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大课堂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定量评价
2020-06-15徐俊武张伟
徐俊武 张伟
摘 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提供了极大的启发。文章定量分析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湖北大学经济学课程大课堂教学中学生成绩的影响,发现在经济学大课堂环境下,翻转课堂模式对学生期末各类型题目的成绩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平均而言,接受翻转课堂教学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平均提高了约6.5个百分点,控制学生学习能力变量后估计结果依然稳健。
关键词:经济学原理;翻转课堂;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17-0070-04
Abstract: The flipped classroom has provided great inspiration for the teaching of economics principles. This paper make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on the students' scores in the large class of economics principles course of Hubei University, and finds that the flipped classroom model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he students' scores in the large class environment. The final exam scores of students improved by about 6.5 percent on average, and the results remained robust after controlling variables of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Keywords: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
通过要求学生在课外预先观看录制好的课程视频,然后在上课前评估他们对视频中核心概念的理解,从而使主动学习成为可能。这种把课堂时间预留给答疑解惑和在教师的监督或指导下进行的其他活动,将在线教学与实体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技术通常被称为“翻转课堂”。国外研究显示,教师越来越多地将课堂上的绝大部分时间用于主动学习,并通过学习成绩来衡量这种教学模式的巨大成功(Goffe和Kauper,2014)。这种教学模式对经济学课程教学提供了极大的启发,更重要的是,它带来了积极的学习成果(Miller和Rebelin,2012)。尽管如此,这种教学方法并没有在经济学课堂上得到大规模应用,因为制作视频和设计课堂活动需要老师和学生“投入”大量时间。考虑到如此巨大的成本,因此尽可能准确地了解翻转课堂的预期效果是很重要的,本文试图量化这种效果。通过定量分析,我们发现翻转课堂对学生成绩具有显著的正向边际效应。本文接下来将依次描述课堂教学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评估模型、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描述性统计、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及简短的结论与启示。
一、课堂教学设计
这次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评估的背景是经济学课程,分为初级与中级两个部分,即经济学原理(微观与宏观部分)和中级经济学(微观与宏观部分),共四门课程。它们是经济学、国际贸易与经济(以下简称国际贸易)和金融学三个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其中中级经济学也是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下各二级学科硕士阶段的必修课程,课程性质均为必修,每门课程3学分,共6学分,教学分别安排在本科的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以及硕士研究生的第一和第二学期。所有课程均为48课时,每学期16周,每周三节、每节45分钟。在2016-17和2017-18两个学年(共4个学期),湖北大学经济学、国际贸易与金融学三个本科专业以及经济学类硕士研究生超过1200名学生选修了这些课程,每个教学班级在一学年内的两学期授课教师保持不变。
我们在2016年秋季(2016-17学年第一学期)开始前对课程进行了重新设计(翻转课堂)。在此之前,教学团队以传统的授课方式教授这门课程,使用有限的主动学习技巧(例如,花时间解决问题和课堂调查)。重新设计以后,在新授课形式下,要求学生在上课前观看预先录制的讲课视频,并完成涵盖讲课视频要点的大纲。每堂课都以一个基于视频作业的小测验开始。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动手解决问题上,学生们分成小组来解决旨在激发他们对经济概念和逻辑的理解。老师在教室里四处走动,与学生互动,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回答问题,并鼓励学生“更深入地挖掘”。
二、教学效果评估模型
我们描述一个简单的学生成绩评估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经验模型。成绩生产函数捕获了将学生禀赋、学生投入、课程、教室和教师特性转换为教学效果(即在课程考试中的表现)。假定一个大学生以给定学习投入和教育资本开始他/她的大学课程學习。假设在每一节课上,他们都努力学习,用向量Ei表示他的学习投入。用向量Ki表示他接受的教育资本,捕捉了同一门课程所有学生共有的课程、教室和教师特征。可以用以下公式定义学生i的教学效果Y:
(1)
?琢和?茁分别度量教育资本转化为学生学习成绩的能力和学生学习精力影响期末考试结果的程度。为了了解翻转课堂形式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我们对非线性生产函数进行了近似:
(2)
捕捉未被注意到的能影响学习成绩的学生个人特征。
