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中国方案在产业发展中的实践
——深圳科技创新产业发展道路研究
2020-06-19查振祥
查振祥
深圳用40年时间,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高科技产业城市,被称为“中国硅谷”,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在智慧城市建设综合排名中位居全国第一。但是深圳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是在缺乏本地高等教育的配套作用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与全国的情况很不相同,也与美国德国所处的条件完全不同。科技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研发,离不开科技人才,深圳早期是一个缺乏大学的城市,至今深圳的高校力量仍然远远不能与国内其他中心城市相比。深圳如何解决这个重要问题?深圳的成功经验在哪里?深圳在科技产业的发展中有哪些创新探索?深圳在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汇聚发展新动能方面为全国取得了那些经验?这些问题值得研究和总结。
一、科技产业的发展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
现代科技产业是依靠技术创新驱动进行发展的产业,产业发展中需要解决以下两个核心问题:
(一)技术创新的来源
科技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必须有源源不断的技术项目来源。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的工业革命加速推进,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生产方式迅速革新,我国进入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在低水平基础上经济快速发展,发挥劳动力和资源环境的低成本优势。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当前的任务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实现由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的转换,加快产业技术创新步伐。技术创新具有不易模仿、附加值高等突出特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可以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改变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发展模式,又可以提升产业竞争力,由此建立的创新优势持续时间长、竞争力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我国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增强发展的长期动力具有战略意义,可以为我国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资源,但长期与产业脱节,不能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项目,所以国家近年来大力推进 “产教融合”战略。
(二)技术人才的供给
科技企业需要大量技术人才从事研发和管理。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的供给侧与产业发展的需求侧方面不能完全适应,存在结构、质量、水平上不能衔接的问题。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迅速发展并呈现出集群突破的特征,带来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人才需求结构和类型的变化,包括学科专业设置、课程供给方式、教学和学习方式,甚至是教育的时空结构都会带来深刻影响。
二、世界上三种成功的科技产业发展模式
在技术创新日新月异的时代,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科技创新产业,目前最成功的有以下三种模式:
(一)依托历史积淀发展起来的美国硅谷模式
大学科技园提供了企业技术来源。美国硅谷是世界公认的科技产业成功模式。美国硅谷科技产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斯坦福大学及其产业园的建立,形成了大学与企业紧密结合的产学研体系与产业链条。大学研发的技术与企业紧密结合,快速转化为产品或实现产业化,并推动新一代产品的研发。硅谷的范围,以旧金山为核心,沿101号高速公路至圣何塞,上千家高科技公司分布在这个产业带。斯坦福大学规划出校园中富余的土地长期出租给工商业界或毕业校友设立高科技公司,通过公司与大学的合作,创建高科技孵化企业工业园区,给学校提供各种研究项目和学生实训基地。研究园区(孵化器)推动了整个“硅谷”的发展,成为美国首家在校园内成立“工业园区”的大学。斯坦福研究园区催生了有利于新企业萌生的经济环境,形成了吸引高技术人才和高技术企业集聚的机制。创业公司的成就, 以及高科技、高风险、高利润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园区及周边地区的环境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各种各样的创业者。吸引了从美国到全世界风险资本家的涌入,为硅谷新创企业提供大量的风险资本,最终促成了整个硅谷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斯坦福大学师生创办企业的产值占硅谷总产值的50%—60%。学校一直保持着鼓励教师和学生创业的传统,大学校园内弥漫着强烈的创新创业氛围,在硅谷创造的创业奇迹是斯坦福大学最好的课程。
