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无界的内部机理与外部耦合

2020-06-15姜伯奎唐豪

姜伯奎 唐豪

摘要:文化无界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实践。任何文化都有对外交流的内部基因,同时也需依靠外部媒介。从内部看,文化具有本源性、调适性、习俗性、欲知性、价值性和精神性等特性;从外部看,文化可以借助制度、宗教、经济和婚姻等进行互动。文化无界的意义不仅在于促进文化个体的发展,更在于为不同文化交流对话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话语体系,通过构建共识性的交往准则调和文化之间由于差异所致的矛盾,最终促成世界范围内文化共同体的形成。

关键词:文化无界;内部机理;外部耦合;文化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20)06-0108-07

国家有界,而文化无界。即使存在强大的人为隔离力量,也不能从根本上阻断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鉴。文化无界是指不同文化之间本身就不受时空维度限制,能够冲破有形无形隔阂而相互交融,以致达到求同存异、各美其美发展的犹如雨后彩虹一般的美丽状态。文化无界不是否认文化在政治学范畴中的阶级性,而是强调在不同文化之间不应人为设置界限,阻滞文化的正常交流。文化无界的实质是不同特质文化之间的交融整合,[1]它有着深刻的内因和外因。内因即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属性,由于不同文化在本质上具有某些相同的属性特点,使得彼此存在交流互动的前提和基础;外因则是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外在条件,文化

往往借助制度、宗教、经济等多种形式的载体向外传播,从而使得每种文化都像水波一样不断扩散,与其他文化碰撞出交融的涟漪。具体而言,文化无界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来观察。从内部来看,文化无界是文化自信的积极表现,文化的内涵中蕴含着“无界”的基因和要求,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将文化存在的这些积极因素挖掘出来、展示出来;从外部来看,文化无界是开放包容的正向心态,是不同文化交往的基本准则和发展潮流。文化无界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果”,二者共同发力,必致文化无界。

一、文化无界的内部基因

要理解文化无界必须从其自身出发,通过发掘文化内部的属性特点,进而正确认识和理解文化无界的要义与内涵。如果某种文化本身没有足够的“无界”意识,主观上不愿意积极拥抱其他文化,那么很难推动它与其他文化开展互动和交流。从文化本身的视角来看,文化无界的要义至少包括两点:第一,每种文化都具有或多或少开放和包容的基因;第二,为了更好地发展,文化不会主动设置对外交往的障碍。文化自身的属性特点是文化无界得以实现的内部基因和前提条件,这些属性特点共同决定了文化愿意开放并且能够开放,能够以包容平等的态度接受其他文化的存在。具体而言,文化具有以下六个特点:

(一)文化具有本源性

文化是人类历史的见证和发展程度的体现,[2]是客观环境的产物,处于什么样的时空环境就会造就什么样的文化,同时,经过时间的洗礼,文化会形成某些专属于自身的精神属性,这些属性构成了文化的本源性。本源性的作用在于奠定文化对外交流的根基和底气,为文化跨越时空的互动提供强大的自信力。文化的本源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其一,任何文明都有文化自信,有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3]因此,文化在对内传承和对外传播时均应立足于自身,在坚守本源的基础上,按照由内到外的路径,吸收和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点和长处,从而实现彼此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其二,本源性不只是强调要坚守文化的个性,同时也强调要深入发掘文化之间的共性,充分保持二者之间的平衡。在文化交往中不能有封闭保守的倾向,同时还应做到不卑不亢,既不能脱离文化本身的历史发展脉络,也不能在众多文化中迷失自我,丧失独立性,沦为其他文化的附庸。

其三,文化的本源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不断进行调整,正因如此,文化才历久弥新,内涵也才更加充实饱满。

(二)文化具有调适性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即根据时空环境的变化,因时因地进行调适,从而达到与所处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深度契合与交融。文化调适性的涵盖范围很广,既有内部的调适,也有外部的调适,还有时空范围的调适。详言之,文化的调适性表现在三个层面:

其一,文化内部的调适。文化内部可以细分为许多更小单元,它们仍然存在统一和整合的必要。通过对这些小单元进行调适,可以理顺文化内部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最终促成文化形成强大的合力和凝聚力。

其二,与其他文化的调适。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彼此之间必然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调适性的作用便在于克服这些差异,促进文化更好地交融。费孝通曾提出“美人之美,我亦美之,美美与共,天下大同”[4]原则,用以指导不同文化如何相处,这亦是强调文化的调适性。文化之间在交往时坚持求同存异,寻找共通点,淡化差异性,可构建起如彩虹一般的多元文化共美的生态体系。

