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东县林下猴头菇还原野生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2020-06-18朱富华徐实林

四川农业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铁线菌袋猴头菇

朱富华,徐实林

(四川省会东县农业农村局,四川 会东 615200)

1 技术研究背景

猴头菇又叫猴头菌,只因外形酷似猴头而得名,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菜肴,肉嫩、味香、鲜美可口,是四大名菜(猴头、熊掌、燕窝和鱼翅)之一,有“山珍猴头、海味鱼翅”之称。这种齿菌科的菌类,菌伞表面长有毛茸状肉刺,长约1~3cm,它的子实体圆而厚,新鲜时白色,干后由浅黄至浅褐色,基部狭窄或略有短柄,上部膨大,直径3.5~10cm,远远望去似金丝猴头,故称“猴头菇”,又像刺猬,故又有“刺猬菌”之称。猴头菌是鲜美无比的山珍,菌肉鲜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荤”之称。由于猴头菇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现在种植猴头菇的商家越来越多,但是若专门为种植猴头菇搭建种植大棚,不仅成本非常高昂,而且不利于猴头菇的生长。

会东县宝园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从铅锌镇林业站承包国有荒山442.53hm2,承包期为50年,有丰富的林业资源。每年,林业部门要求进行清林,林中的杂木和林下灌木是猴头菇基料的很好原料。

2 技术方案

通过选择松树林和大棚果树环境条件下, 林下猴头菇还原野生栽培技术应用比较,证明林下猴头菇还原野生栽培的可行性。

2.1 技术手段

利用清林出来的杂木棵粉碎料78%,加入麦麸15%、玉米粉2%~3%、豆粕1.5%、白糖1%和石膏1%等粉碎料,制作成菌袋,通过灭菌、冷却、接种、培养、挂袋等步骤,在林下生产优质猴头菇。

2.2 工艺路线

清理山林→收集杂木灌木→粉碎加工→培养基配制→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培养→挂袋→培育→猴头菇成品。

2.3 松树林下,猴头菇还原野生栽培操作步骤

每年4~9月,通过喷水保湿,林地温度维持在16~20℃,空气湿度控制在85%~90%之间,是林下猴头菇还原野生栽培的最佳时间,其余月份为猴头菇菌袋准备时间。

选取优质菌袋,将选出的部分菌袋采用中心孔接菌法接菌,部分菌袋采用一端接菌、两头接菌或侧位接菌,备用。将中心孔接菌的菌袋使用铁线串连成菌袋串备用,见图1。

在菌袋串的顶端加盖一个防水挡板,挡板的宽度大于菌袋的宽度。选取粗壮树木,并对树枝的分叉处进行修剪。分别把铁线的两端固定在不同树枝上。在相邻的2个树枝之间固定连接横杆,将接菌后的菌袋挂在横杆上,见图2。把采用一端接菌、两头接菌或侧位接菌的菌袋采用3股绳挂袋法挂在树枝上。如下结构左视图。在横杆与菌袋的上方覆盖树叶等盖遮盖物。

2.4 大棚中,猴头菇还原野生栽培操作步骤

在地面上搭建温室大棚,然后将盛满水的鱼缸放置在温室大棚的中心处,在鱼缸内放入鱼和水藻。在鱼缸两侧的地面上种植桃树。在桃树的种植缝隙中固定安装支撑架。选取优质菌袋,对选出的菌袋进行接菌。将接菌好的菌袋等距离挂在支撑架上。

2.5 松树林下,猴头菇还原野生栽培技术优点

能够有效的利用树枝间的间隙,节省了搭建种植大棚的成本,使得猴头菇的种植成本更低,管理起来更加简单,猴头菇的生长状态更加接近野生环境,更加有利于猴头菇和树木的生长。

2.6 大棚中,猴头菇还原野生栽培优点

林下猴头菇还原野生栽培技术,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猴头菇和鱼的生长,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树木和藻类生长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时刻保持氧气浓度,水是稳定温度的恒温器,并且为树木和猴头菇的生长提供湿度,使得猴头菇的种植更加高效,更加合理的利用空间。但大棚成本较高,猴头菇生长,受温度影响较大。

3 技术要点

3.1 铁线型号

铁线优选的型号为10号,具有刚性,可以作为穿绳的针来串菌袋。

3.2 防水挡板

防水挡板优选的宽度大于菌袋宽度60cm以上,且防水挡板的轴线与菌袋的轴线位于同一竖直面。

3.3 横杆长度

横杆优选的长度大于2.5m,横杆可以直接搭在树枝上,也可以通过支架支撑,相邻的横杆之间的间距为30~40cm,每4~6根横杆为一组。

3.4 遮盖物

遮盖物优选塑料膜或者其他可以防止雨水的遮盖物,而且在所有的横杆搭好后,一次性覆盖上遮盖物。

4 取得的效果

4.1 节约成本

通过将接菌后的菌袋挂在林间,更加接近于猴头菇野生状态,既减少了搭建大棚的成本,又更加有利于猴头菇的自然生长,并且方便管理。

4.2 互利共生

通过将接菌后的菌袋挂在林间,一方面能够增加猴头菇生长时周围的氧气浓度;另一方面也能为树木的生长提供二氧化碳,促进树木的光合作用,使得猴头菇与树木的生长互利共生。

4.3 经济效益

合作社生产的猴头菇,市场价格很好。单价22~32元/kg,农民可增收3000元/667m2。

4.4 社会效益

通过技术运用,合作社将菌袋接种好后,同当地贫困户签订合同,交由贫困户管理,按1户2人测算,管理菌袋4~10万袋,每户贫困户每年可收入6~10万元,预计可带动6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

猜你喜欢

铁线菌袋猴头菇
铁线篆书写之我见
常见中草药铁线草研究现状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宜阳县开展科技服务
牡丹江地区地栽黑木耳废弃菌袋回收利用现状及对策
浅谈汽车搭铁线路检测方法
美味不过猴头菇
春栽香菇菌袋安全越夏需把“五关”
固定菌袋插杆
猴年吃点猴头菇
猴头菇的古今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