硅谷大学群提供了企业技术人才支撑。美国硅谷的成功还离不开硅谷100万科技人才的作用,硅谷的苹果、谷歌、英特尔、惠普、思科、甲骨文、IBM等在内的大批知名高科技公司人才云集。而这一切又离不开硅谷地区的13所知名大学,包括美国著名学校斯坦福大学、西北理工大学、圣塔克拉拉大学、旧金山大学、金门大学;著名公立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圣何塞州立大学、旧金山州立大学、加州州立大学蒙特利湾分校、加州州立大学东湾校区。这13所知名大学在校生有30万人之多,源源不断地为硅谷输送人才。①秦婕:《位于硅谷的13所美国知名大学》,新浪网,2016-01-29;《美国硅谷科技创新的基本经验与启示》,全球化智库(CCG)网,2018年8月16日。
百年沉淀造就硅谷的辉煌。美国硅谷的大学群,是长时间历史积累的产物。办大学有一个历史积淀过程,硅谷的这些大学,大部分都有百年以上的办学历史,斯坦福大学于1885年成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于1868年创立、旧金山大学于1855年成立。硅谷产业的崛起也经历了80多年。最早追溯到1933年在硅谷建立的美国海军飞艇基地及基地周围出现的一些为海军服务的技术公司。所以硅谷模式不适用于新兴地区的发展。
(二)依托校企合理布局形成的德国模式
作为创新驱动的经济体,德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名列前茅。德国高校和企业是创新体系中的两大主体,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机制是德国创新体系的重要特点和优势所在,为德国科技强国和经济强国地位的确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80%的德国企业技术创新有一条捷径,就是把高校科研成果市场化。在德国,高校与企业技术合作已经成为常态。德国1/3以上实施创新的企业都选择高校作为合作伙伴。根据德国工商总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德国,80%的企业把高校科研成果市场化看成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一条捷径,德国许多大型企业都在高校开办研究机构,这样既充分利用高校的科技优势进行科技创新,又为企业生产服务。德国的企业界为高校投入的研发经费占高校研发经费总额的比例位居世界前列。从高校方面来看,德国高校也十分注重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活动,积极面向区域优势产业,努力寻求与区域内企业合作的契机。如斯图加特大学依托区域内汽车及零配件产业优势,积极与区域内西门子、巴斯夫、博世、戴姆勒等众多世界五百强企业开展科研合作。此外,政府积极参与并倡导校企协同创新,通过建立校企合作研究中心,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使得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互促互进。不仅鼓励高校中的院系、研究所与企业组建合作组织,也鼓励企业与教师个人形成直接的合作关系,甚至鼓励高校教师在企业兼职。在校企创新合作中形成多种新型知识转化渠道,如创新能力中心、创新技术平台、创新联盟、科技创新园区、创新孵化器等。高校借助上述共建机构,加快推进实践性方面的研究,增强高校自己的科研特色,同时也为企业在拓展关键领域中的尖端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双元制应用技术大学体制为企业提供了人才支撑。德国高校向企业提供人才的方式更有特色,主要体现在双元制应用技术大学这种办学体制上。双元制应用技术大学主要是21世纪以来在德国出现的一种与传统普通大学和工程技术大学并列的一种类型的大学。双元制应用技术大学的学生全部来自于企业,各类中学毕业的学生在毕业前一年,根据企业的招工岗位(同时又是培养)计划,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向企业提出报名申请,企业根据报名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职业倾向测试和面试,最后决定录用谁,从而取得学徒和学生的双重身份,并送到双元制应用技术大学在职学习。双元制应用技术大学一个学期为24周,其中12周在大学学习,12周在企业实践。双元制应用技术大学毕业的学生,58.9%留任原企业,27.8%去了新的企业,16.7%的学生继续攻读硕士。双元制应用技术大学的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主要是参考学生的雇主企业提出的意愿与要求,课程和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企业的实际,随需而变。学生做的项目都是结合自己企业的工作需要。学生在做学位论文时,选题根据所在企业下个年度的岗位需求情况,结合自己想竞聘的岗位来确定。
