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介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0-06-19张俊强

时代人物 2020年2期
关键词:助人高校学生政治

张俊强

新时代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积极探索与之相适的介入手段意义非凡。SWOT分析方法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SWOT是指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和Threats(威胁),该方法通过对被分析对象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从而达到所要实现的目标。[]在高校学生管理服务中,认清学校社会工作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的机遇与挑战,将挑战转化为机遇、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是高校教师和学生管理服务者必须认真考量并随时做好行动的准备。同时,结合社会工作的专业性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将社会工作专业的原则、方法与技巧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及服务中,实现学校、社区、家长、學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形成多方联动关爱主体,营造“教”、“学”、“成长”的温馨和谐环境,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并探索新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

一、社会工作介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分析服务目标的一致性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讲也是推动大学生自我成长的过程,围绕立德树人的总要求,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养正确的三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社会工作在“助人自助,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下,以专业的助人方法,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面临的相关问题,为服务对象在物质帮助、心理疏导和社会支持等方面提供服务,助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总的来说,不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是社会工作的嵌入,两者的功能及服务目标具有很强的一致性,都是为提升学生的社会功能,促进人格健全、心理健康,增强学生生活、学习的幸福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服务理念的契合性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社会工作是富有爱心善意,以助人为使命,以真诚助人的价值观帮助服务对象解决困难,服务时间融于民众之中,延伸到学校而言,尊重相信、理解接纳学生。黄芳芳研究指出: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引入社会工作理念,助力提升学校的环境氛围、风气风貌,建立“教”与“学”间的协调关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和生活能力,促进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在“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下,坚持平等待人、助人自助、保密、接纳,挖掘学生优势,找出学生“闪光点”,帮助学生找出问题的本质,激发学生潜能,构建良性支持环境,精准发力解决现有问题,回归正常健康的学习状态。

服务方法的灵活性

社会工作因其特有的个案、小组、社区、社会行政等服务方法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教育模式。社会工作在“助人自助”服务理念指导下,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上针对性的运用个案、小组、社区工作方法,助力学生树立正确“三观”获得价值观,激发学生潜能,以便使学生格得到正常发展、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进而更好地适应并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如个案工作的开展为有需要学生及其家庭提供个别化服务,促进其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小组工作可以为同质性学生群体提供支持,促进个人成长和转变;社区工作方法注重学校、家庭与社区三方力量的密切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可以说,社会工作特有服务方式的运用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中社会工作有效嵌入介入作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也有利于创新思政教育方式,挖掘学生潜力,达到立德树人目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社会工作介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劣势分析

低度的认知环境

尽管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已有二十余年,但是大众对社会工作的认可度还是比较低,不知晓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或者一种职业。公众对社会工作知晓度和认同度较低,将会影响社会工作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介入。徐华研究指出:对于中国社会工作专业而言,其话语体系尚未形成,活动的专业性以及针对性表现得并不明显,社会工作的内涵、提供服务的范围和服务效果等问题群众尚未理解,导致群众也不明白应该向社会工作者寻求何种帮助。[]可以说,学校社会工作对于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还未得到广泛的认可,缺乏制度平台和相关政策支持,势必会影响其专业化工作的展开。

角色定位不明确

在我国高校中,辅导员和班主任是高校学生服务管理的的主要力量,学校社会工作的引入,不仅难以融入固有的高校学生管理体制,同时对学生来讲也不能很好的认可认可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角色和身份,而将其误认为心理咨询辅导老师。[]胡行翠认为:学校社会工作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表现在专业角色的模糊性,可能导致社会工作者的的身份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使他们常常被误当为学校心理教师,同时因于学校中没有明确的的教学任务而被其他教师边缘化。[]可以说学校社会工作者在学校学生工作开展中,角色定位的不明确,将会是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服务理念运用到学生工作中的短板所在。

本土化趋势不强

李元来研究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本土特产”,而社会工作则是“外来洋货”,其个体主义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源白于西方社会文化,缺乏必要的实践资源,可能会使得社会工作在融入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可能遭遇水土不服,难以获得实质性承认。[]在社会工作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也不可能会避免这个缺陷。只有使本土的国情社情与国外经验有效结合起来,重视社会工作的实践及其经验的总结,才能在新时代有效的整合动员各种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好社工服务,满足其发展的需要。

三、社会工作介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分析

社会工作专业迅猛发展给介入带来了巨大动力

从《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文件政策的出台都明确指出健全社会工人才队伍,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截止2019年,全国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人数达到53.3万。目前,全国已有82所高职院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科专业,348所高校设立社会工作本科专业,150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了社会工作硕士专业教育,全国范围内共有17个社会工作方向的博士点[]。同时,《高级社会工作师评价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建立了初、中、高级相衔接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体系,这也是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又一重要标志。可以说我国社会工作的迅猛发展,已经逐渐成为服务社会的重要力量。国家对社会工作的日益重视为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同时也为学校社会工作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国外成功范本给介入提供了重要借鉴

