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曾国藩将帅之道管窥领导艺术
2020-06-19曾志庆
曾志庆
一、方寸之台的舞蹈——领导艺术
(一)领导秘钥——领导艺术
领导艺术本质是领导者在从事管理活动过程中灵活解决问题和破解困局的领导能力和技巧。国事之繁,政事之杂,领导者所事之事,除了常规的规律性工作之外,还有诸多难以预测、突发的、随机的事情需要高效能解决。同时领导者本是一个单位的管理者、协调者和决策者,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事还有人,于人之复杂,百篇难尽。育人用人更是领导艺术的核心,也是最具魅力的一点。领导艺术其本身也是领导者的领导方法的升华和精华,是领导者职责要求的原则性与领导者个体的灵活性的紧密融合与体现[1]。故而领导艺术是方寸之台的舞蹈,有原则性的要求,亦有领导个体品质的灵活发挥。
(二)化腐朽为神奇
从实用主义角度去理解领导艺术,则可以用化腐朽为神奇来喻之。领导艺术的魅力主要体现在面临复杂而困难、偶然而莫测、短暂而紧迫的人与事之境遇时常能迎刃而解的同时,顺势而为再得到一个出人意料的好结果之中。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如淮海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刘伯承、邓小平等指战员卓越的领导艺术作用之下,顺势而为、逆风而起、化危为机将战役初期所面临的复杂困难局面一步步扭转,最终取得整个战役的胜利。在实践工作之中领导者在成熟的唯物史观和人民利益观的基础之上,形成一套行之有效能动而具体的领导艺术,必然可解决和处理政事人事的同时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当政所知,为政所需
为什么要探知并形成一套属于领导者领导方法核心的领导艺术,可以用“当政所知,为政所需”来回答恰到好处。古今能人志士,以卓越之领导艺术而著名的多留名于青史且影响深远。领导者若具有高超的领导艺术,既可成就他人亦可成就自己。领导艺术又因个人能力、经历甚至出身的差异而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灵活性和个体的独特性等的特征。但千古风流人物,或个有不同,但品质尽俱佳。故探之领导者之艺术有利于领导者更好解决和理解所从之事,协调好从属关系,更能识人之人,为国举贤,利国利民。而对于被领导者也更能理解领导者所示之事且尽劳所愿,同时亦可处理和协调好与领导之间的关系,德进能治,有所作为。
二、曾国藩的将帅之道
通过探索曾国藩用人的将帅之道所体现的领导艺术并非夸耀其个人的丰功伟绩,而是希望从这个历史争议颇大但在其历史背景下确有建树的历史人物上探知作为普通人家出身的曾国藩在担任地方军政领导过程中如何凭借卓越的领导艺术去解决问题和破解困局,以及其如何通过高超的领导艺术培养了一大批晚清能臣和如何协调与君主同僚之间的关系,并获得他们的支持。了解和学习其领导艺术并消化吸收以影响当代领导者培养和形成一套可借鉴的具有实效的领导艺术来推动当代领导者更好的发挥其领导艺术的作用。
(一)驭将之道,推诚避术
曾国藩这个人在中国晚清历史上的作一番,作为后人争议颇大,不少人认为其精于权谋,善弄权术,是一个不断不折不扣的奸臣,其实不然这种理解有失中肯。曾国藩在长沙团练湘军,以“选士人,领山农”为建军思想,而对于这些士人,山农推以“拙诚”的原则。“拙诚”自是其领导艺术之中的精华之一,他认为“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而对军中的士人,山农所构成的同僚和下属推心置腹,平日与湘军将士相处更是直言快语,不给下属过多妄意揣测自己想法的机会[2]。曾国藩将“推诚”直接融入其领导方法之中,使人信必信人之。推诚及人,其下属自然亦坦诚相待。这种做法直接改变了晚清时期,军队之中军官玩弄权术,玩弄将士的风气,也改变将不知兵、兵不信将的状况。
