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2020-06-15严芸
严芸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水平是衡量该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重要方面。本文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其就业情况进行了跟踪。分析调查了该校新能源汽车专业学生的就业意愿和就业情况,以期真实了解新能源汽车技术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状况,为进一步思考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技术;高职院校;就业质量
中圖分类号:U461.99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2014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2014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未来10年,大力推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在一系列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了较快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春天正在来临。与产业的蓬勃发展相适应,必将需要大量与新能源汽车专业有关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根据预计到,我国直接从事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的人数将在2020年度达到17万人左右。
1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开设情况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人才普遍匮乏,只有少数院校开办了新能源汽车相关方向专业,且大部分院校都是近几年才开设的。就无锡地区高职院校已开设的新能源汽车专业而言,在校学生也不过几百到上千人,每年毕业的新能源汽车专业学生则更少,人才培养远远落后于市场需求。
针对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需求现状,笔者对在校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其中只有2.4%的学生对于新能源汽车完全不知道,95.1%的学生表示了解一些,但不全面。有76.8%的学生表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是汽车行业未来的趋势,如有机会愿意去接收新能源汽车技术知识。通过这些数字,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新能源汽车发展给毕业生提供了新的就业方向和思路,同时也是对他们专业素质与能力的一个新考验,也为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思考和挑战。
2新能源汽车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行业非常重要的支柱型产业,但是新能源汽车专业学生的培养和目前市场需求却存在很多矛盾之处,毕业生仍然存在着“就业难,难就业”、“专业不对口,就业质量差”等现状。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水平是衡量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重要方面,就业问题一直备受瞩目。
根据麦可思数据,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近几年持续稳定上升。学校第一届新能源汽车专业学生于2019年6月毕业,初次就业率达到100%。通过就业信息服务平台调查显示,毕业生的初次就业去向从事新能源汽车相关行业的人数约为29.6%,选择升学的学生人数为18.51%,自主创业的人数为14.8%,其他行业人数达到37%。
毕业6个月后继续留在汽车行业中的人数只有不足20%,预估1年后能继续留在此行业的人数更是寥寥无几,大部分学生表示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向及工作岗位群比较茫然。
从企业性质来看,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达60%以上,在中外合资及外资企业的不到一成,这些变化反映出民营企业对毕业生就业支撑的力度加大。汽车行业薪资待遇方面,毕业生初次就业的薪水基本在2000-3500元,月,而做维修等技术岗位的薪水明显要比营销岗位低。我校2019届毕业生在就业调查问卷中反应出,在母校提供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占比最高的是创业课程教学(98%),其次是创业讲座培训l等活动(40.7%),创业实践活动(11%)和创业竞赛活动(11%)的比例明显较低,创业教育整体覆盖面逐步在提升。
与此同时在我校汽车专业学生中,我们抽取了283位学生针对就业意愿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5.68%的学生表示毕业后愿意到汽车行业从事相关工作;50.17%的学生表示会从事汽车行业相近的岗位群工作;7.8%的学生表示会选择自主创业;有20.14%的学生表示目前还在参加专转本或专接本考试.来进一步提升学历,可能延迟就业;还有3.89%的学生没有任何想法。其中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学生很大一部分表示对就业的岗位群和将来的发展表示迷茫。
由此可见,学生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情况了解普遍不够,就业方向迷茫,行业自身也存在比较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新能源汽车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为就业对口率不高,就业稳定性较差,薪资待遇无明显优势,就业质量普遍较低。
3影响学生就业质量的因素
3.1专业了解不全面,学生定位不准确
很多学生在报考专业时,对新能源汽车专业的认识不足或是存在偏差;认为该专业区别于传统的汽车服务与营销、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专业,忽视基础的汽车专业知识的学习,独立成类;还有学生对“新能源”仅停在高端大气的认知,但对行业发展又缺乏与时俱进的认识。
目前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95年后出生,从小在家娇生惯养,吃不了苦,在就业时又把工作岗位和薪酬待遇定位得过高。有单位进校招聘,光看名称觉得不是自己理想的单位,就不去面试,直接把自己拒之门外。初次步入职场的学生,又J瞑怕脏活、体力活;到真正毕业之后,还愿意并继续从事汽车行业的人则少之又少。这是该专业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的最大原因。
3.2课程体系不完善,基础设施投入少
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没有统一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大多是本科院校的形式或借鉴本科院校的形式。目前,新能源汽车专业属于新兴领域,但专业课程仍以传统的汽车专业为基础,尚在探索中。因此,新能源汽车的专业课程体系必然存在许多问题。另—方面,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也不同于传统的就业渠道。由于地区高校相应的新能源基础设施不完善,毕业生可以从事的工作有新能源汽车安全检查员、充电设备技术员等。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因投资不足,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和检测机构数量少,收费不够,也限制了新能源汽车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从而缩小了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3.3行业发展新趋势、校企衔接不畅