其三,隨时空的变化而进行的自我调适。文化所处的时间和空间在不断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对文化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潜在要求,文化正是主动接受和拥抱这些变化才与发展趋势相适应。

(三)文化具有习俗性

文化往往会借助一定的外在形式展现出来,然后这些形式又慢慢演变为习俗。由于外在环境的差异,不同文化所表现出来的习俗通常也有较大差别。但是习俗的差异并不会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反而还增加了不同文化之间碰撞交融的吸引力,进一步激发出各自的内在活力与文化魅力。同时,习俗的差异性也从侧面反映了文化的多样性,如果没有这些习俗作为区别彼此的符号,那么文化也就千篇一律,没有了交融的必要。对文化的习俗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其一,习俗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的产物,带有鲜明的时空印记。由于习俗所处时空的区别才成就了习俗之间的差异性,差异性是习俗乃至文化的魅力所在。

其二,习俗是文化最具体、最生动的表现形式。文化之间的互动最先亦是从不同习俗的交流与磨合开始的,习俗作为一座桥梁,将不同文化轻易地联系起来。

其三,习俗在相当程度上能够对外代表文化。习俗本身也或多或少地蕴含着文化的精髓,对习俗的接受也就是对习俗背后文化的接受,并且通过习俗带来的这种文化认同是潜移默化的,其效果最好也最为持久。

(四)文化具有欲知性

欲知性是文化本身自带的重要属性,是指文化能够激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好奇心,使人们产生想要了解和掌握的欲望。欲知性为文化的交融注入了浓厚的人文情怀和强大的内在动力,成为推动文化探索与创新的一股重要无形力量。换言之,正因为文化具有欲知性,文化才有对外交流的渴求和相互耦合的基础。对文化的欲知性可从两方面理解:

其一,欲知性是文化的客观属性,对于欲知性的存在既不能否认,也不能回避。原因在于不同文化必定存在差异,而只要文化之间存在差异,那么就一定有欲知性存在的土壤和条件。

其二,要合理引导和调节文化中的欲知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一般而言,欲知性的强弱与文化对外交往意愿的强弱呈正相关关系,欲知性越强,文化对外交往的动力就越足,包容开放的边界就越宽广。与此同时,欲知性也应适度,因为某种文化的欲知性过强,在对外交往中可能会显示为攻击性、扩张性,而成为反向力。

(五)文化具有价值性

文化具有价值,对个人进步、社会发展、国家强盛乃至世界和平都可以产生难以估量的积极作用。同时,文化的价值能够超越空间范围,不仅能够对自身产生积极作用,亦可对其他文化产生积极影响。详言之,抛却文化之间的差异,文化的价值性表现在形而上和形而下两个层面:

其一,从形而上的层面看,文化具有精神价值,并且可以直接转化为精神力量。文化能够起作用的场域极广,可以为个人、社会、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于个人而言,文化可以帮助其不断进步;于社会而言,文化可以引导规范秩序的形成;于国家而言,文化可以培育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其二,从形而下的层面看,文化可以转换为物质生产力。文化对物质生产的作用是间接的。例如,文化可以影响内部成员的行为,通过规范和秩序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促进物质生产的发展;文化交流除了精神交流,还可以带来不同地域之间生产方式、生产工具的互动,这也能够促进物质生产的发展。从这个层面可以看出,文化为推动生产力的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丰富人类物质生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重要支撑。

(六)文化具有精神性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5]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属性与精神印记,但是它们之间并非完全隔绝的信息孤岛,彼此存在诸多相通和相似的地方,不同文化可以在精神层面寻找出最大公约数。概而言之,文化的精神性主要体现在两点:

其一,不同文化中都有相同或相似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追求。即使不同文化在一些表征问题上存有差异,但是其精神内核中仍不乏相通之处,这是文化无界形成的交融点。例如,每种文化都离不开对爱的追求,对善的渴望,对美好生活和美好归属的向往,以及对构建人类共同精神家园的期盼。

其二,文化与文明一样,随着外在环境的改变而不断改变,但是这种变化不是纯粹的,而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掺杂和吸收了同时期其他文化的内容。从这一层面来看,文化之间的某些精神品质经过追溯能找到相同的源头,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文化之间具有相通或相似的精神内核。