“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是曾国藩领导艺术“拙诚”的表现。其“推诚”虽需要时间见证,而曾国藩自创建湘军以来,就想使之常续。故而“拙诚”的领导艺术,虽然短期会被善术之人,讥以愚木,但实则可以解决集团的长久之患。将知兵,兵信将,这才是曾国藩领导湘军集团的最大的戰斗力。
(二)其帅之道,建师于伍
曾国藩作为饱读诗书的一个传统儒生,骨子里就有教人从善的教师特质,而这个特质是其进行湘军军政集团的思想教化的内在因素。并在其实践过程之中,逐渐形成独特而卓有成效的领导艺术,“建师于伍,喻教于师”,而师长者,多好举荐,使之识人用人的能力越来越强。
“仁者,即所谓欲立立人,欲达达人也,待弁勇如待子弟,常有望其成立,望其发达之心,则人知恩矣”[3]。李鸿章曾到曾国藩帐下,他发现整个湘军集团更是一所大学,而曾国藩则像这所大学的校长。除安排幕僚互相讲评之外,其自任老师为幕僚与将领每日讲课论道并布置作业,晚上在挑灯批改。每日择将进行单独谈话,交其为人做官和带兵打仗。“师命”这样独特的领导艺术使整个湘军政治军事集团除了传统的军事法规之外,又以师长情义加之巩固。使之亦军亦教。在幕僚和将领方面又能常与上级沟通交流,在上级的直接影响下提升自己。
(三)将帅齐道,选贤任能
“论功则推以让人,任劳则引为己责;盛德所感,始而部曲化之,继而同僚谅之,终则各省从而慕效之”是曾国藩死后薛福成代表李鸿章拟的一封奏稿的一家定论,这里所体现曾国藩的另一领导艺术“平衡名利”,故而曾国藩常以“功不独居,过不推诿”作为自己的做事原则。在这种原则之下,曾国藩的驭人之术看似简单,实则直击人心,而且实际操作难度极高。“平衡名利”这一领导艺术其实对个人要求提高,必基于领导个体高远的境界和广阔的胸襟。
“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出”曾国藩将帅之道领导艺术的最为动人的一点,则是成就他人来成就自我。推荐胡林翼时对皇帝说,其才十倍于自己;培养李鸿章时,授道传兵励候,助力李鸿章成就淮军,执掌江浙富贵之地;而提拔举荐左宗棠时,更是短时直荐为核心,使之从避罪师爷到一方总督用时不过三五年[4]。这就是曾国藩能在乱世中吸引全国人才为之所用,并最终成就自己的根本原因。
三、借古鉴今,领导治事
(一)以诚待人,避用权术
以诚待人,避用权术。在时下领导艺术方面表现为平等待人,诚恳待人,求实不伪。其实质是一种追求和谐的领导艺术。这种追求平等和谐的领导艺术很大程度解决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两者之间二元对立的情境中的问题。当领导者主动抛出平等诚恳的橄榄枝,其被领导者面对这种放低善和的方式,自然是以欣然的态度去接受。此外这种和谐平等的为核心的领导艺术更利于领导有效避免无言可谏的局面和专断独行的情况,良好的沟通环境和氛围,使被领导者乐意且主动进言献策。能够较好的帮助领导者科学决策,进而有效解决决策问题中决策前的复杂问题。
当然以诚待人是现代领导艺术的高超灵活运用的前提,善避权术是这一前提之后的又一升华。曾国藩的湘军政治集团中避用权术是因其考虑到集团长久发展,领导者弄虚作假,虚以权术是经不起时间和群众的考验。那么当代领导者也应以长远发展为出发点,在对被领导者推诚布公的前提下,善于避用权术。至诚则实,无术则信。从领导者的角色去与被领导者进行换位思考,使上下级关系由识到信,自然能够解决和协调实践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
(二)长者为师,育才于群
长者为师,育才于群。其根源于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领导者的领导艺术之所以高效灵活,其本身亦来自领导者个体的高素养好品质以及独特的经历。因而从这个角度出发,领导者要形成一套自我的灵活高效的领导艺术,必然要通过不断学习去丰富和发展自己。这里的长者为师是两个层次的要求:一方面领导者本身是个体,其存在常人之不足,这就需要领导者识人之长,以长为师,善于向同事与下属学习其具有的优良品质和高效能的工作方法;另一方面领导者之所以能够承担领导职责,必有过人之处。
