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干预在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预防中的应用
2020-06-17王福强
王福强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部手术室,安徽 合肥 230022)
从一定程度上看,胃肠道疾病手术后,手术切口感染是发病率最高的并发症之一[1]。并且在多种不同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从而引发其它并发症。如果出现其他的并发症,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延长治疗的时间。本次研究探究了手术室护理干预在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预防中的应用,希望以此来对胃肠道手术患者的护理工作提出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医院接收的行胃肠道手术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使用自愿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为22例,女性患者为18例,年龄阶段在26岁到56岁之间,平均年龄是(41.1±11.0)岁。观察组,男性患者为23例,女性患者为17例,年龄阶段在27岁到57岁之间,平均年龄是(42.3±10.8)岁。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本次研究具有可比性。选取的这些患者,全部认知清晰,不患有其他疾病,并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签署临床协议书。
1.2 方法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入院之后,全部需要进行基础检查,确诊病情,接着实施胃肠道手术治疗。对照组使用的是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使用的是常规护理+手术室护理干预方式(1)手术前,需要了解患者的生命情况,引导患者了解手术流程,降低患者的紧张、恐惧与不安情绪。(2)对手术室的空气,物品等进行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流程。使用3M一次性切口保护膜进行皮肤保护。(3)在百分之零点五的碘伏的应用中,需要对切口浸泡1min到2min,在完全吸尽的情况下,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2]。(4)强化护理管理上需要遵循先清洁、后污染的原则对待连台手术[3]。恢复无菌环境,接着按照手术的时间、按照手术需要,降低感染。(5)需要提升无菌操作的规范和督促,术中手术器械及物品超出手术床边的,就认为是污染物,不可再次使用。
1.3 评价指标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软件对研究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得到的统计数据用(x±s)来进行表示,用t来对计量资料检验,计数资料的检验则通过x2,得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经过以上的观察可以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切口愈合效果的对比中,观察组为40例患者,甲级愈合的为30例,占百分比为72.5%。乙级愈合的为9例,占百分比为22.5%。丙级愈合的为1例,占百分比为2.5%。对照组为40例患者,甲级愈合的为14例,占百分比为35%。乙级愈合的为19例,占百分比为47.5%。丙级愈合的为7例,占百分比为17.5%。因此,观察组切口愈合效果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切口愈合效果情况对比[n(%)]
2.2 针对于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对比中,观察组40例患者当中,出现切口感染的为1例,占百分比为2.5%。对照组40例患者当中,出现切口感染的为6例,占百分比为15.0%。因此,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2.5%,明显的低于对照组15.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情况对比[n(%)]
3 讨论
从一定程度上看,面对胃肠病、胃黏膜发炎等众多临床中常见的多发病症状,使用胃肠道手术治治疗方式,可以有效的预防和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4]。在不影响手术效果的情况下,减少并发症,降低住院的时间,减少伤口愈合时间。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方式,展现较强的针对性。可以使用手术前的护理方式,引导患者了解手术的治疗方式与注意事项,配合手术治疗,实现无菌操作流程。针对性的对手术切口进行护理,加强管理,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2.5%,明显的低于对照组15.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手术室护理干预在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预防中的应用中,使用常规护理+手术室护理干预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切口愈合效果,增强切口的甲级愈合率,还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值得被临床应用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