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线篆书写之我见

2021-12-12鞠稚儒

老年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铁线笔锋行笔

□ 鞠稚儒

铁线篆为小篆书体之一,因笔画纤细如线、刚劲如铁而得名。前人写铁线篆,极尽婉转流动之能事,近人则参以方折劲峭的笔法,故能使圆融与刚健相佐,视觉上既流美又端凝。因而,它的书写特征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和学习。对于铁线篆的基本写法和要求,现将我的浅陋体会试述如下:

一、书写状态。经典篆书与其他书体的书写方法不同,在落笔之前,要对全文篆法有个安排,既要强调单字的结体到位,又要顾及全篇的布局妥当。故在“精心”安排之外,不可忽略书写过程中的意趣。

二、结字方法。铁线篆以小篆为本,清人对篆法的使用比较严谨规范。随着创作的深入,后来者更参以许多其他方面的篆法,以补充小篆的局限,多有创见。愚以为,可尝试打破陈规,用字技巧若穿凿合度,有道而裁成,也许会另出境界。因此,研究上要严谨,创作上要变通。铁线篆的创作不必拘泥于小篆一端,略施以融通之理,可得新趣。

三、用纸选择。铁线篆线条虽然纤细,但其对用笔的力度要求较高。力透纸背,方能刚劲如铁。因此,要合理地使用生宣,笔法和墨法的变化才能显而易见,使墨能有机地融入纸中,线条更显凝练,运笔的趣味性也会应运而生。若选熟宣,则墨浮于纸面,线条易显板滞无神,失去笔情墨韵。

四、笔墨要求。写铁线篆,笔锋不宜太短。笔锋短则含墨量少,增加蘸墨的次数,进而影响通篇的控制。在行笔上,要能清晰地看出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根据字的结构,线条要有微妙的粗细变化,才会流动而婉约。故笔宜用兼毫,锋挺而能杀纸。墨的使用则要适度,太稠则滞笔,太稀则起笔易生墨结。

《节录萧仁显〈言志书〉》王福厂

五、心境调整。书写一幅铁线篆作品,对心境状态的要求相对较高。铁线篆线条变化相对简单,书写时须全神贯注地使笔笔到位、字字精准、行行贯气、通体寓神。此时需要具备不激不厉的心态,把创作激情委婉地融入平和之中。这种心态在创作前需主动调整,关键是心情平稳的持续性。在书写过程中,要主动感受书写的快感和创作的愉悦。

猜你喜欢

铁线笔锋行笔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中)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下)
一个动作写出笔锋
旋转&跳跃
名家笔锋
浅谈汽车搭铁线路检测方法
汽车油表指示不满现象的研究
王羲之《兰亭序》与赵佶《千字文》笔法之比较
指控“中国占领铁线礁”,菲大法官被打脸
雕刻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