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中的文化内涵
2020-06-15杨文静
摘要:宫殿建筑代表了传统建筑的最高成就,是古代劳动人民几千年来辛勤汗水浇灌的累累硕果,这些精美的建筑不仅极具审美性,还承载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因其古人崇尚与自然和谐相处,依顺、遵循自然规律寻求“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而具有其独特的木构架结构、庭院式规划布局;因其受封建阶级思想控制影响表现出了强烈的等级观念;又因儒家和谐大同的精神熏陶体现出其方正严整、气势恢宏的美学意蕴。本论文旨在透过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看中国传统美学与精神文化,从而更好地指导现代建筑设计,以将中式建筑独特艺术形态与精神内涵发扬光大。
关键词:宫殿建筑;美学;思想精神
建筑,不仅具有供人类遮蔽风雨的实用性,而且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以其固有的风格越来越具备其审美性。历史上,中国传统建筑曾达到并且长期处于世界建筑艺术的顶峰。现在,中国古代建筑也是世界建筑中最源远流长的灿烂瑰宝,是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见证。中国传统建筑包含多种建筑类型:住宅建筑、坛庙建筑、宗教建筑、园林建筑等。其中的宫殿建筑可以說是所有建筑类型里面建设技艺最精湛、装饰艺术最细腻,色彩运用最得体的一种建筑类型,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征权势的宫殿建筑代表中国古代建筑的最高成就,是中国其它传统建筑的范本,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手法与精神文化。
1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中的精神文化
1.1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
古代文献记载:“上古穴居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从远古时期的洞穴到古代的宫室建筑,经历了人类的长期实践与探索。就近挖取的土料、就近储备的木材,土木基本建筑材料的自取自用体现了封建社会小农的自给自足思想。
在宗教文化传入中国后,中国出现了宗教建筑。两汉时期,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佛塔也在这一时期兴建起来,但建于中国的佛塔不完全与印度的桑奇窣堵波建筑相同。伊斯兰教建筑则保留了礼拜寺、清真寺的建筑形式,建造布局还是采用木构架院落分布。木架构建筑体系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极大的文化包容性。其中的儒释道三家思想对立又互补,最终走向融合,对整个建筑体系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一句影响深远的话:“我们塑造了建筑,而建筑反过来也不影响了我们。”建筑的创造过程中融入的人类文化同时会作文信息传递影响人们的行为,使受众跟随信息的引导改变其行为习惯。我们用文化精神打造建筑形成固定的物理环境,在这种物理环境的影响下受众的行为习惯也会改变。建筑让文化精神得以以物质实体的形式来表现,文化精神也使建筑实物更加生动和富有感染力,因此可以说建筑是精神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建筑的灵魂。
1.2 天人合一思想
宫殿建筑作为我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类型之一,是帝王生活的重要区域,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大多以木结构建筑为主,通过严谨的构建将建筑与大自然相融合,在古朴自然中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木结构的建筑风格在体现中国传统的审美思想的同时,做到与自然的高度协同。此外,中国古代宫廷建筑强调中轴对称的建筑方式,在基于美感的同时,不断体现出我国古代宫廷建筑在通过群体组合的方式,在中和、平易中体现出宫廷建筑的威严及庄重。“例如,宫廷建筑在‘以天为尊的建筑理念的影响之下,通过对屋檐峭壁的雕琢与加工,将其宫廷建筑的高大庄严、气势恢弘的建筑特点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这不仅体现了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阶级制度,而且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巧夺天工的建筑技艺。‘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在我国古代宫廷建筑中体现了皇权的威严与不可僭越,更是与封建等级制度交相辉映,将皇权的威严融入到建筑之中,形成了完美的古代宫殿建筑体系。”
1.3 皇权至上,等级严格
宫殿建筑给人最直观的感受便是富丽堂皇,体现出的是封建王朝的威严与皇权不可动摇的地位。皇家建筑无论是从样式、色彩、图案、选材、纹饰、尺寸、数量的都有其严格的规定,处处能体现出皇权的尊贵。皇家的宫殿、官员的府衙、乡绅名门的宅邸以及百姓的住宅都具有明显的区别。宫殿建筑规模恢宏、格调豪华,屋顶专用黄色琉璃瓦屋面,“脊兽数目依照等级定数,脊兽是古代建筑的屋脊上的琉璃饰物,走兽的最高等级规定是九个,依次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獬豸、斗牛、狻猊、押鱼。”彩绘多用贴金龙凤和玺、盘龙藻井或天花彩绘。
2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中的传统美学
2.1 宫殿建筑装饰艺术的主要特点
(1)民族性。受不同民族习俗文化与信仰的影响,建筑装饰艺术各有其民族风格,不同民族喜欢的色彩、纹饰各有不同,他们信仰的图腾或文化会以各种独特的方式呈现在建筑的建造上,最终展现出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2)地域性。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跨域广泛的国家,各个地域的建筑收到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影响也会呈现不同的建筑特色。如北方的建筑装饰普遍宏大壮丽,色彩艳丽庄重,而南方的建筑则轻巧秀美,多采用清新淡雅的风格。
