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凯特芒果果实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2020-06-18潘宏兵李贵利李桂珍

四川农业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凯特果肉生育期

潘宏兵,杜 邦,罗 玲,钟 奇,李贵利*,李桂珍

(1.四川省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四川 攀枝花 617061;2.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

凯特芒果是美国实生选育的红芒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和晚熟等特性。国内主要集中种植在川滇晚熟芒果产区,单品种植面积近4万hm2,种植海拔1800m以下,成熟上市期8~11月,近年采收价格稳定在4~8元/kg。晚熟芒果产业已在区域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了当地政府部门重点引导支持发展的农业产业之一。

对不同果树品种新梢、果实等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研究掌握,便于合理种植管理,实现果实品质和产量提升[1]。Chattopadhyaya等[2]研究发现芒果果实、种子生长均呈单“S”型曲线,并开展了果实(含种子)生长和发育不同时期的生理和生化变化。国内在芒果产期调控、养分调节、病虫害防治、采后处理等方面开展研究报道较多,而对果实生长发育的研究开展较少。王晓峰等[3]研究海南本地芒果果实及种子的发育和成熟特性,发现果实大小在花后90d基本不变,110d种子基本成熟,阐明了芒果种子发育与萌发之间没有成熟干燥过程。李安妮等[4]报道认为座果后60d、90d分别是“紫花芒”果实生长发育过程的生理转折期。张承林等[5]分析了“紫花芒”果实钙吸收与果实发育关系,发现果实90%的钙吸收发生在座果后35~50d,认为果实生长是钙吸收的首要调控因子。也有研究报道了“台农1号”生育期叶片及果实矿质元素变化规律[6]。现有研究多集中在小果形芒果品种上,未见大果形芒果果实生长发育相关研究报道。因此,以大果形晚熟品种凯特芒果品种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果实生长发育规律,旨在为晚熟芒果平衡施肥、品控栽培、控时成熟、果肉糖心、果肉穿根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选在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乡混撒拉村新村组芒果基地(26°25'58''N,101°49'28''E),海拔1351.8m,土壤为黄壤土。

1.2 试验材料

试验树为晚熟凯特芒,树龄22年,试验树30株,树形、树势相近,果园种植管理水平较高。

1.3 试验方法

以试验地芒果树花序花朵开放量≥25%记为盛花期,并记果实生育期为0d。从果实生育期0d开始,每间隔15d随机取样15个果实,测定果长、果宽、果重、果含水量;从果实生育期15d开始,每间隔15d随机取样15个果实,测定种子长、种子宽、种子重、种子含水量;从果实生育期75d开始,每间隔15d随机取样10个正常种子,随即浅埋于基质苗床保湿催芽,10d后统计萌发率,胚根长度≥3mm的种子记为萌发;从果实生育期120d开始,每间隔15d随机取样20个果,同一果实生育期先取10个果随即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抗坏血酸(Vc)、类胡萝卜素,另外10个果放置后熟后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采用pH计测定pH值,数显糖度计测定可溶性固形物,蒽酮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糖、氢氧化钠滴定法测定可滴定酸,2,6-二氯靛酚法测定抗坏血酸,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类胡萝卜素。

2 结果与分析

2.1 果实生长过程变化

2.1.1 种子的长、宽生长变化 由图1可知,凯特芒果种子肾形,种子的长、宽生长趋势均为“慢—快—慢”。果实生育期前45d种子的长、宽生长慢,45~90d种子的长、宽生长迅速加快,90d以后种子的长、宽生长缓慢,210d种子的长、宽最大,为8.03cm和4.82cm。

2.1.2 种子的重生长及含水量变化 从图2可以看出,凯特芒果种子重生长趋势为“慢—快—慢—快”。0~75d为第1个慢增长期,75d以前种子重≤3.83g;75~105d为第1个快增长期,种子重可达21.21g;105~165d为第2个慢增长期,整体增长速度较高于第1个慢增长期,其中105~120d为种子干物质积累关键时期;165d以后为第2个快增长期,增长速度较慢于第1个快增长期,210d的种子重达到47.28g。

凯特芒果种子含水量变化低再先降升,果实生育期15d的种子含水量最高,为86.09%,种子发育前期,内种皮包裹液态组织细胞由外向内逐步形成子叶,种子含水量较快降低至86%左右;30~90d的种子含水量相对稳定在85.6%~86.09%;90~165d的种子含水量再次逐渐降低,后期降低速度较低于前期,165d的种子含水量最低,为54.65%;165d以后种子含水量逐渐升高,210d的种子含水量为63.90%。

