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结合体针治疗痰湿内阻型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2020-06-17钟振美
钟振美
(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 山东 临沂 276002)
高脂血症(HLP),是指体内脂质代谢或转运异常,血清中一种或多种脂质成分的浓度超过正常范围高限的一种病症。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人群的的血脂水平逐年发生变化,2012年全国血脂调查结果显示[1],成人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平均水平均较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较低,高胆固醇血症、髙甘油三酯血症、低HDL-C血症的发病概率均较前明显上升。而长期的血脂异常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2]。因此高脂血症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目前西药治疗高脂血症的副作用及药物依赖性较大,治疗时间长且花费较高,部分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针灸作为非药物疗法,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少,优势明显,逐渐受到患者的青睐。而中医穴位埋线疗法是针灸疗法的改良,通过向特定的穴位埋入可吸收的线体(对人体无害),而对穴位产生持续的刺激,具有作用时间长、治疗次数少、疗效巩固的优势[3],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本研究采用穴位埋线结合体针治疗痰湿内阻型高脂血症35例,并与单纯体针相比较,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0 例痰湿内阻型高脂血症患者,均为2019年1月~2019年7月在临沂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及国医堂门诊就诊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其中男16例,女19例;平均年龄(34.4±8.1)岁;病程在1 a~15 a之间。观察组35例,其中男15例,女20例;平均年龄(35.8±7.6)岁;病程在1 a~19 a之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根据200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定:血清TC≥5.18 mmol/L,LDL-C≥3.37 mmol/L,HDL-C<1.04 mmol/L,TG≥1.7 mmol/L。以上四项符合一项或以上者可诊断为高脂血症。
1.2.2 中医诊断标准
根据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在22岁~75岁;③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②半年内曾患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严重创伤或重大手术后患者。③由药物引起的高脂血症及纯合子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④正在使用肝素、甲状腺素治疗药和其他影响血脂代谢药物的患者,及近两周曾采取其他降脂措施的患者。⑤合并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2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穴位埋线结合体针治疗:①取肝俞、脾俞、肾俞、膻中、关元、中脘、天枢穴位埋线。埋线前局部皮肤严格无菌消毒,用一次性埋线针将可吸收性手术缝合线埋入上述穴位,每周治疗1次,4次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②体针:取丰隆、足三里、三阴交、内关穴。根据“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取穴操作,每日1次,4周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
对照组采用常规体针治疗:针刺操作及疗程同观察组。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
①于治疗前后对各组患者空腹采血,测定血清血脂含量。 ②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对治疗前后痰湿体质进行量化评价。
3.2 统计学方法
3.3 治疗结果
3.3.1 治疗前后TC、TG、HDL-C、LDL-C比较(见表1)
3.3.2 治疗前后体质评分的变化(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痰湿体质评分比较
4 护 理
4.1 埋线前护理
4.1.1 所用物品及房间准备
所用物品包括:医用可吸收聚乙醇酸手术缝合线(成都太合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生产)、一次性使用埋线辅助包(内有无菌纱布块、弯盘、无菌镊子、无菌手套、碘附棉球、无菌巾等)、埋线穿刺针、针后贴、无菌棉签、尺子、定位笔等。穴位埋线应在专门的治疗室进行,房间及操作台面每天用紫外线灯照射两次,每次30 min~60 min。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比较
4.1.2 情志护理
大多数患者都会有紧张焦虑情绪,如害怕疼痛、担心失败、担心效果不佳、担心会产生不良反应或留下后遗症等,护理人员要多关心体贴患者,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况进行耐心解释安慰,详细介绍埋线的方法、作用、操作过程及安全性等,介绍成功病例与其交流,使患者放下心理包袱,以轻松平静的心情接受治疗。
4.2 埋线中的护理
协助患者选择舒适、便于医者操作的治疗体位。埋线过程中医护均应严格按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埋线部位用5 %的碘附消毒,以进针点为中心用螺旋形动作从中心向外旋转涂擦两次,直径应在2 cm以上,待干后方可埋线。操作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局部及全身反应,注意倾听患者的主诉,如有异常及时调整。多与患者交流,或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其放松心情,减轻进针部位的疼痛及其他不适感。
4.3 埋线后的护理
4.3.1 生活及饮食护理
埋线治疗后嘱患者24 h内勿剧烈活动,避免洗澡或游泳,夏天可避开埋线部位抹擦身体。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油炸、海腥发物。
4.3.2 不良反应的护理
穴位埋线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疼痛、血肿、淤青、硬结、过敏反应、溢线、低热[4]、红肿、化脓[5]等。疼痛由于针具较粗进针速度较慢所致,麻木胀痛乃是正常的得气反应,无须特殊处理,应向患者做好解释,避免剧烈活动即可;出现血肿和淤青可先按压针眼止血,轻轻按揉局部,24 h内冷敷,24 h后可予艾灸或红外线灯照射。出现硬结,应做好解释,解除患者顾虑,予以艾灸、热罨包、TDP照射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措施,很快即可消散。溢线是由于刺入过浅、拔针速度过快或患者组织太过松弛,使得可吸收线未完全植入皮下组织内而溢出皮肤的情况。若溢出较少,一般只需反复提捏进针部位周围的组织即可,若线溢出过长,则用无菌镊子直接将线拔出,更换新线重新再埋。若出现瘙痒、皮疹等过敏反应,遵医嘱给予扑尔敏、氯雷他定等抗过敏药物口服,指导患者埋线期间禁食海鲜、牛羊肉、芫荽及辛辣刺激之品。由于我们选用的可吸收缝合线安全性高,且埋线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本组35例埋线患者无一出现发热、红肿、化脓等不良反应。
5 讨 论
随着经济发展,工作及生活压力较大等因素导致高脂血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医学认为,由于各种原因,使脾运化输布津液功能失常,水湿停滞而产生痰浊,痰浊留滞于血脉中,发为高脂血症。痰浊的发生与肺、脾、肾相关,但主要原因归结于脾的运化功能失调。温阳化痰、行气利水是治疗的重要原则。三阴交穴为足三阴经交汇处,有健脾利湿、调补肝脾肾之效;足三里温阳健脾行气,调理肠胃;丰隆通便泄热、健脾化痰湿;配之内关可荡清血脉中的痰浊物质;此四穴为降血脂的经典要穴[6],因此取其每日行体针治疗。痰湿内阻证作为高脂血症的最常见证型之一,以三焦气化失调、水湿痰瘀聚集为主要病机。本疗法中,穴位埋线基于三焦气化理论来取穴,脾俞配合胃俞、胃募中脘,补益脾胃以资后天气血,助脾胃运化水液、膏脂;肾俞配合肝俞以起补益肝肾、养精填髓以资先天之精血,益肾调肝,气化疏泄以运停滞之津液;中脘为胃募,六腑之会,可调节三焦气化功能,使精微输布于五脏六腑,从而健脾开胃、化湿行气;天枢是足阳明胃经腧穴,可行气导滞、调理肠腑;关元可调理下焦、利水化湿;诸穴合用,共奏温补脾肾、燥湿降脂之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血清TG、TC、LDL-C均低于治疗前,HDL-C均高于治疗前,同时上述指标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说明穴位埋线能很好地改善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能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治疗频次为一周一次,费用不高,不良反应少,故临床上患者满意度高。同时护理方面密切配合,做好情志护理、饮食指导和健康宣教,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保证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