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阳还五汤结合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2020-06-17郝世飞张晓园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10期
关键词:补阳后遗症中风

郝世飞,张晓园,李 菲

(1.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 太原030012;2.山西省中医院,山西 太原030012;3.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西 太原030024)

中风后遗症即脑血管病后遗症,为脑血管破裂导致的脑出血后遗症或脑血管闭塞导致的脑梗死后遗症,临床表现为神经功能障碍,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涩语謇等,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痛苦。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有较好的疗效。本研究从针药结合角度,采用补阳还五汤结合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以期为临床提供新的康复治疗思路。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山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2~71岁,平均(59.40±5.89)岁;病程20~61d,平均(42.76±9.31)d。治疗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9~72岁,平均(61.53±6.08)岁;病程17~59d,平均(43.13±13.13)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经头部CT或MRI检查,参考《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1]。中医诊断标标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中经络之气虚血瘀型中风的诊断标准[2],临床表现为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口眼斜,语謇,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72岁,性别不限;神志清醒,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言语不利,生命体征平稳;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外伤、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栓塞者;合并心、肝、肾等各系统严重疾病者;精神病者;恐惧针灸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针灸治疗。取穴:以督脉、患侧阳明经穴位为主。头部取百会、风府、风池,上肢取肩髃、曲池、内关、外关、合谷,下肢取环跳、委中、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昆仑、太冲,配穴选列缺、照海、八邪、八风。言语不利者,加廉泉、通里;面瘫者,加下关、地仓、颊车等。操作方法:对针刺穴位进行常规消毒,选用0.35mm×40mm汉医牌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长春爱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吉食药监械(准)字2009第2270066号,不带管]针刺,针感以患者耐受为宜,有痛感则停止行针。内关直刺15mm,行提插泻法5min,留针30min;委中直刺15mm,行提插泻法5min,以肢体抽动为宜,不留针;三阴交呈45°角斜刺15mm,施提插泻法5min,以肢体抽动为宜,留针30min;余穴针灸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治疗1个月。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常规针灸治疗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方药组成:黄芪120g,赤芍20g,川芎20g,地龙20g,当归40g,桃仁15g,红花15g,天麻10g,丹参片20g,全蝎6g,杜仲15g,川牛膝20g。每日1剂,砂锅煎煮,早晚分服,治疗1个月。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①临床疗效。基本痊愈:患者自觉症状消失,言语清晰,患侧肢体功能正常,能够独立行走,生活能够自理;好转: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好转,言语基本清晰,瘫侧的肢体功能明显恢复,可拄拐行走,生活能基本自理;无效:患者症状及体征均无明显改变,言语含糊不清,患侧肢体瘫痪,无法正常工作、生活[2]。②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0~15分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16~30分为中度神经功能缺损;31~45分为重度神经功能缺损。分数越高表明神经功能障碍越严重[3]。③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估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能力越好[3]。④运动功能。采用简化Fugl-Mer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估患者运动功能,100分为正常;96~99分为轻度运动功能障碍;85~95分为中度运动功能障碍、手功能障碍;50~84分为明显运动功能障碍;<50分为严重运动功能障碍,几乎无运动。分数越高表明运动功能越好[4]。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简化Fugl-Mer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简化Fugl-Mer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日常生活能力、简化Fugl-Meryer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简化Fugl-Mer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简化Fugl-Mer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组别 例数简化Fugl-Meryer运动功能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0 16.12±3.0510.20±1.89△▲ 32.42±6.1054.45±5.46△▲ 41.22±8.2762.13±10.99△▲对照组 30 18.37±2.7714.41±2.57△ 34.11±5.4346.57±6.35△ 40.19±7.7459.77±9.06△

4 讨论

目前,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也愈来愈高。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高病死率。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为治疗中风气虚血瘀证的经典方剂。研究表明,脑梗死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口眼斜、痴呆等症状,采用补阳还五汤与电针治疗疗效良好[5]。本研究中黄芪重用120g,大补元气,为君药;当归40g,补血活血,为臣药;赤芍活血祛瘀,清热凉血;川芎行气活血,红花、桃仁活血化瘀,地龙通经活络,丹参、全蝎活血祛瘀,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补气活血、通调脑脉、扶正祛瘀等功效。补阳还五汤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脑血管扩张,降低脑血管阻力,提高脑血流量,改善脑灌注,有助于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病情恢复[5]。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具有独特的优势。针刺百会、风府可宣通气机,醒神开窍;内关为八脉交会穴,可宽胸理气,行气活血,促进上肢活动功能康复;三阴交为肝、脾、肾经交会穴,可疏通经络,促进下肢肌力的恢复;强刺激委中可激发患肢经气,纠正局部肌肉、肌腱等失衡状态[6]。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简化Fugl-Mer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针灸治疗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良好,可明显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补阳后遗症中风
春天的“后遗症”
Study on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serum exos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脑便后遗症应如何调治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研究进展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