翻轉课堂指标包含在向量Ki中。考虑到我们对跨两个学期的数据的依赖,我们的目标是将课程、教室和教师特征的差异最小化。向量Xi测量学生的外生特征(如性别、种族、年龄),向量Ai捕获的学习能力指标是通过大学入学考试(高考)测量的。我们感兴趣的是翻转课堂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如果翻转课堂形式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表现确实是外生的,那么试图解释学习能力变量可能存在的内生性不会影响教学创新的边际效应。
三、教学效果的描述性统计
期末考试问题在两种不同授课方式的两个学期中是类似的。每个问题(或一组问题)设计目的是衡量学生对经济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在特定的测试问题上使用二分法答案(正确或错误),我们能够统一地衡量每个学生在每门课上的表现。教学效果的第一个衡量标准是学生对每个问题的回答,即每人提供多个观察结果。第二个衡量标准是在34个类似问题中正确回答问题的(连续的)百分比。这些问题也让我们能够关注课程的重新设计如何对不同类型的学习目标产生不同的影响。
如表1,传统和翻转课堂模式下所有常见题型的平均正确率表明,课程的重新设计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了6.9个百分点(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翻转课堂具有显著的教学效果。从与样本均值的标准差来看,翻转课堂的标准差大约是总体样本标准偏差的一半(0.58)。当我们对期末考试题目进行分类时,我们发现翻转课堂的学生在每一类型题目上都表现得更好。具体表现为:选择题提高6.9个百分点(0.65个标准差),简答题成绩提高4.4个百分点(0.31个标准差),应用题成绩提高10.5个百分点(0.71个标准差),分析题成绩提高10.3个百分点(0.47个标准差)。学生的其他特征也可以解释学习成绩的差异,这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四、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学生特点
我们统计了学生的人口特征,如性别、年龄、种族和民族,以及入学分数,发现除了住在校外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外,不同教学模式下这些指标的平均水平并无统计学上的差异。另外,由于数据来自不同课程,而同一个专业这两门课程的授课者都为同一名教师,他们分别使用了传统方法和翻转课堂方法,因此教师层面的特征不大可能影响到教学效果的评估。因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知识结构等有可能随时间变化的因素可以假定为是一个定值。
(二)学生努力程度
学生的努力是很难衡量的,但我们教学团队使用了轮询技术(即课前随机提问,以测试学生对该次和上次课程材料的理解)来获取这一数据。5名任课教师在80%的授课日都对学生进行了抽查,一般一次抽查会问4到6个问题。我们使用这些数据来定义学生在学期中的努力程度。就全样本而言,92.3%的学生参加了课堂随机调查问题的管理。从表1中可以看出,翻转课堂模式在经济学原理大课堂中的表现看上去比传统模式好6.9个百分点。
(三)学生能力与生源地
基于可比较性,我们用高考的标准化成绩来衡量学生能力。由于中国各个地区的高考分数不具有可比性,录取分数线也大不相同,因此我们按照学生成绩与高考“一本录取线”之间的标准差作为学生能力的度量值。此外,由于学生来源地涵盖了中国中部、西部和东部的12个不同省份,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我们为各个省份的学生构建了地区指标,以便观察生源地因素是否会对学生成绩有影响。
我们使用几种不同的估计模型来讨论我们的结果。模型1只控制了学生特征,模型2控制学生特征和学生能力,模型3是学生特征和能力与平均成绩的标准差的OLS回归结果。观察解释变量的系数,可以发现接受翻转课堂教学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平均提高约6.5个百分点(列1),而同时控制学习能力变量后也只是轻微地降低了对翻转课堂效果的影响(列2)。以前在统计上对解释成绩差异很重要的学生特征,现在在统计上变得无关紧要,这表明这些学生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与能力高度相关。
五、结束语
我们的实证分析表明,在经济学原理大课堂环境下,翻转课堂模式对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平均而言,接受翻转课堂教学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平均提高约了6.5个百分点,控制学习能力变量也只是轻微地降低了翻转课堂的影响。这与国外一些关于经济学原理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研究结论相似(Figlio,Rush和Yin,2013)。我们还发现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对不同学生的成绩的影响有所不同,这种差异主要由学生在成绩分布中的相对位置和其个人特征来解释。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在课外观看录像,并提供更多的课堂实践活动,这种课堂形式对这些学生来说或多或少是有效的,但是这种教学效果是否会随着课程和学生年龄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宋颖.基于教学考核视角的经济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高教学刊,2019(17):126-128.
[2]姜晨,牛静.翻转课堂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33):56-57.
[3]William L.Goffe,David Kauper. A survey of principles instructors:Why lecture prevails[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2014,45(4):360-75.
[4]Rita A. Balaban,Donna B. Gilleskie,Uyen Tran. A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in a large lecture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course[J].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2016,47(4):269-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