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财经类专业就业与对口升学“双轨”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0-06-18侯健英
【摘 要】本文以中职财经类专业教学为例,分析“双轨”教学的优势,提炼并归纳“双轨”教学的原则,论述就业与对口升学“双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策略:推进“三创”改革,重视“四型”人才培养,贯彻落实生本理念。
【关键词】财经专业 中职学校 “双轨”教学 就业及升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6-0053-03
“双轨”即就业与对口升学并行。从全局的视角来看,“双轨”教学既符合公平教育所提出的要求,又与经济建设方向高度契合。笔者根据现有研究及自身经验,将“双轨”教学优势概括如下:一方面,“双轨”教学能够赋予中职学校更加强劲的竞争力,确保中职学生和普高学生拥有完全平等的升學机会与权利,为中职学校认可度的提升奠基;另一方面,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很长时间内中职学校将重心放在提高就业实力上,忽略了强化学生能力与提升学历的重要性,不利于中职学校持续性发展。而“双轨”教学能够确保学生就业率与升学率得到稳步提升。
首先,从整体教学实践来看,“双轨”并进的中职财经类专业课程体系更符合当前的公平性教育原则,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对中职教育的满意程度。推行“双轨”并进的中职财经类专业教学模式,可以提高中职教育的覆盖范围,使更多的人通过中职教育来获得就读大学的机会,加强教育的公平性。尤其对贫困地区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而言,改革后的课程体系导向性、针对性更强。
其次,“双轨”并进的教学模式更符合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能够满足现代化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在传统的教学中,普遍认为中职学校的学生研究能力不足、文化基础薄弱,很多企业对中职学生的招聘带有一定的歧视性,超过 80% 的中职学生到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性行业从事比较简单的劳动。在这样的情况下,推行“双轨”教学,可以显著提升中职学校学生的实践能力,推动中职学校学生理论水平的提升,使其不再简单地为企业提供劳动力,而是向外输出自己的智力和经验。
最后,“双轨”并进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增加中职学校的吸引力,拓宽中职学校学生的来源,通过普职合理分流为中职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目标。在过去十年中,招生难已经成为困扰中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进就业与对口升学“双轨”并进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有利于渴望升学的普通中学毕业生实现自己的人生发展目标。
一、中职学校“双轨”教学原则分析
(一)双导向原则
由国家相关统计数据可知,我国选择就读中职学校的初中生数量约为总升学人数的五成,虽然对初中毕业生群体而言,中职学校已经贡献了大约八成的升学率,但由中职学校考入高校继续深造的学生仅占高校录取总人数的一成。由此可见,强调就业导向所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学生升学受限,近九成的中职学生受自身因素或国家政策制约而无法前往高校接受相应的教育。在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的当下,政府提出“中职学校应做到‘双轨教学”,将就业与升学放在同样的高度上,中职学生既可以选择就业,也可以选择通过考试的方式前往高校继续深造。
(二)重视教学准备
中职学生往往对教师有一定的依赖心理,由此可见,要想实施“双轨”教学,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双轨”教学最应当引起重视的环节为课程准备,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情况,确保有升学需求的学生能够获得对口指导,还要结合学生的能力及水平,根据教学大纲内容调整教学安排及重点,通过专项指导的方式为学生发展助力。另外,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集体备课、相互交流、完善考纲,为学生选择复习资料提供便利。
(三)强调职业教育
中职学校应以就业为核心导向,以就业与对口升学“双轨”教学为指导,确保职业教育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一方面,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优化管理方式,利用高考政策为日常教育教学提供指导,确保学生专业能力和学习能力均可得到强化;另一方面,中职学校应发挥沟通桥梁的作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教师转变职业认知,由早期的“教书匠”转变为“学者”,成长为“双师型”教师,为校企合作等教学模式的推广及落实提供师资支持。
二、中职财经专业“双轨”教学策略
(一)推进“三创”改革
“三创”改革,即创新课程标准、创新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三创”改革确保教育质量得到显著优化,真正做到基于全新方法培养全新人才。
首先,创新课程标准。中职学校要结合学生情况,创新性地引入“3+技能证书”制度,为具有升学需求的学生提供升学机会和途径,使“双轨”教学成为现实。
其次,创新课程体系。一是教师要研究近年考试真题,明确教学范围与侧重点,保证中职学生能够接受系统且有效的基础知识教学。二是中职学校教材改革要突出新颖性及适用性。中职教材往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进行一次修订,这也是现有教材无法适应教学需求的原因。三是要采用科学的评价机制,提升学科品位及教学质量,促使学生端正对文化课程学习的态度,为升学率的提升做铺垫。
最后,创新教学模式。采用在职学习、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前往合作企业内部实训,提升“双轨”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性。中职学校要基于校企合作,通过顶岗实习的方式,对教学模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升级转型,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学生就业及升学提供指导。具体而言,教师要根据学生期望,将学生划分为就业需求与升学需求两大阵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保证学生能够前往心仪企业及岗位就职或心仪大学及专业深造,使个人价值得到实现。
