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眉山市东坡区循环农业发展现状研究

2020-12-16

四川农业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东坡区秸秆生产

罗 璐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农业农村局,四川 眉山 620010)

循环农业是运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实现较少废弃物的生产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效益最大化和资源环境消耗最小化的农业发展模式[1],可以缓解农业资源和农业面源污染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东坡区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产油大县,农业环保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已成为减少农药化肥投入,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之一。

1 东坡区循环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1.1 以沼气为纽带的种养循环模式

东坡区立足生猪调出大县、沼气原料充足等优势,以沼气为纽带,将种植业与养殖业紧密联系起来,发展种养循环生态农业,开展沼液、沼渣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积极推广“猪—沼—粮”“猪—沼—菜”猪—沼—菌”“猪—沼—果”等模式。目前,全区农村沼气用户已达7.5万余户,适宜农户建池率达95%以上。沼气池年产沼气约2.7亿m3,生产生态有机肥7.5万t,为农民增收节支1.12亿元。

1.2 以秸秆综合利用为重点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

以秸秆粉碎旋耕还田、秸秆覆盖栽培、秸秆堆沤腐熟还田、秸秆粉碎栽培食用菌等技术为主,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减少农药化肥等投入,建立起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集约化现代农业经济循环体系。同时组织养殖企业与有机肥加工企业合作,推广秸秆生产有机肥技术、秸秆饲料化技术,将秸秆资源化为有机肥、畜禽饲料,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

1.3 林下养殖模式

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阴优势,饲养鸡鸭鹅等家禽,为它们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以放养的状态成长,提高品质。家禽在果园内活动,吃掉杂草、虫子等不利于果树生长的东西,它们的粪便为果树提供有机肥,促进果树生长,形成良好的农业循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东坡区发展循环农业存在的问题

2.1 认识不足,发展力度有待加强

虽然东坡区循环农业已初见成效,但大多数农户和部分投资者对农副产品废弃物再利用所产生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认识不足,关注不够,更看不到农业生产上可循环利用的资源,一定程度制约了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2]。

2.2 生产规模相对较小,科技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东坡区农业生产仍以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种植方式差异较大,不利于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推广[3]。而且,农村劳动力短缺,以老弱妇孺为主,农业科技水平不高,对新技术、新品种、新知识接受慢,不适应循环农业发展的需要。

2.3 技术研发滞后,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科学技术是循环农业发展的支撑,而且循环链越长,所需的技术就越复杂、越精细[2]。从东坡区循环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不仅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急需的技术无法得到满足,而且已有的技术推广应用也不到位。总体来说,农业技术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而且推广应用效率低。

3 东坡区发展循环农业的对策思路

3.1 加强宣传引导,强化发展循环经济意识

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需要多方主体积极参与[4]。区委区政府要逐步转变农业发展理念,重点推进农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采取有利于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取向[5],综合利用财政、税收、信贷等措施,调节和影响农业经营者的生产、经营行为,引导他们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互联网等媒体,普及循环农业相关知识和理念,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生态农业技术以及循环农业种植模式,引导农户了解并接受循环经济理念,提高参与意识[6]。

3.2 科学规划,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

在制订农业远景发展规划时,列入发展循环经济、循环农业的内容,实现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稳步推进循环农业发展。根据不同区域和不同层次农牧业的生产现状和实际需求,建立适宜的循环模式,并依照不同模式的特定优势,进行布局配置、结构调整,延长产业链,确保循环农业模式中各流通量与接口间的相互匹配、协调运行,促进循环农业健康、安全、有序生产。同步,以园区建设为发展循环经济的载体,将具有上下游共生关系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集中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园区内,实现有害污染物的内部闭路循环,使资源在生产过程中得到高效循环利用,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发展与扩张,形成聚集效应[2],进一步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循环农业,打造优势产业带、产业群、产业区。

3.3 加快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培育

农民素质是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懂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才能担当发展循环经济的重任[2-3]。认真贯彻执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农村土地规范、有序和依法流转,充分利用项目资金和区级专项资金,扶持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将他们培养成为东坡区循环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带动全区循环农业发展。

3.4 加强科研能力,提升科技水平

针对循环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的技术瓶颈,加强与科研院所、科研院校合作,开展生态循环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械的研发,集成推广一批高效种养循环、农业清洁化生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7],形成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的技术研发与服务体系,努力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池)、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机制,从根本上提高科技对循环农业发展所带来的积极效应。

猜你喜欢

东坡区秸秆生产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四川眉山市大数据促进东坡区经济发展策略研究与探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秸秆计划烧除 吉林打算这样干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My Opinions on How to TeachSection B 2a
种养循环经济的效益分析
SONG OF SMOG AND FIRE
秸秆打捆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反生产行为差异化治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