西方社会工作起步较早,尤其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与职业化的发展,及有关青少年服务领域的细化、科学服务方式,可以为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借鉴的经验。[]刘建成研究指出:国内外学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和先进的实践经验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校教育目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有效借鉴社会工作方法和理念提供一定的可操作性。[]国外社会工作历经多年的实践和研究形成的相对完善的学校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可以会为我国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提供很多有益的借鉴,并在结合我国本土实际基础上形成中国特色的学校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壮大为介入提供了强大支撑

做好学生工作要学会应景而变,要从管理教育学生到服务学生的转变。《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系列文件的出台,为辅导员队伍壮大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播

者和实践者,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承担着学生健康成长和教书育人的历史重任,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对于庞大的辅导员队伍来来说,引入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培育高校辅导员社会工作价值理念,能够为传统的思想教育注入新理论知识,助力解决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新问题,为有效开展思政教育注入活力,提供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

四、社会工作介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挑战分析

(一)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的多元化

面对“手机在手天下我有”社会环境,当下的学生可以通過网络知晓五花八门的各类信息,网络社交平台打破了原有的时间空间限制,实现了人与人之间更为广阔的社交互动,也加剧了学生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的分化。因为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让学生可以随时获得多领域的信息,但是基于不同理念和价值观的多种答案,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多元化的思想、理论和价值观。赵志君等人认为:随着国家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推进,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成熟稳定期的大学生而言,其价值取向则更加多元性和可变性。[]

(二)校园文化多样化带来的挑战

校园文化是丰富内涵元素的积淀,是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环境的重要基础。沈威指出: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培育面临经济发展全球化,体制机制市场化,网络传播信息化,文化需求多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等挑战。[]可以说社会现象存在的多样性,影响了人们思想观念和主观形态的多样化,进而也导致高校校园文化的多样化及复杂化。校园文化的复杂化、多样化,加大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因此,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夯实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环境,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引领打下坚实基础是迫切需求。

(三)全新的媒介环境带来的挑战

网络已经成为学生交流学习的“第一媒体”,学生生活和学习也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赵晓明认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带来挑战,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和网络环境的复杂性,给学生的思想、行为方式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使学生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不能自拔,社会责任感意识减弱。[]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QQ、抖音、快手、B站等途径获取信息,这就为如何正确的引导学生使工具,强化价值引领,发挥现代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优势,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是应对新环境新变化的基本要求。

五、社会工作介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对策

在高校学生工作实践中,认清社会工作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的机遇与挑战,才能做到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中有数,手上有招,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一)利用机会,善用优势(SO策略)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为了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体系替代,相反是对高校学生服务管理工作的丰富与扩展,是适应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路径。学校社会工作应充分结合专业的综合学科、服务理念、专业工作方法等优势,依托专业迅猛发展,立足本土实际,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做法,把社会工作“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服务思想运用到学生工作中,帮助学生解决学业、生活、交往等问题,实现学生潜能能力的发挥,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能力。

(二)发挥优势,规避威胁(ST战略)

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不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并为之实践十分重要,社会工作的引入,有利于提升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成效,实现育人目的。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针对学生个体开展个案工作服务,用社会工作的助人理念,助人方法,因人而异的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服务和支持。对待同质性较强的问题,可以开展小组工作,将小组模式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同时还可以采用社区工作方法,凝聚思想政治教育合力,链接家庭、学校和社区,构筑全环境的育人机制,培养学生参与感及社会责任感。

(三)抓住机遇,弥补劣势(WO策略)

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的提升是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学校社会工作者要在国家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和本土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学习,提升自我发展和服务能力,以过硬的专业水平,熟练的工作方法、丰富的服务项目等,提升知晓度和社会认可度。

(四)扭转劣势,克服挑战(WT策略)

社会工作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政府和学校的支持必不可少,从加强学校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着手,通过扩大宣传力度,提升社工知晓度和接纳度,协调好学校社会工作与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咨询员之间的相互配合,明确分工职责,达到共同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永松,方雅青.医疗社会工作介入医患纠纷调解机制的SWOT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2,25(08):14-16.

[2]黄芳芳.基于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下的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研究[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7,17(04):44-49.

[3]徐华,章雪.中国社会工作的话语体系探析[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8,18(02):5-10.

[4]李慶瑞,肖卓磊.学校社会工作引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社会工作的耦合模型[J].长春大学学报,2017,27(10):52-60.

[5] 胡行翠.学校社会工作: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路径[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10):8-10.

[6]李元来.社会工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效应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8):141-144.

[7]民政部对“进一步细化社会工作专业技术职级,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的答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http://www.mca.gov.cn/article/gk/jytabljggk/rddbjy/201909/20190900019530.shtml

[7]涂杜思,梁慧,李景升.社会工作介入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新途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4(10):68-72.

[9]刘建成.社会工作方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01):19-22.

[10]赵志君,魏纪林.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转换与方法创新——以社会工作介入式为视角[J].湖北社会科学,2018(01):193-198.

[11]沈威,姜国玉.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培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7(01):101-104.

[12]赵晓明.个案社会工作方法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8(39):14-16.

猜你喜欢

助人高校学生政治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助人为乐的事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助人无需等待
助人为乐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