二、文化无界的外部媒介

文化的内部基因为文化无界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内驱动力,与此同时,外部媒介为文化无界提供了具体形式和交流载体,二者共同发力,最终将不同文化联接在一起。纵观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文化之间的外部交融与互鉴一直存在,并且生生不息。具体而言,文化无界的外部媒介主要包括制度、宗教、经济、婚姻等四个方面,这些维度的深度交流使得文化无界有了具体的着力点和联接点。

(一)制度方面的联接

制度是指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为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而形成的行为规范体系。以社会关系为标准,可以将其划分为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等类型。[6]制度是文化交往的重要方面,制度层面的文化交流最为持久,对于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影响也最为深远。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政治制度方面的交流。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国家结构形式等。[7]公元7世纪,唐朝国力强盛,日本慕名派遣多批使者来华学习,孝德天皇更是于公元646年在日本推行大化改新,全面仿效唐朝的政治制度,将唐朝的土地、税收、官僚、军事等制度推行全国,[8]极大影响了日本历史的发展走向。又如欧洲的启蒙运动中涌现出一大批思想家,他们提出诸多政治学说,其中法国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理论、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以及伏尔泰的天赋人权理论对后世各国的政治体制和政治理念影响最大,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武器。[9]

第二,经济制度方面的交流。以资源配置方式为标准,经济体制可以分為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中国于1956年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完全的公有制经济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1978年国家决定进行改革开放,从公有制经济向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积极引进外资,学习市场经济国家的先进经验,极大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在坚持公有制的同时,又突破了“所有制教条”[10]。

第三,法律制度方面的交流。法律制度是不同文化交流互动的重要途径。以罗马法为例,罗马法是资产阶级民商法的前身,代表作是形成于公元6世纪的《国法大全》。[11]罗马法内容全面,逻辑缜密,对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欧各国影响巨大,意、法、荷、德等国从12世纪便开始研究和学习罗马法。19世纪末、20世纪初,罗马法中有关契约等原则更是先后成为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民事立法的蓝本,[12]而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后来又成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民商事立法的典范,这是不同文化在法律层面交融的重大成果。

(二)宗教方面的联接

宗教的传播史亦是一部文化的交融史,从中可以看到不同文化在相互碰撞与磨合中不断向纵深发展,最终达到和谐稳定的状态。以世界三大宗教在中国的传播为例,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都不是中国本土宗教,它们原生的文化土壤与中华文化存在较大区别。三大宗教在华传播初期,由于没有处理好与本土文化的关系,进行得并不顺利。后来三大宗教在对仪式仪轨、教理教义等进行一定程度的本土化改造后,才慢慢受到认同并得以推广。

三大宗教在中国的本土化改造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儒学化,这是因为

自汉代以降,历朝历代均将儒学作为正统思想,特别是在国家将儒学与官员选拔相联系后,如汉代举孝廉、隋唐科举制,儒学地位得到大幅提升。在士大夫和统治者眼里,儒学才是维系国家发展的正统思想。因此,如果各宗教想在中国立足,必须符合儒学的话语体系和价值取向。

三大宗教与儒学的有机融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不断调整磨合中实现和谐。

第一,基督教与儒学的融合。基督教于唐朝贞观年间传入中国,当时被称为“景教”,唐朝后期由于各种原因,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陷入停滞。明末清初,天主教会派出一批传教士来华传教,但是大多以失败告终,而利玛窦来华后,他在认真分析前人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采取了天主教儒学化的传教方式,他自己首先学习中国的语言和风俗,同时在教理教义中积极揉入儒家文化,如允许教徒祭孔祀祖、敬拜偶像等。[13]在这种带有明显中西方文化交流色彩的传教方式下,天主教教徒人数大幅增长,以致后来康熙称利玛窦的传教策略为“利玛窦规矩”[14]。

第二,佛教与儒学的融合。佛教产生于古印度,西汉时期传入中国,《魏略·西戎传》中便有“景庐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的记载。唐朝高僧玄奘于贞观元年远赴印度,西行取经,带回诸多佛教经典并译成汉文,极大促进了中印两国文化的交流。佛教传入中国之初,主动采取依附道术、玄学和儒学的方式进行传播,取得了良好成效。在与儒、道等文化的融合下,佛教日益中国化,作为双向的文化互动,佛教的传播影响了中国文化,反过来中国文化也影响了佛教,使得佛教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5]