依托校企合理布局促进了德国产业的发展。德国模式的特色是学校在向企业提供技术和人才方面实行了紧密合作,学校科技成果直接到企业转化,企业直接介入学校人才培养。这个模式在企业发展中的技术支持和人才供给方面是一种很理想的模式。但前提条件是德国高校的布局合理,与国家的产业布局相匹配。德国国土面积不大,3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广东省的面积。但高校密集,有313所大学和高等专科学校,在德国的国土上平均每1000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县)就布局了一所高校。德国高校分布很均匀,并不集中在中心城市,基本上平均分布在全国16个州,德国著名的73所大学,柏林和汉堡两个中心城市才各有3所。①《德国的高等教育》,搜狐网,2017年6月20日;《国内认可的德国的高校名单》,搜狐网,2019年7月1日。德国双元制应用技术大学一般都布局在产业集聚区周边,很多大学就是企业创办的,企业和学校可以非常便利地互动。而在中国这种高校数量有限且布局相对集中于大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的情况下,依托校企合理布局来实现“产教融合”就受到了很大限制。
(三)依托全球开放体系形成的深圳模式
从科技产业规模和人才供给来看深圳的成功之处。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发展起来的一座新兴城市,经过40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体量排位第三的城市,并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高科技产业城市。在中国科技产业的布局中,深圳已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最重要的基地之一,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圳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材料、石墨烯、生物与生命健康等领域部分核心技术水平跻身世界前列,形成了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包括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互联网产业、生物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在高科技产业的每个行业,包括细分行业,深圳都涌现了一批领军企业,有些还成为著名的世界级企业,如华为公司、腾讯、比亚迪、大疆、研祥等。2019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9000多亿元,产值25000多亿元。①深圳市统计局:《深圳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在5G领域,我国目前5G技术研发及创新应用的诸多“第一”,逾半数出自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千亿元人民币,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4%以上。深圳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继续居全国各大中城市第一,深圳高新区综合实力排名跃居全国第二。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700多家,总量超过1.7万家,仅次于北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从产业人才来看,截至2019年底,深圳拥有各类人才达到530多万人,其中技能人才340万人,研发和各类科技人才将近200万人。鹏城实验室成立短短一年多时间就集聚了22位院士、1600多名科研人员,承担了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初步建成“云脑”“云网”等四大科学装置。②《深圳全市人才队伍总量达510万》,深圳特区报,2019年1月7日;《深圳2019年已引进超20万人才》,深圳特区报,2019年10月23日。从这么大量的科技研发投入和科技人才的供给来看,深圳的科技产业发展是成功的,深圳市在推进科技产业发展方面有自己的独特路径。
依托全球开放体系形成的深圳模式。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这40年间,中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改革开放,从“世界工厂”到“中国制造”,并且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的。由于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这成就了中国早期基础制造业的迅猛发展,成为“世界工厂”。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科技产业崛起,中国企业逐步掌握世界先进技术,中国的高端制造业在国际上也占据了一席之地,“中国制造”局面正在形成。2011年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在这一年,中国的工业产值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工业大国,2012年,中国商品对外贸易总值也超越了美国,这标志着中国制造业走向全球,不断被世界人民广泛接受。据统计,世界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220种产品处于顶尖水平。