(二)重视“四型”人才培养
这里提到的“四型”人才,主要是指综合素质人才、升学能力人才、技能就业人才和技术能力人才。要想达成“四型”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优化生源、创新理念、完善模式与深化合作,实施“双轨”人才培养模,具体如图1所示。
首先,“双轨”教学可以在优化生源的基础上,为普职科学分流奠定基础。长久以来社会对中职学生的认同感通常较普高学生更低,导致认同感低的原因主要是中职学校生源不足且质量参差不齐。在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的当下,如果中职学校选择沿用就业导向政策,优秀学生对前往中职学校就读持抵触情绪的问题仍将无法得到解决,也就是说,中职学校的生源仍是以学困生为主,长此以往将会形成恶性循环。而“双轨”教学的推行,不仅使中职学生做到就业有路,还使升学有门的设想成为现实,从而吸引大量优秀学生将中职学校作为自己继续学业的首選平台,进而在破解原有招生困局的基础上,通过优化生源的方式为普职分流提供科学引导。
其次,中职教师要认真分析国家针对职业教育所出台的一系列文件,定期前往相关企业及财务岗位进行调研,充分了解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创新教学理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确保日常教学与行业发展步调一致,真正做到既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又提高学生专业技能,通过双管齐下的方式达到学对、学好并且学准技能的目的。
最后,校企合作是实现“双轨”教学的必经之路。中职学校要根据财经专业特点和岗位需求,选择规模大、信誉良好的企业达成长期合作关系,同时创设校内实训基地,为每位学生提供就业帮助与指导。例如,通过整合校友资源及其他教学资源的方式,为校企合作提供资金支持;组织教师围绕财经专业及“双轨”教学展开讨论,明确现有优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促成双向合作助力。
(三)贯彻落实生本理念
无论是管理者还是中职教师,开展日常工作的落脚点都是以生为本,将实现学生终身发展目标作为己任,通过导入应用型教育及职业型教育,最大限度地将财经专业技能教育和对口升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双轨”教学优势。
财经专业课程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和较大的教学难度,基于传统模式开展教学,通常以教师为主导,即便学生能够熟练记忆相关知识,但是有限的社会经验使其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开展工作,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性必然会被打消,这与“双轨”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要想使上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关键是做到以生为本。首先,设置相关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无效学习向有效学习转变。其次,任意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有据可循,只要准确把握其基本规律,便可及时扭转局面,达到就业与升学教学同步开展。对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模式,基于所掌握的资料调整教学方案,将课堂交给学生,为学生潜能及本能的释放奠定基础。最后,具有诊断、反思、激励和导向等多种功能的课后评价极易被教师所忽视,这也是中职学校教学质量始终难以达到理想高度的原因之一。因此,教师要将评价环节融入课堂,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方式,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为学生日后就业与升学提供有力支持。
总之,对中职学校而言,“双轨”教学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研究的重点。要想充分发挥“双轨”教学优势,教师要结合专业特点分析中职学校现存问题并探求对策,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与升学需求,为中职教育的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殷为林.关于中职学生“被动学”向“需求学”转变的思考[J].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20(7).
[2]陈必山.对口高考模式下的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以安徽省定远化工学校为例[J].职业,2020(1).
[3]余旭力,覃元理,陈良.重庆市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中高职对口一体化培养模式缕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9(14).
[4]李婷.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思路对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29).
[5]严丹良.会计学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研究[J].广西教育,2016(8).
注:本文系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就业与对口升学‘双轨并进的中职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编号:GXZZJG2020B010)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侯健英,女,汉族,广西桂林人,大学本科学历,高级讲师,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会计与物流专业教育教学。
(责编 罗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