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产期护理干预在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进展

2020-06-15王玲李花

世界家苑 2020年5期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剖宫产预防

王玲 李花

摘要:剖宫产术后患者,如果护理不全面,将会对产妇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危急产妇的生命。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下肢深静脉血栓和剖宫产的研究现状,归纳了剖宫产患者围产期的各种护理干预措施,用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几率,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的形成,减轻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产妇的痛苦,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围产期护理;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

围产期护理干预是指从产妇怀孕28周到产后一周采取的各种护理干预措施。贯穿整个分娩过程,是对整个分娩过程的针对性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英文缩写为DVT,是指流动的血液在下肢深静脉的血管腔内不正常的凝结,使深静脉血栓形成或由深静脉血栓脱落引起血管变窄或堵塞,导致血液所流经的组织器官缺血性改变并出现相应机能障碍。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DVT造成的栓塞是孕产妇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高龄产妇激增,使医院里剖宫产手术的数目有了增加,剖宫产手术率迅速上升。本文旨在通过剖宫产术后DVT的病因研究,了解DVT的临床表现,归纳了围产期的各种护理措施,以降低剖宫产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减轻产妇的心理压力,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提高了产妇对护理的护理满意度。

1 剖宫产术后DVT的病因

1.1 血液流速缓慢

女性怀孕后,增大的子宫会压迫下腔静脉使血液流速变缓。剖宫产术后切口疼痛使产妇不敢活动,传统“坐月子”的习惯等都是造成血流缓慢的原因。

1.2 血液高凝状态

妊娠末期,胎盘可以产生大量的雌激素,使肝脏产生各种凝血因子。而在抗凝这个体系中,抗凝血酶Ⅲ异常可导致凝血机制受损,导致血栓的形成。凝血因子增多,抗凝物质减少,增加了血栓形成的概率。

1.3 静脉血管损伤

剖宫产手术过程中会使血管内膜损伤。血管内膜的损伤,会促使血小板的聚集,形成血栓。静脉血管的损伤增加了静脉血栓的形成的几率。

2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

产妇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后,患侧下端肢体的周径比健侧增大2cm,患侧下肢肿胀导致疼痛,肉眼看皮肤潮红,手术后血象偏高,Homans征阳性,护士在触摸产妇患侧肢体的足背动脉时,触摸不清。

3 围产期护理干预

3.1 术前护理

产妇在入院时,会对产妇进行评估。采用Wells评分量表,评分≤1分为低风险,评分>1分为高风险。通过Wells评分的数值来确定是否有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同时护士可以去主动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然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产妇讲解手术流程,术后并发症,愈后情况,减轻产妇的紧张情绪,使产妇能够配合治疗。对可能发生DVT的产妇进行健康教育。首先要告知产妇DVT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预后效果,使产妇加深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認识。同时使产妇对疾病预防更为重视,更好的配合护士的操作。

3.2 术中护理

产妇在进行剖宫产时采用的是左侧卧位,在为产妇进行肢体的束缚时,要注意观察局部皮肤状况,以免束缚过紧,影响肢体血液的循环。王贺东研究的腰麻后体位的变化,对产妇血液运行有影响,认为左侧卧位有利于手术的进行。同时长期的静脉输液会对静脉血管或内膜造成损害,在给产妇静脉输液时,尽可能的将针穿刺在上肢。要注意产妇的保暖,避免因为液体过凉输入体内,使血管痉挛,阻碍血液的运行,造成血栓的形成。

3.3 术后护理

产妇做完剖宫产手术后,一般采取平卧位。术后2小时去枕平卧位,采取头低足高位,术后6小时,促进产妇翻身或处于坐位并按摩下肢。 在产妇排气后应给予产妇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使产妇的大便保持畅通,避免产妇因为便秘,影响下肢血液回流,产生DVT。回到病房后,护士要对产妇进行评估,看一下产妇有无压疮,伤口有无渗液。然后在接下来的护理中主要是观察有无DVT的临床表现。王新红研究的踝部运动的护理,明确了踝部运动能够有效的减少了DVT的发生。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医疗设备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在预防DVT中,应用的最多的就是弹力袜和气压泵了。产妇在术后回到病房后,有弹力袜的,护士就协助产妇穿弹力袜,没有准备弹力袜的产妇则做气压治疗。这些辅助医疗设备的应用,促进了下肢静脉血的回流,不仅减轻了家属每天为产妇按摩的负担,还使产妇发生DVT的几率有了下降。除采用辅助医疗设备,药物预防也尤为重要。剖宫产术后的产妇预防DVT,主要是应用抗凝药物。Mari Mukai等研究了依诺肝素钠与普通肝素的比较,得知依诺肝素钠有更好的预防作用。由此可知,抗凝药物可以有效预防DVT的产生。

4 小结

本文通过对围产期护理干预,剖宫产,DVT等关键词,对剖宫产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现状展开综述。针对剖宫产术后DVT的病因,临床表现,来进行围产期护理干预的描写,围产期护理干预,在护理上,属于有针对性的护理,会使产妇得到的护理更加的全面,在临床上,每一位产妇都会希望自己得到全面的护理。因此,围产期护理值得进一步推广,但围产期护理干预措施还需要医疗工作者进一步研究,使围产期护理干预措施更为具体。

参考文献:

[1] 王玉杰.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J].智慧健康,2018(17).

[2] 赵新莉,范利.剖宫产围产期护理干预对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2)

[3] 罗兴容.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静脉血栓的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48).

[4] 曹春风,邱皓,王群波,等.Wells评分联合D_二聚体排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21).

作者简介:王玲(1993—),女,山东协和学院2016级护理学本科学士。

指导教师:李花,1988,女,山东协和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下肢深静脉血栓剖宫产预防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老年髋部骨折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
骨科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加味桃红四物汤口服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钙用量的临床观察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万迈舒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38例回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