过去的世界从经济格局看,分为两级:“发达国家(先进技术拥有者,产品制造者)——发展中国家(资源和市场提供者)”。中国的崛起,从“世界工厂”到“中国制造”,一方面把发达国家的产品制造功能接替过来,发达国家主要拥有技术,基本上不再制造日常产品,中国成为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产品提供方;另一方面中国也掌握了一部分先进技术,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提供方。“一带一路”格局的形成,将世界经济格局变成“发达国家(先进技术拥有者)——中国(部分先进技术拥有者,产品制造者)——发展中国家(资源和市场提供者)”。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走上了全球配置资源的道路。
深圳科技企业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深圳企业抓住政策红利,走对外开放、全球配置资源的道路,取得了成功。深圳虽然缺乏高校,但国内外高校很多,深圳企业普遍走出深圳,在国内外各地布局研究机构,与所在地高校合作,拓展前沿先进技术,并引进大批量科技人才。深圳科技企业产学研关系不局限于一城一地,而是在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组建产学研合作关系。
这个历史时期人类通讯、交通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之间、地区之间的交往空前便利化。同时,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导致科学研究尤其是应用型科技项目研究走出大学的殿堂,深入企业,得到迅速的发展,为深圳科技企业崛起提供了有利的背景条件,使深圳在缺乏本地高校的条件下崛起了一座世界闻名的高科技城市,形成了深圳科技产业独特的发展道路。
三、实行“三三制”,破解企业技术创新来源难题
深圳市本身技术力量不强,但深圳企业善于“借东风”,抓住中国对外开放的政策红利,全球拓展资源。企业所需要的技术是一个复合结构,深圳科技企业把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分为三段——前沿技术、核心技术和尾端技术。针对这三个不同阶段的技术,深圳科技企业凝聚了三大类科技资源——国内外合作高校的科研力量、企业自身的研发团队和外围合作企业的研发力量。深圳科技企业解决技术来源的路径是:前沿技术通过与国内外高校合作解决;应用性核心技术主要通过打造企业自身技术研发力量解决;外围技术通过与社会专业技术研发机构合作解决。通过实行这个“三三制”,深圳科技企业成功破解了企业技术创新来源难题。
(一)与国内外高校合作拓展前沿技术
一是建立国际化的全球同步研发体系。与国内外高校合作拓展前沿技术,华为公司的做法最有代表性。华为公司奉行“打开人才边界,人才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原则,哪里有优秀人才,华为公司就在哪里设置研发中心,以此争夺全球各地的优秀人才参与技术研发。
华为公司在德国、瑞典斯德哥尔摩、美国达拉斯及硅谷、印度班加罗尔、俄罗斯莫斯科、日本、加拿大、土耳其以及国内的深圳、上海、北京、南京、西安、成都、杭州、重庆、武汉等地设立了20多个研究所或研发中心,36个联合创新中心。这些研究所或研究发中心或创新中心采用了国际化的全球同步研发体系,聚集了全球的技术、经验和人才,进行高科技产品研究开发,使华为公司研发的产品一上市,技术上就与全球同步。
华为公司在国内各中心城市设立的研发中心的研究方向各有侧重。华为公司苏州研究所,主要研究经营企业网;华为公司杭州研究所,主要经营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通信设备;华为公司上海无线研究所是新产品研发中心(包括FDD、基站平台、中射频等部门),无线控制器部分、无线技服务、终端、海思部分、预研;华为公司南京研究所,以电软核技术为主,还包括交换机路由器;华为公司西安无线研究所,主要是维护开发(补丁版本)、售后支持等;华为公司成都研究所主要是无线、光网络、存储,是华为公司存储产品开发的大本营;华为公司武汉研究所,主要是光通讯与家庭终端研发,并向产品维护与优化、安全储存方面拓展业务。华为公司在国外设立研发中心的研究方向也各有侧重。1999年,华为公司在印度班加罗尔设立研发中心,这个研发中心2001年获得CMM4级认证,2003年获得CMM5级认证。2000年,华为公司在美国硅谷和达拉斯以及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设立研发中心,重点跟进信息技术的前沿动态。2008年华为公司设立加拿大研究所,是5G核心竞争力研究中心。2015年华为公司在俄罗斯设立数学研究所。俄罗斯是世界上诞生数学家最多的地方之一,为此华为公司在这里设立的研发中心以算法为主要研究方向。由于对算法的重视及投入,让华为公司在这个领域取得了领先。