第三,伊斯兰教与儒学的融合。伊斯兰教于唐朝永辉二年传入中国,在传播的过程中,伊斯兰教逐渐本土化。伊斯兰教的本土化主要得益于中国的穆斯林和学者。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学者对伊斯兰教的教义、教法、历史、文化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尤其是明清时期的“以儒诠经”[16],学者借助儒家思想阐释伊斯兰教的内涵,大大推动了伊斯兰教的中国化。伊斯兰教苏菲派传入中国后,先后在中国西北地区形成四大门宦,分别为噶德林耶、哲赫林耶、库布林耶、虎夫耶,这亦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重要表现。

(三)经济方面的联接

经济与文化呈正相关关系。一方面,经济之间的联系越紧密,文化之间的互动就越频繁;另一方面,文化之间的交流越深入,经济合作的力度也就越大。也即是说,经济活动中穿插着文化因素,文化互动里存在着经济考量。古今中外,跨境的经贸往来莫不是伴随着文化的自觉或不自觉传播,直接或间接地助力文化互动。

第一,生产要素的跨境流动和生产方式的相互影响都暗含着文化的交流。河西走廊上有条绵长的商贸之路,形成于西汉时期,最初被用于运送丝绸并以此闻名,后被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称为“丝绸之路”[17]。许多域外的文明成就和宗教思想借由丝绸之路向中国传播,如伊斯兰教和佛教便是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中华文明从中汲取了诸多物质和精神养料。[18]丝绸之路不仅见证了古代中国与西域乃至欧洲的商贸往来,同时也见证了中华文化与西域文化的千年互动。当前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其初衷除了与沿线各国开展经济活动、共同发展之外,也包含着在文化层面上进行更多对话与了解,彼此之间不仅要成为经济共同体,更要成为命运共同体。

第二,生产的全球化和市场的全球化直接要求文化进行互动。经济全球化不仅仅牵涉经济活动,其背后还存在大量的文化之间的对话、碰撞和磨合。从开展经济活动所需的环境来看,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经贸往来首先必须克服横亘在彼此之间的文化障碍,化解诸如语言文字、交易习惯、社会风俗等文化差异是开展经济合作的前置步骤。从跨境经济活动的具体构成来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经济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早已跨越国界。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中既包含着经济因素,也包含着文化因素,频繁的互动使得文化差异越来越小。

(四)婚姻方面的联接

跨国婚姻根植于深厚的文化认同,反之又可推进文化之间的深度交流。跨国婚姻既是不同文化进行互动的重要方式,也是文化交融成功的直接表现。跨国婚姻能够优化种族的生物基因,也可以强化个体乃至民族之间的血缘联系。当下随着社会个体思想观念的转变,文化之间差异的缩小,跨国婚姻的数量明显提高。具体来说,跨国婚姻是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搭建起文化互动的桥梁。

第一,从微观层面来看,跨国婚姻可以直接增进男女双方及相关亲友对彼此文化的了解、认识乃至认同。一般而言,文化最少包括行为规范、语言符号和价值理念三个方面。[19]在缔结婚姻的前后,男女双方会主动学习对方的语言文字、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社会风俗、历史传统等,对已有的文化差异进行磨合。同时,婚姻也是一种具有明显群体性特征的社会活动,除了男女双方之外,还会带动双方亲友对对方文化的了解和学习。更为重要的是,跨国婚姻的后代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长大的,基于生存发展和民族认同等的需要,其对自身的文化身份定位不像父母那样单一,而是长期具有双重文化认同。[20]因此,从微观角度可以看出,从双方亲友到当事双方,再到跨国婚姻后代,他们对双边文化的认同程度不断提升,并且这种文化认同越来越自然而然。

第二,从宏观层面来看,跨国婚姻会直接对当地原有的社会秩序、政策规则、风俗习惯等产生影响,甚至能够对文化进行重塑。一方面,跨国婚姻背后伴随着不同文化的双向流动,这些文化在新的环境下与其他文化相互影响,或被当地文化吸收,或合并当地文化,或形成新的文化样态;另一方面,针对跨国婚姻这一社会現象,相关国家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台管理规范,国家的法律和政策为跨国婚姻提供了保障,相应地也为婚姻背后的文化交流提供了保障。

三、文化无界的深层意义

文化无界既是一种超然无我的思想,又是一种积极入世的实践。文化无界不论对于单个文明来说,还是对于不同文明来说,其蕴含的意义和价值都极为明显。文化无界立足于文化而又超越文化,并且不局限于某一文化本身,而是在某一文化的基础之上不断拓展文化的边界和场域。文化无界鼓励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交往,尊重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和自主性,倡导文化应当与时俱进。在当前的文化交往中存在文化霸权主义等问题,但是主观、人为地制造此类问题都是狭隘和偏私的,最终根本阻挡不了文化无界的无限张力。文化无界对当今世界具有深层意义。

