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疏肝散、补阳还五汤联合西医治疗卒中后疲劳的临床观察
2020-06-17尹园园
尹园园
(河南省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450000)
卒中后疲劳(post-stroke fatigue,PoSF)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长时间休息后仍不能缓解且持续存在的病理性疲劳感,该病与是否运动及运动时长、运动强度无关[1]。PoSF患者占脑卒中幸存者的30%~78%[2],且老年人及女性发病率更高[3-4]。研究表明,卒中后疲劳与睡眠障碍、疼痛、焦虑、抑郁等因素密切相关[5-7]。如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甚至增加脑血管病的致残率、病死率。PoSF是近年来临床研究的关注点,对PoSF及时采取干预治疗,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对其早日回归家庭、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柴胡疏肝散合补阳还五汤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卒中后疲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53~76岁,平均(65.2±9.3)岁;病程1~6个月,平均(3.17±0.56)个月;既往病史:高血压病37例,糖尿病13例,高脂血症21例。观察组男16例,女24例;年龄55~75岁,平均(64.7±8.5)岁;病程1~6个月,平均(3.18±0.49)个月;既往病史:高血压病38例,糖尿病15例,高脂血症2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8],结合头颅CT或MRI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符合《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中中风的诊断标准[9];符合2003年DE GROOTMH等提出的关于PoSF的诊断标准[10]。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疲劳严重度量表(FSS)[11]总分≥4分;病情稳定,神志清醒,可自行完成量表评估,或可在医师指导下完成量表评估;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合并多发硬化症、急性心力衰竭等严重疾病者;患有抑郁、重度认知障碍或严重精神疾病,且不配合研究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包括调节血压、降血糖、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调节脑代谢等药物治疗,积极预防并发症及必要的营养支持治疗,给予运动疗法、言语吞咽训练、作业疗法、物理红外线及塌渍疗法等卒中康复训练治疗。治疗4周。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柴胡疏肝散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黄芪25g,当归尾25g,柴胡15g,陈皮10g,川芎15g,白芍10g,白术10g,茯苓20g,香附6g,桃仁10g,红花10g,地龙10g,全蝎3g,生姜3片。加水500mL,浸泡30min,大火煎沸后小火煎30min,倒出药液,复煎1次,合并2次药液服用。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治疗4周。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比较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S-QOL)评分。NIHSS评估两组卒中前后恢复情况,FSS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疲劳程度,SS-QOL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NIHSS、FSS、SS-QOL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NIHSS、F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S-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2 两组卒中后疲劳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卒中后疲劳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NIHSS评分 FSS评分 SS-QOL评分观察组 40 治疗前 10.60±1.75 5.85±0.83 145.35±36.57治疗后 5.10±0.46△▲ 3.27±0.81△▲ 180.01±33.77△▲对照组 40 治疗前 10.85±1.56 5.37±0.84 148.18±36.29治疗后 9.35±0.79△ 5.41±0.56 164.28±33.23△
4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12]。卒中后患者常表现为少气懒动、精力耗竭、困乏疲倦等症状,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严重者生存意志薄弱,存在自杀倾向,极度排斥继续康复锻炼,不良心理因素与卒中后功能缺损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神经功能恢复和疾病预后[12-14]。研究表明,PoSF是一个独立症状,与卒中梗死位置、神经系统的损伤程度等并无特异关系[15]。目前PoSF的发病机制国内外尚无统一定论,普遍认为PoSF是受多种机制共同作用产生的,可能与脑功能区病变导致的炎性标志物、神经内分泌、大脑环路改变、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社会心理因素等密切相关[16-20]。PoSF临床发病率高、预后差,西医尚无特效药物。氟西汀、度洛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等能改善患者卒中后抑郁或焦虑等症状,但无法改善PoSF[21-22]。莫达非尼作为一种兴奋大脑皮层的中枢觉醒促进剂,能明显缓解卒中后疲劳程度,显著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从而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23],但其具有成瘾性,属严格管制类药物。
卒中属中医“中风”范畴,病位在脑,病程长,与五脏六腑相关。中风患者素体多肝肾阴虚,正邪交争,邪恋伤正,精气耗损,脾肾亏虚,经脉失濡则四肢萎废;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血生化乏源,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则生瘀滞,脾失健运则内生痰湿,痰瘀互结痹阻经脉,脑窍失养,久虚不复。卒中发病急骤,肝气不疏,木旺乘土,脾虚尤甚,精不养神,则神气不用,损伤患者肢体、言语、吞咽等功能,引起疲劳。
PoSF属中医“郁证”“虚劳”“劳倦”“虚劳”范畴。《灵枢·海论》言:“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症见四肢困重,疲倦乏力,胫酸膝软,自汗、心悸、默默不欲饮食等。PoSF病机为本虚标实,由饮食失节、劳逸失度、情志不畅、外邪侵袭等导致机体阴阳失调,气血亏虚,经脉失养,上不荣窍,气血亏虚,风、火、痰、瘀互相胶着,从而痹阻脑脉。《景岳全书》言:“凡五气之郁,则诸病皆有,此因病而郁也。”提示治疗以疏肝解郁为主,益气活血化瘀为辅,气行则血畅,气血调畅则痰、瘀、湿、火、食诸郁自解。本研究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柴胡疏肝散合补阳还五汤治疗PoSF,分析PoSF发病机制。方中重用“补气圣药”黄芪,大补脾胃元气。《本草新编》言:“久病正宜黄芪,未有不服之而安然者也。”配伍柴胡可疏通经络,使清阳之气贯注于颠顶,以壮髓海,又可醒脾助胃,升举阳气,以促化源,温化痰瘀;当归尾活血祛瘀,化瘀而不伤血;川芎为血中气药,其性辛香走窜,可温通经络,活血行气,走而不守,上行头目;陈皮、香附健脾醒脾理气;白芍柔肝缓急;桃仁、红花活血化瘀通络;虫类药活血通络力强,善搜刮血脉之瘀滞;全蝎专入肝,祛风通络;地龙舒筋通络;白术、茯苓健脾宁心安神;生姜降逆和中,辛散达郁。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解郁、益气活血化瘀、消除疲劳、恢复精力之功。研究表明,黄芪具有抗疲劳的作用[24];补中益气汤加减、补阳还五汤合逍遥散等中药方剂可明显减轻患者卒中后疲劳感,提高生活质量[25-26]。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NIHSS、F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S-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基础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散合补阳还五汤可疏肝解郁、益气活血化瘀,明显改善PoSF患者疲劳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PoSF发病率高,影响卒中患者的康复及远期预后,其机制仍处于探索阶段,西医对症治疗疗效不佳,仍需要进行大量研究。医护人员应提高对PoSF的认识,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干预,充分发挥中医辨证施治的优势,以提高卒中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