在此之前,不同的网络制式,算法是不一样的,而华为公司俄罗斯研究所的一名数学天才,打通了不同网络制式之间的算法,在3G和2G算法层面带来了革命性突破,不但更加绿色环保,而且帮助运营商节省30%以上的成本。2017年,华为公司在日本设立尖端技术研究开发基地,使用日本的人力资本,观摩日本最尖端的通讯技术,从事更为高端的研发,与日本企业合作开发物联网和5G无线技术。华为公司利用日本研发中心来与索尼合作共同开发虚拟现实技术,扩大了与日本认证机构的合作,与东芝公司、安川电机等在工业技术领域进行了合作。2018年在法国设立第二个数学研究中心,下设设计、数字图像处理、数学和家庭终端等四个研究中心。华为公司法国数学研究中心拥有研究人员80多人,全部为博士及以上学历。数学研究正在为ICT产业带来全新突破,法国曾诞生了许多世界一流的数学家,拥有高素质的数学家资源。未来,华为公司法国数学研究中心将进行数学算法深入研究,提出新架构与算法,同时把新的数学工具、模型带入ICT环境,形成新理论体系。①《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百度百科,2020年5月14日;《华为公司国际化拓展中的战略能力和组织能力构建探索》,豆丁网,2011年8月22日;《华为组织结构30年演变历程》,《中外管理杂志》2018年4月17日。
华为公司与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合作方式有两种:(1)前沿理论研究,资助有学科前沿研究领域的教授开展基础研究,通过对研究成果的共享,把握最新学科前沿的资讯,确定华为公司研发的方向;(2)前沿应用性课题研究,提出前沿应用性的具体课题,委托高校师生团队来研究,成果专利双方共享,授权华为公司使用。
二是与国内外高校科研资源互补、共同研究、共享收益。深圳企业与国内外高校合作并不都是单纯出钱委托模式,很多合作是资源互补、成果共享模式。
中广核集团的核电科技研发平台是中广核研究院。中广核研究院的战略定位是引领集团科技创新发展,为集团核电主业以及新能源板块提供技术支持;充分发挥继运营、工程之后,驱动集团战略发展的第三极作用,着眼高端核能和新能源技术的研发突破,引领集团技术进步,为集团未来战略发展做好技术支撑和储备。2006年中广核研究院启动的“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项目”,由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广东省、深圳市及中广核集团共同支持设立,利用中广核集团拥有的大亚湾核电站反应堆发电时自然产生的中微子进行实验,所获重大原创研究成果,为粒子物理和宇宙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包括四所港台大学在内,我国共有13所高校和研究所的科学家参加实验;美国、俄罗斯、捷克等国的科学家也参与其中,项目总经费2.4亿元。2012年11月,中广核集团与清华大学合作的“中广核——清华核材料及服役安全联合实验室”成立。这个实验室利用清华大学材料系在核材料设计、制备工艺等方面的技术基础和人才优势,结合中广核集团的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在核电建设领域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与能力,共同合作开展了核电材料制备,构件设计与制造,关键零件、核电安全性提升等核材料及服役性能研究,中广核集团与清华大学还通过核电装备协同创新平台推动研发成果转化与推广。“核材料及服役安全联合实验室”充分借助高校的人才和技术优势资源,为打造核电装备“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迈出关键一步。
华大基因集团与国内外高校科研合作方式是资源互补、共同研究、共享收益。华大基因集团在国内外设立了15个研究所、18个工程技术中心,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广泛开展合作研究。2012年8月1日,华大基因与英国伯明翰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在伯明翰大学校园内建立一个世界顶级的科研与教育中心。该中心依托华大基因集团在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领域内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广泛开展环境与人类健康等方面的研究,以推动生命科学发展,造福社会。在这次合作中,伯明翰大学投入200万英镑科研经费到环境基因组和代谢组学的研究中,旨在将基因和代谢功能联系起来以更好地应对人口与自然环境变化之间的斗争。
在合作初期,双方各部署一批测序仪,并配备一定的人力资源,以推动部分环境或人类健康项目的启动及开展。此外,双方还制定一系列的计划,逐步扩展研究项目。伯明翰大学认为:“这次与华大基因的合作将给伯明翰大学在生命科学及分子医学等领域的研究带来巨大变化。”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与西南大学自2003年开始,在家蚕基因组研究领域开展合作,研究成果“40个基因组的重测序揭示了蚕的驯化事件及驯化相关基因”于2008年在国际著名学术杂志《SCIENCE》(《科学》)上发表,此次研究共获得了40多个中国野桑蚕喝家蚕突变品系的全基因组序列,覆盖了99.8%的基因组区域,共获得632.5亿对碱基序列(63.25Gb);此次研究绘制完成了世界上首张基因组水平上的蚕类单碱基遗传变异图谱,从全基因组水平上揭示了家蚕的起源进化,是世界上首次报道的昆虫基因组变异图,并发现了驯化对家蚕生物学影响的基因组印记。双方投入的资源是: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拥有世界前三、亚洲第一的新一代基因组测序平台,自主搭建的超算中心及自主开发的生物信息软件,具有超大规模计算能力和庞大数据处理能力;西南大学蚕学与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积累了宝贵的桑蚕种质资源,经过16年的历史积淀。