(一)文化无界通过不同文化平等相处并相互赋能,促进世界和谐

第一,文化无界的理念和实践建立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上,任何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价值和意义,诸如文化霸权之类的思想不是文化无界的题中应有之义。不同国家经济有强弱之分,文化则无高下之别。文化无界为不同文化提供了一套科学合理的交往范式和交往理念,将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国际政治影响力大小等相联系的论述与文化无界的内涵不符。文化无界具有平等性的特点,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任何文化都能够不受外界限制,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另一方面,任何文化都可以自己决定对外交流互动的深度和广度、方式与路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任何文化对于自己所坚守或认同的文化理念都应当在其他文化自愿接受的基础上进行推广,而不能采用强硬的方式。

第二,文化无界的初衷和行动是希望通过增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与互动,实现彼此的同频共振和相互赋能,从而携手并进。对话交流和互学互鉴是不同文化共同进步的重要路径,文化之间的互动不是空洞的联系,而是可以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有益实践,能够为彼此的长远发展作出有益贡献。每种文化都有其他文化所不具备的可取之处,任何文化都能为其他文化带来或多或少的思考启发。文化无界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不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代,文化之间的交流越频繁、越深入,摩擦就越少,关系就越和谐。

(二)文化无界兼容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自主性,认可多元文化的必要性,激发文化的生命力

第一,文化无界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和独特性,这既是文化的价值所在,也是文化多元的基础。由于每种文化所处的客观环境具有差异性,同时这种差异性又会投射到文化上,使得不同文化具有由环境的差异性所塑造出来的独特性。文化无界承认文化之间的这种差异,并且尊重任何文化对自身独特性的坚守,在和而不同思想的指导下,促进多元文化之间的和谐相处。文化无界的理念和实践对内为不同文化传承和保留自身的独特性提供了条件,对外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对话创造了机会,任何文化都可以在这种环境下找寻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换言之,文化无界使得每种文化都能立足于自身探索外在世界,这既是文化无界的初衷,也是文化无界的彼岸追求。

第二,文化无界既实现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又不抹杀每种文化的独立性和能动性,每种文化样态都有制定对外交流策略和确定对外交流方式的自主权。通过加强与其他文化的对话,深入挖掘不同文化之间潜在的联系点,可以通过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点和长处,丰富文化本身的内涵,还可以进一步增强文化对外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虽然每种文化对自身的发展方向、发展模式有完全的决定权,但是从实践中可以看到,越是包容开放的文化,越是发展得健康平稳,越是能够与其他文化和谐共生。

(三)文化无界蕴含着不同文化均应与所处时空同步发展,根据外在环境不断调适自己,保持鲜明的时代特点

第一,文化无界促进文化与时俱进,不断与所处时空维度达致契合,从而使得文化的内在蕴涵与外在环境相适应。文化需要与时俱进的原因在于:从内部来看,文化有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因为每种文化都有传承和发展的现实压力,如果不主动拥抱变化,不积极主动增加新的内涵,那么任何文化都会很快与时代脱节,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从外部来看,文化有应对与其他文化竞争的现实考虑,文化之间有竞争的一面,同样一块精神领地,如果原生文化不能坚守,其他文化便会浸入,若不提前主动与其他文化开展对话,后期就会变得更加被动。

第二,文化无界淡化了文化之间的有形边界,任何文化都不应给自己的外延设置限制,同时随着文化之间交流的增多,通过不断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点和长处,文化还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拓展自己的外延。文化本来便是形而上层面的,不像国家的物理边界那样能够准确划分,不同文化样态之间,尤其是基于历史等因素,关系较近的文化之间更是难以划分,因此,文化必须能够容纳其他文化。依据跨文化交流而提出的多元文化主体的本质属性是包容性,[21]也即是说,文化越是开放包容,越是能够与其他文化相融合,也就越能够在坚守自我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四)文化无界推动不同文化构建起联系紧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水乳交融的文化共同体,提升人类文明的交往层次和精神境界

第一,文化无界指明了文化交往的现实意义和终极目标,不论是对个体而言还是对群体而言,文化无界都能使之从中获益。对于文化中的个体而言,文化无界可以让个体接触到更多不同类型的文化,在开阔视野的同时,也可以直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对于整体意义上的文化而言,文化无界可以增加文化之间的互动,通过制度、宗教、经济、婚姻等各种路径,加强彼此之间的关联程度。在文化无界的指引下,先是缩小了文化之间的时空距离,然后是缩小了文化之间的心理距离,有了时空和心理条件的准备,文化之间的深入互动才有了可能。