(3)延续性。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科技水平和艺术审美不尽相同,但在当代特有的建筑风格下亦会吸收其不同历史阶段优秀的艺术风格,或者直接在原有的艺术形式上加以继承与完善,使其拥有更加精美的艺术形态。
2.2 建筑技法与统治阶级要求兼顾
中国传统古代宫殿建筑在技法上要求高超,充分展现传统美学,同时又符合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在中国历史上,孔孟之学影响深远,涉及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等各领域。
我们以北京故宫为例来看其建筑技法的美学是如何做到和统治阶级要求相融合的。“北京故宫在元代都城的基础上修建,以紫禁城为中心,南北中轴线是北京城的主轴线。轴线南端依次布置了三朝五门,符合《礼记》所载的‘五门之制。三朝五门富有韵律感的变化,灵活地表现了高低错落,起伏有致的空间组合艺术,体现了设计者杰出的设计才能。儒家遵循‘克己复礼为仁,克制欲望和行动合乎礼教才称为仁。故宫建筑装饰既要求奢华又要求‘克己,但聪慧的建筑师们还是做了绝佳的表现。”宋代的柱础雕饰精美且花样繁多,故宫建筑的柱础中,大部分都使用的是无雕饰的鼓镜柱础。明代的宫室去掉了大量的雕琢工程,而是精心规划布局权衡比例、选择有质感的材料及研究物料的艺术象征。故宫修建所选用的石材和巨石都是极其罕见的材料,并且砖的制作工艺和数量都有很多的提高。宫殿有专有特定的制砖机构,生产的砖乃天下上品,质坚如铁,声如罄竹,为宫殿增加了无上光彩。
2.3 祈福择吉,重视意象
建筑装饰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有各种各样类型的装饰纹样,隐喻符号。夏商周三代时,建筑的彩绘艺术已相当发达。彩绘一般以白色为底,再配以红、黄、金、灰、绿、蓝等色彩。《考工记》曰:“绘画之事后素功,谓先以粉地为质,而后施五彩,犹人有美质,然后可加文饰。”孔子也曾有“绘事后素”之说,大意是要画的东西背后是一片素白。从考古发现的材料可以推测,古代建筑装饰的图案有几何形图案、自然物象、花卉禽兽、人物行为等类别。常见的纹饰有卷云纹、勾连云纹、三角形纹、方块纹、菱形纹、鸟首纹、凤鸟纹、云鸟纹、蝶纹、龙纹等。各种图案纹饰精妙组合,千奇百化。这些彩绘大多象征富贵吉祥之意,表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既能装饰建筑,又对木构建筑起到一种保护作用。
2.4 方正严整,对称之美
与对称是中国古代建筑规划的主要原则之一。所谓中轴线制度,是指在整个建筑群规划中,设立一条或数条轴线,各类建筑沿轴线左右对称排列。此外,也有各类单体建筑本身按中轴对称来建造的。早在夏商西周时期的宫殿建筑规划中已出现中轴线制度。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大多是沿中轴线对称的布局,轴线两侧也保持着严格的对称。如故宫建筑中轴线上的建筑群组成了一条抑扬顿挫、高潮迭起的艺术序列。“从大清门步入宫殿的前区,漫长的御街以及御街两旁连檐通脊的千步廊,形成了带有很强引导性的透视线,平淡而又简练。笔直纵深的视觉感形成庄严神秘的氛围。”
3 结语
综合上述论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是历史文化长河中璀璨的明珠,是人类无限智慧的结晶。它跨越了诸多领域,将美学与精神文化完美结合并且呈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博大精深,传统建筑是其重要载体,研究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主要是从其遵循的“天人合一”和谐理念、皇权至上传统思想及美学意蕴进行的探究,挖掘建筑与文化的互动联系,探寻中国传统宫殿建筑的精神内涵。故宫是现今保存下來的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也因此作为本论文的典型案例探究。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因其古人崇尚与自然和谐相处,依顺、遵循自然规律寻求“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而具有其独特的木构架结构、庭院式规划布局;因其受封建阶级思想控制影响表现出了强烈的等级观念;又因儒家和谐大同的精神熏陶体现出其方正严整、气势恢宏的美学意蕴。
对传统宫殿文化进行研究后,我产生了有关现代建筑的一些思考。现代建筑设计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扬弃式传承我国优秀传统建筑精神内涵。不仅要持续保护珍贵的传统建筑艺术形态,还要创造出既有传统美蕴和民族特色又能与当代审美相契合的新型中式建筑,让带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建筑在世界建筑群中大放异彩,打造一张亮眼的名片。
参考文献:
[1] 王公民.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研究[J].汉字文化,2017.
[2] 贺方.试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文化内涵[J].江西建材,2015.
[3] 戴良燕.夏商西周宫殿建筑文化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2006.
[4] 杜娟.中国传统宫殿建筑的文化哲学考察[D].西北大学,2015.
[5] 孟福霞.北京故宫空间布局构思探源——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美学精神[J].大众文艺,2012(21).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熊猫亲子国学堂”(编号:2018104453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杨文静(1998—),女,山西太原人,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2016级本科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编导。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