(二)应用性核心技术通过打造企业自身技术研发力量来解决
应用性核心技术是深圳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应用性核心技术是产业化阶段的技术,是生产产品进入市场的技术环节,关系到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深圳企业研发应用性核心技术普遍通过建立企业自身的研发团队来进行,华为公司的研发人员有8万多人,比亚迪目前有1万多名科研人员。深圳企业普遍建立自身研发团队这个模式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深圳科技企业面对的是国内外激烈的科技市场竞争,而且在深圳这个环境中,深圳企业营商成本普遍很高,企业的产品必须不断增加创新点、提高技术含量,这样其产品才能卖出好价钱,企业才能在市场生存,所以深圳每个企业都希望拥有核心技术,并且有很强的保密性。作为全球新能源领域领军企业,深圳比亚迪公司致力于为城市提供绿色、高效和便捷的公共交通解决方案,经过潜心研发,最先推出新能源汽车,占领市场制高点,在新能源汽车和能源存储方面保持业内佼佼者地位。由于掌握车载电池的核心技术,比亚迪被称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领跑者。由于掌握电池电机电控核心技术,比亚迪公司成为国内外能源解决方案的重要提供商。比亚迪公司在国内成功中标了中广核集团的高容量电池储存项目、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的兆瓦级别众多电站项目;在海外,比亚迪公司已经完成了遍布世界五大洲的超过100MWH的储能电站的项目安装。现在,比亚迪公司又掌握了轨道车辆驱动、电机、底盘、通信系统等全产业链的核心技术,打造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轨、云巴中小运量轨道交通产品。以立体化交通模式解决城市拥堵和污染的问题,促进城市交通“毛细血管”微循环,对城市形象的提升和对经济转型的带动可产生示范效应,对于我国城市高端装备产业制造水平的提升、构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完善城市功能布局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技术高速革新的今天,市场变化迅速,每天都有技术变革的新要求,企业不但要不停地投入,并要按照客户要求,每项研究必须短时间内拿出成果。很多公司研发人员通宵达旦工作,腾讯公司所在的深圳科技园周边区域是著名的通宵工作区,如果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团队,难以适应技术变革的要求。为激励研发人才争分夺秒、提高效率,华为公司在研发人才激励方面采取“获取分享制”,按照这个制度,任何研发部门与个人的物质回报都来自于其创造的价值和业绩。具体是:作战部门根据经营结果获取利益,后台支撑部门通过为作战部门提供服务分享利益。“获取分享制”其高级表现形式为员工持股计划,华为公司通过让员工持有股票,使员工享有剩余索取权的利益分享机制,并拥有经营决策权的参与机制。为了鼓励研发人员沉下心在技术的道路上做专做精,华为公司的研发人才晋升通道分为两条道:技术通道和管理通道,这样很多技术专家的地位也并不比管理职位差。
在技术创新日新月异的今天,企业自身掌握研发力量,有利于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深圳形成了著名的“四个90%”现象:90%的研发机构、90%以上的研发投入、90%以上的研发人员,90%的发明专利出自企业,所以,深圳诞生了华为、华大基因、腾讯、比亚迪等世界级大企业。在高校众多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高校研究力量可以更多介入企业的核心技术研发,企业自身研发力量没有深圳企业这么强。北京早年有名的一些科技企业,包括中关村的一些企业,虽然与北京的高校结合紧密,但核心技术没有掌握在企业自己手里,后来发展速度就慢了。
(三)外围尾端技术通过与社会专业技术研发机构合作来解决
深圳的科技企业也不可能所有技术问题都由企业自身解决,深圳科技企业技术研发体系分“内循环”和“外循环”两套体系。“内循环”体系是企业内部承担的研发环节,包括核心技术环节和重要外围技术环节,华为公司也有200多人组成的设计部门,承担部分外围技术项目,主要是关键性设计项目,这些项目具有保密要求,运用公司多年沉淀的数据基础。一般外围技术属于“外循环”体系,“外循环”体系领域是日常产品设计,通常委托社会上专业设计公司解决,特别是产品外观设计方面。所以深圳市集聚了大批工业设计企业,成为设计之都。根据深圳设计联合会统计,深圳工业设计企业有1700家。华为公司每年有大量的设计外包项目,委托外部设计公司进行设计,位于南山区设计产业园内的深圳浪尖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每年承接很多华为公司的设计业务。浪尖设计集团有1200名员工,其中设计技术人员900人,41个分支机构分布在全国14个城市,总部在深圳,有300名员工,总部有一个研究所,重庆设有两个研究所。浪尖设计集团每年承接的设计项目1000多个,同时为3000多家科技企业提供服务,累计服务科技企业达到1万家,2017年产值3亿元。虽然委托专业设计公司单项设计成本相对较高,但华为公司内部设计师知识更新慢,接触面不宽,专业设计公司对市场有全面了解,能快速找到相匹配的供应商,提供供应商资源。例如,华为公司从浪尖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这里不但找到了新的设计思想,还找到了供应商。
