自于锤炼、创新, 让新闻作品更喜闻乐见

笔力是检验“四力”效果的落脚点,是文化修养和专业功底的集中体现,是关系到报道有没有人看、有没有影响力的关键。这就需要我们不断锤炼文字,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改变文风、创新表达方式。

在《樊勇:我在孟加拉国的150天》报道中,记者用镜头记录了“90后”技术主管在田间挥汗如雨的一天。最后的结语是这样的:“‘一带一路对于樊勇而言,就是日复一日穿行在2000英亩的稻田,就是烈日和暴雨下的坚守,就是用中国技术为孟加拉带来优秀种子的、沉甸甸的责任。”这样一段文字,也是四人采访小组反复修改、完善得来的。当初稿拿到群里讨论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一直聊到深夜,随后又修改了三四遍。锤炼笔力,就要抱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态度,多打磨,多推敲,直到满意为止。

新闻前辈穆青曾大力倡导用散文笔法写新闻,他在《新闻散论》中说:“为什么新闻就非受一定格式束缚不可呢,为什么散文可以有个人风格,而新闻就只能按照死板的公式去套呢?突破了那些不合理的束缚之后,那一套令人生厌的新闻语言也可能随之改变了。”[3]散文写作中那种自由、生动、精炼的表现手法,的确值得我们在新闻写作中借鉴。穆青更是大力提倡新闻写作不拘泥于固定模式,大胆创新。在纪录片《稻田的守望者》《筑梦》中,我们在叙事方式和结构上做了一些新的尝试,比如同一主题,多线展开,让不同的采访对象融入到故事中,不仅保证了故事的层次感,也使得内容更加客观全面。《筑梦》中,除了一个主角——项目负责人外,还主动融合其他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孟加拉当地员工的故事,对他们的真实记录,不仅让观众对主角加深了解,也巧妙地呼应了“一带一路”大主题。我们还在具体写作中,用可视化的数字来表达地理环境、外部条件、困难程度等抽象的内容,用不可预知的故事走向和“突发状况”,巧妙地提升叙事节奏。比如在《稻田的守望者》中,收割机突然坏了、暴风雨突袭、宿舍门钥匙丢了等,这一个个“突发状况”牵动着观众的心,让节目更有悬念感,也更加好看。

在融媒体环境下,“笔力”对电视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会拍、会写、会编,还要具有融合传播的“十八般武艺”。 在孟加拉国的14天采访报道中,全媒体报道小组除了满足电视大屏新闻播出之外,还制作了20多条短视频,通过新媒体平台及时传播,满足了不同年龄段群体的收看需求。短视频内容既有“一带一路”建设的动态资讯,也有一些当地的民俗风情。通过街头的黄包车、码头上的小贩、农场的厨师,一段现场、一个同期、一句字幕,从小处反映孟加拉国的社会生活。虽然每个短视频只有几句文字,却同样字斟句酌,传递最核心的内容。不仅制作短视频,我们还精心策划、拍摄抖音作品,反映中铁四局孟加拉项目部员工风采的抖音作品一经推出,很快就获得近百万用户观看。通过这些融媒体作品的实践,我们坚信,有着专业素质的电视记者,同样可以做好新媒体产品。

提升“四力”是不断实践与思考的过程,它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任何一件有影响力、有感召力的精品佳作,都是不忘初心、守正创新、践行“四力”的结果。

注释:

[1]郑鸣主编.关于记者:郭超人新闻思考[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2]艾丰.新闻采访方法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

[3]王中义,洪文军.穆青的新闻传播艺术[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电视记者四力一带一路
融媒时代电视新闻记者破局路径探析
巧解四力平衡问题——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
电视记者采访中的提问方法和提问技巧
对电视记者如何融入新媒体时代的探索
基层电视节目主持人与电视记者的现场采访技巧
网络时代做好编辑需练就“四力”
修炼学校管理“四力”
提升“四力”夯实党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