汽车行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它集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几方面为一体。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就业市场可分为汽车研发生产企业、销售市场、维修美容市场等,与传统行业类似的售后服务岗位群。相比稳步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前市场,其后市场也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这与传统的汽车市场都有很大的不同,相关后市场的岗位群也在发生动态变化。
笔者对几家对口新能源汽车4S店、汽车交易市场和汽车检维修等相关单位的员工进行了调查,发现存一些问题。对部分企业来说,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对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与企业对学生的实际能力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另外,考虑到运营成本,为相应减少毕业生的二次培训投入,他们更愿意在传统的汽车行业中寻找人才,这使得新能源汽车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就业渠道多方面限制。有的企业只注重经济效益,不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他们只注重眼前利益,工资待遇不合理。人力资源管理不科学,奖惩机制不健全。企业的行为和管理方式不能引起毕业生的共鸣,导致企业未能留住专业人才。
4对策研究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提高,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相互衔接的就业质量体系,包括学生、学校多个部门和工业企业3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数据库和数据库相互联系。2019年毕业的学生对母校教学的满意度为80.58%。据认为,提高母校教学水平最重要的是“实习与实践不够”,其次是“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4.1加强职业指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文化素养是大学生毕业后3-5年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在2019年毕业的学生中,在校期间有待提高的最高素质是“积极努力,追求进步的态度”和“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能力”。从新生入学开始,学校就可以开设一些职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通过教师的指导和熏陶,学校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它还可以邀请一些成功的商界人士来学校宣講,帮助学生了解行业的现状和未来趋势,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自信的自我认识和准确定位。
辅导员积极做好相应的就业指导和思想教育工作,鼓励学生多参加面试,先就业后择业,不要抱着对工资待遇的错误期望。在初期,鼓励他们注重学习社会经验和知识,调整好心态。新能源汽车学生要抓住学校的学习机会,不断提高理论知识基础和实践能力,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良好平台,充份充电,提高综合素质,使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技术人才,更好地适应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4.2规划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完善高校教学体系
高素质的教师决定着教育的未来,高校要加快引进高学历、高技能人才,改变目前教师队伍结构单一的现状。学校可以通过鼓励教师外出培训进修等方式,努力建设一支思想优秀、专职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而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只有2年多,却要接受近30门课程的学习,课程设置尤为重要。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结合岗位需要,根据企业人事标准,制定课程内容,增强课程内容的灵活性,增加培训课程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汽车行业大学的创新也从机械制造业转向了电子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机械技术的水平达到了科技顶峰。其中,汽车电子化也被认为是汽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变化,是现代汽车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新能源汽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作为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学生,应该把电子技术联合起来。同时需要把物联网技术、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的学习加入自身专业知识中,拓宽专业覆盖面,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
4.3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创造了一个不断增长的后续市场,也为该领域的毕业生创造了就业机会。目前,新能源汽车毕业生面临许多实际问题,需要在多方面共同不懈努力,确保新能源汽车毕业生的质量,并顺利就业。
基于对新能源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学校除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体系外,还应紧跟社会产业发展步伐,邀请行业领军人物入校,进一步深化校企融合;共同探讨和设置专业岗位群所要求的能力,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与校企联合在学校建设实训基地,从而为培养汽车工业类学生,提供更多提高实践能力的机会。同时,要消除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一些偏见,避免限制,多方面调整就业方向。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符合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是必然的结果。新能源汽车专业发展可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政府的引导和监督、企业的支持和高校的关注下,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未来发展将更加迅速,人才培养质量也将满足社会的需求,毕业生就业质量将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