四、抓住40年人口红利期,引进500万科技人才
40年来,深圳产业迅速发展,高校发展相对滞后,本地高校不但不能满足企业技术来源需求,也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如同深圳企业解决技术来源的方式一样,深圳企业把目光锁定在更广阔的空间里,从国内外大规模引进了科技人才。这个做法建立在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基础上,即深圳企业抓住了中国难得的人口红利期。
(一)深圳引进人才的社会背景条件之一:抓住中国人口红利期
由于科技企业用人需求与本地高校人才供应差距较大,40年来,深圳企业抓住了中国人口红利期,大规模引进了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根据市人力资源局资料,截止到2019年3月底,深圳累计引进各类人才总量超过530万人,其中技能人才340万人,研发和各类科技人才200多万人。深圳建特区以来平均每年引进人才12万人。全市认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近1.3万人。①《深圳全市人才队伍总量达510万》,深圳特区报,2019年1月7日;《深圳2019年已引进超20万人才》,深圳特区报,2019年10月23日。
深圳企业引进人才方式,一是合作培养,二是招聘。中广核与华北电力大学从2005年开始就合作开展“订单+联合”核电专业人才联合培养,华北电力大学为中广核输送了大量优秀毕业生,为中广核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这些优秀毕业生在中广核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模式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评价,也探索出一种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国家急需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华为公司每年招聘工程师级人才超过1万人。工程师人才主要到“985”和“211”高校招聘,由于人才招聘竞争激烈,华为公司与“985”和“211”高校开展了很多合作办学项目。华为公司与上海交大合作成立的“ICT创新人才中心”,为华为公司培养顶尖的ICT创新型人才,推广华为公司ICT技术与产品知识,鼓励学生参加华为公司职业认证,为社会及华为公司产业链培养ICT人才。由于培养了大批在校的ICT人才,并通过华为公司人才双选会等活动将人才推送给华为公司产业链上的企业,解决了华为公司人力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上海交大与华为公司共建创新人才培养中心的模式,将华为公司、院校和华为公司产业链上的多家企业有机联接在一起,极大地促进了ICT人才的健康发展。
深圳科技人才在过去要靠引进解决,有两个社会背景:一是赶上了人口出生高峰的历史时期;二是抓住了高校扩招带来的人才增长的机遇。这两个条件,造就了中国难得的人口红利期。
图1 中国出生人口统计图
中国的人口出生数量,在抗日战争结束时的1946年, 才1000万 人, 从1946—1953年, 中国的年人口出生数量逐步上升到1600多万人。1954—1957年,年人口出生数量开始大幅上升,达到2000万人左右。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人口出生锐减。1962年开始,人口出生量又大幅上升,到1971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前,每年人口出生达到2500—3000万人。1971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之后,加上1980年又在城市推行一胎政策,人口出生下降。但由于以前出生的人口逐步进入育龄期,从1972—1997年,中国年人口出生量仍然在2000万人左右。从1962—1997年这35年,中国增加了约8亿新生人口,这8亿人,正是1978年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的就业人口,也是深圳就业人口的来源。图1中数据的变化需要与当时的历史时期结合来看。1946年,抗战结束。1954年,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相对稳定,人口出生率上升,婴儿潮开始。1960年,三年自然灾害开始。1962年,天灾结束,生育反弹。1971年,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1980年,中国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1981年,50后、60后进入生育期。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随后深圳与珠海、汕头、厦门一起被列为我国首批经济特区。深圳发展的40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中国社会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40年,也是我国城乡人口结构发生大规模单向流动的40年。