2.1.3 果实的长、宽生长变化 凯特芒果果实呈宽卵形生长,果实的长、宽生长均呈现单“S”型曲线,详见图3。生育期0~45d前为幼果期,45d果实的长、宽生长能达到4.42cm和3.32cm;45~180d为果实膨大期,180d果实的长、宽为17.77cm和13.07cm;180~210d为果实成熟期,果实大小变化较小。

2.1.4 果实的重生长及含水量变化 如图4所示,凯特芒果果实重增长呈现单“S”型曲线。75d以前果重≤161.94g,增长慢;75~180d果重增长快,180d的果重达到1370.36g;180d以后果增长再次变慢,210d的果重最大,为1458.13g。

凯特芒果果实的含水量变化趋势为“增加—降低—增加”。果实生育期0d的果实含水量最低,为63.64%,90d果实含水量增加至90.09%;随后果实含水量开始逐渐降低,在135d果实含水量降低至84.98%;此后果实含水量再次增加,210d的果实含水量最高,为93.14%。

2.2 果实发育过程变化

2.2.1 种子成熟度变化 芒果成熟种子萌发不需要经过脱水过程,用萌发率来判断种子成熟度,图5为凯特芒果不同发育阶段种子的萌发率情况。

2.2.2 果肉的成分含量及成熟度变化 果实生育在果实生育期90d以前的种子萌发率为0,种子不成熟,不具备萌发能力;90d以后的种子开始能萌发,成熟度逐渐提高,120d的种子萌发率达到90%,135d的种子萌芽率达到100%,说明果实种子生长发育已完全成熟,即凯特芒果种子生长发育成熟需要120~135d。120~210d的凯特芒果果肉的成分含量及成熟度变化详见表1。在果实发育中后期,果肉可滴定酸和抗坏血酸含量逐渐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为增加—降低—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从165d以后开始逐渐增加。195d的果实达到九成熟,后熟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5.0%;210d的果实达到十成熟,后熟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7.4%。综合分析认为,凯特芒果果肉成生长发育关键时期为180d,果肉生长发育成熟需要195~210d。

3 讨论与结论

芒果种子生长发育初期无可见形态子叶和胚,以液态组织细胞形式存在。本研究发现,凯特芒果种子的子叶、胚初具雏形大概在果实生育期30d,可以认为0~30d为凯特芒果种子形态建成期。有研究发现30d内芒果落果数占总坐果数的45%以上[7],生理落果是否受种子形态建成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凯特芒果种子成熟期为120~135d为,与王晓峰等[3]研究海南本地芒果结果相接近,表明种子生长发育与不同品种特性有关。芒果种子为玩拗型[8],种子脱水后萌发率降低[9-10],种子容易在果实内胎萌[11],成熟种子在果实内继续生长是胎萌启动,种子从成熟到萌发过程连续,135d为种子生理转折期,是研究抑制其胎萌穿根的关键时期。

表1 不同发育阶段果肉的成分含量及成熟度变化

芒果为核果,果实生长呈现单“S”型曲线[2,7],本研究发现凯特芒果果实的长、宽、重生长均呈单“S”型曲线,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与大桃子、杏、樱桃和油橄榄等核果具有双“S”型生长曲线特征不同[12],支持果实生长曲线型与其形态结构之间无联系观点。0~45d为幼果期,水分需求对果实生长极为重要,应注意果园土壤水分管理;45~180d为果实膨大期,果实钙吸收量果实总钙的90%[5],应加强果园土壤肥管理,尽早施用水溶性钙、镁等中微量元素肥料,减少因缺乏钙素引起的果肉糖心、溃败、裂果等生理性病害发生,提高丰产性和商品果率;180d以后为果实成熟期,芒果实成熟期可溶性固形物、类胡萝卜素、可溶性蛋白质[7,12]含量增加明显,蔗糖合成酶及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的升高[13],可增施磷钾肥提高果实品质。建议根据凯特芒果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制定适宜的种植管理技术措施,提高种植效益。

猜你喜欢

凯特果肉生育期
吉林水稻关键生育期延迟型/障碍型冷害时空变化*
不同生育期干旱与氮肥施用对花生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氮素积累特性研究
中国大豆生育期组零点标识落成仪式在黑河举行
凯特数码印花
凯特数码印花
凯特数码印花
凯特的小店
My Favourite Fruit
秋天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