“如大河水盛,足以浸灌小河,小河水盛,足以浸灌大河。无论为上、为下、为师、为友、为尊、为长、为幼,彼此以善相浸灌,则日见其益而不知。”这就是育才于群,群利于己[5]。领导者在长者为师的基础之上,倡导各自作用、相互影响,以众人之长,施于众人,最终使整个单位整体工作水平得到提升。从个体的专长到集体的众能,是领导者采用这种领导艺术的最直接的效果。而在这种领导艺术之下,领导者所领导的集体将会是融合且高效的集体,其而其工作效率与效能也会更上一层楼。
(三)淡泊名利,成人成己
为政之领导,宜轻官气,名利看淡,求真务实。领导者身居部门之长,最容易陷入的就是名利场,而名利也是个人成就的直接体现。故而,名利看淡本就是对领导者个体的高要求,淡泊名利并非是不识名利,而是知之轻重,能够舍得,乐于分享。领导者让利于被领导者,被领导者有利而不必争利,自然在实践工作中不会消极怠工,更不会与领导者因利而争锋相对。领导者舍名共享于被领导者,誉及下属实际上是成名于他人的同时,也使领导者获名于被领导者。外部的高度评价可能会使领导者个体的虚荣心得到满足,但若争名于下属自然时,使能者不就,庸者无为。内部下属对领导者的高度评价才是对领导者在领导工作之中领导方法与领导任能力的正面反馈,亦是领导者对自我受尊重感的直接体现。名利其外、务实其理,领导者才能做好领导工作。
领导者以淡泊名利为核心的名利观在于在敢于成就他人,举荐贤人方面。从这个角度来看其直接克服行政管理中组织效率低下,机构和人员冗杂的帕金森现象。领导者不再是妒忌贤能只任用庸人,而是选择优秀的助手来帮助自己,并在合适的条件下举荐出去。如此循环往复,机构之中能人广聚而庸者被淘汰,并不断向外部推出优秀个体,使单位内圈外延,成就他人的同时最终成就领导自身。
四、小结
从曾国藩的将帅之道去管窥领导艺术,必然不能脱离时代的具体要求。曾國藩的将帅之道与其所处的时代和其自身所接受并消化的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尽管在当代世人看来他的领导艺术中所体现的“拙诚”、“师命”、“淡名利”似乎只是一种传统管理思想中的宣传口号,但其实际已经在现代实践工作活动中无处不体现[6]。“拙诚”其为务实,党和中央极力倡导和坚持“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思想;“师命”其为思政教育的外延,单位党建与内部人才培养计划的实践是“师命”时代性的体现;“淡泊名利”更是时下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打破旧的政治生态构建新的政治生态过程中,反腐倡廉、为国举才的核心理念。
以史为镜,借古鉴今,当代领导者在进行领导和管理活动过程之中,以诚待人,必用权术,以长者为师,育才于群,淡泊名利,举贤任能,使领导的个性化特征变成相对应的一套承于传统而活于当代的领导艺术。领导者的领导艺术源于个体的品质,其优良品质生于时代又应服务于时代。要求广大领导干部,心系民生,拙诚为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心系家国,淡泊名利;不争名夺利,不玩弄权术,坦承做人,服务于民。
参考文献
[1]李庆亮. 论毛泽东的领导艺术及其当代价值[D].山东大学,2012.
[2]周玉柳.曾国藩以“气”治军的领导艺术[J].领导科学,2010(01):32-33.
[3]曾晚生. 曾国藩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4]曾国藩著,李瀚章编,李鸿章校刊. 曾国藩奏折[M]. 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11.8.
[5](美)黑尔著,王纪卿译. 曾国藩传[M].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7.
[6]宫玉振. 大道至拙:曾国藩与中国式领导力[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