第二,文化无界对于某一文化内部的各层级主体、某一文化乃至不同文化而言,都极具指导意义。文化无界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这一牵涉主体众多的宏大目标需要各种文化共同参与,也需要文化内部的各层级主体参与。同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要通过具体措施来落实。从更高的精神層面来看,文化无界也代表这样一种追求,即每种文化不仅肩负着自己传承发展的重任,而且还承担着携手其他文化共同发展的责任。

(五)文化无界引领信仰跨界,通过悬置信仰的差异和芥蒂,从而实现

文化的深度交流和内在融合

第一,文化无界缝合了文化之间由于现实差异而产生的理念间隙,在求同存异、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推动各方携手前行。文化之间注定是存在差异的,甚至还会因为各种原因存在隔阂,但是这不应成为文化之间交流互动的障碍,在文化无界的理念下,文化之间应该更多地看到彼此能够联系在一起的共同点,而不是放大双方的差异。通过悬置各种差异,进行对话、交流乃至合作,这对于文化交往中的任何一方都是十分有益的。

第二,文化无界本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观点,认为不同文化只要认可相同或相似的方向性原则,便有互动合作的基础。文化无界并非要求所有文化都完全一致,而是要在文化无界的魅力下,不同文化都着眼于大的方向性内容,不纠结于文化之间细枝末节的差异,在虽不深知但能相悦的氛围中去享受诗和远方。

四、结语

文化无界既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存在。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文化交流互益、交融共生的例子不胜枚举,某些事例至今持续产生着正向积极的影响。任何文化都有对外交往的动力和基因,文化也因不断与外界碰撞而更加富有生命力。文化之间的互动要依靠具体路径来實现,制度、宗教、经济、婚姻等都可以作为彼此沟通的桥梁。文化无界虽然立足于文化自身,但是其影响却远远超越文化本身,文化无界带来的是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从而构建起文化层面、精神层面的共同体。当今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冲突此起彼伏,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不同文化之间在不可避免的交往中缺乏有效的方式和技巧,缺乏一种文化层面的共识来调和它们之间的差异,而这正是文化无界存在的价值所在。现实有力地说明:文化无界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积淀了历史,繁荣了当下,正在跨越千山万水,拥抱明天!

参考文献:

[1] 田丽,邹丽萍.文化融合的起点、轨迹与演绎[J].重庆社会科学,2015(10):72.

[2] 王淑敏.论文化自觉的历史担当及当代价值[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1):87.

[3] 李月明.文化自信的意义、来源及表征[J].实事求是,2015(5):105.

[4] 费孝通.文化的生与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399.

[5] 薛永龙,吴学琴.资本逻辑场域下传统文化的发展困境及出路[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5):87.

[6] 奚从清.现代社会学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288-289.

[7] 刘亚军.政治学基础理论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5:95.

[8] 刘明翰.“以唐为师”的日本:从大化改新到天平盛世[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4(2):18-19.

[9] 姚介厚.略论卢梭的社会契约论[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8(4):63.

[10]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王昌林,吴涧生,刘强,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几个基本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2018(1):9.

[11] 谢邦宇.罗马法的历史地位和作用[J].青海社会科学,1983(2):86.

[12] 陈朝璧.罗马法的历史地位和借鉴作用[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2):2.

[13] 陈申如.外国基督教在华传播及其与儒教的关系[J].山东大学学报(历史版),1962(S1):45.

[14] 吴强华.从利玛窦的天主教儒学化理论看中西文化交流[J].学术月刊,2003(5): 77.

[15] 方立天.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哲学研究,1987(7):49-52.

[16] 马明良.伊斯兰教的中国化与“以儒诠经”[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9(5):55.

[17] 刘进宝.“丝绸之路”概念的形成及其在中国的传播[J].中国社会科学,2018(11):181.

[18] 钟晟.中华文化认同:丝绸之路文化旅游的主题建构和价值表达[J].文化软实力研究,2019,4(3):67-68.

[19] 毛艳枫.“跨国夫妻”的文化认同研究——基于叙事访谈的个案分析[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8(1):109.

[20] 李其荣.寻求生存方式的同一性——美加新华侨华人的文化认同分析[J].东南亚研究,2008(5):74.

[21] 宣云凤,张建晓.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多元文化主体[J].江海学刊,2017(4):210.

责任编辑:赵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