图2 1978-2018年中国人口总量与城乡人口变化情况
从1978—2018年40年间,中国人口总量增加了约45%,增加人口约4.3亿人。城镇人口数量增加了约482%,增加人口约6.6亿人。乡村人口数量减少约28.6%,减少人口约2.3亿人。城镇人口比重由1978年的17.92%上升至2018年的59.58%,乡村人口比重由1978年的82.08%下降至2018年的40.42%。①《1949—2018年中国年末总人口》,百度文库,2019年6月14日;《国家统计局:新中国成立70年来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中国金融新闻网,2019年8月23日。
(二)深圳引进人才的社会背景条件之二:抓住了高校扩招带来的人才增长机遇
流向深圳的人口不仅仅是一般就业人口,更重要的是高端人才。深圳科技企业崛起的40年正是中国高校从恢复高考到扩招的40年,尤其高校扩招为中国多储备数千万人才。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报考人数570万人,招生人数27万人,录取率仅5%。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高考中断10年,积压大量适龄学子。1977—1981年,高考报名人数从井喷状态至逐步回落,自1982年开始,报名人数恢复正常。到2017年,全国高考报考人数940万人,招生人数700万人,录取率74.46%。2017年全国人口总数是1977年的1.46倍,但高考报名人数是1.65倍,录取人数是25.93倍,录取率是14.9倍。
图3 1977-2017年全国高考录取人数与录取率情况
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肆虐之际,曾被称为“高校扩招之父”的经济学家汤敏向中央政府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启动中国经济有效途径——扩大招生量一倍》的个人建议书,建议中央扩大招生数量。世界银行的数据,18岁到22岁“适龄青年入学率”,1998年中国是2.4%,加上成人高考,总共是4%。相比而言,韩国是51%,中国台湾是39%,中国香港是20%,都是中国大陆的若干倍。而当时GDP不到中国一半的印度是8%,印尼是10%,泰国是17%。按照世界银行的数据,1998年中国大陆一个高校教师教七个学生,而当时韩国的师生比是1 : 33,台湾地区是1 : 21,发达国家是1 : 15至1 : 20。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师资完全可以支持高校扩招。这份建议被采纳之后,中央很快制定了扩招计划,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为目标。1998年12月24日,教育部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00年,中国要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1%左右。1999年以来,中国高校每年招收700万大学生,是大扩招前的近七倍。如果没有大扩招,可能会少培养几千万大学生。从2000年以来,深圳人口每年以50万人的速度递增,主要是高端人口。深圳高科技产业过去40年快速增长,中国高校从恢复高考到扩招的发展变化起了很大的支持作用。
图4 2008年世界各国适龄青年入学率
五、深圳科技企业崛起的路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深圳科技企业崛起,说明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科技企业的发展可以突破地理空间限制,在广阔的区域去利用国内外高校的各种科研资源。当今时代,教育资源布局合理对一个国家固然十分必要,从一个国家来说,在科技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下,需要大力完善教育资源布局,促进高等教育对区域创新中心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促进教育和产业联动发展。但教育资源布局对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一定成为重要制约因素。一个城市的企业可以走出去,在国内外布局研究机构,与所在地高校合作,拓展前沿先进技术,通过对研究成果的共享,把握最新学科前沿的发展成果,提出前沿应用性的具体课题。深圳很多企业都采用了国际化的全球同步研发体系,将全球的技术、人才、经验与产品进行深度融合,使企业推出的产品与国际技术、市场的最前沿同步。此外,深圳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的合作也不仅限于出钱委托模式,更多的向资源互补、成果共享模式拓展。深圳的中小企业无法匹敌大企业全球布局的实力,但非常重视与高校的合作,采取与外地高校共建研发机构的方式,使得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利益共享、联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