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中医院如何规范名老中医档案及管理
2020-06-15孔园
孔园
【摘要】本文以基层中医院名老中医档案管理为对象,首先介绍了档案管理的意义,然后分析了建档的途径与做法,包括全面系统收集资料、规范系统地构建档案,继而从学术发展、教育科研、医药传承的角度总结名老中医档案对中医药临床科研与科普教育的价值。
【关键词】基层中医院;名老中医;档案管理
名老中医是具有扎实专业基础、丰富从业经验的中医,不仅是各中医院最为重要的人才资源,也是我国中医事业发展以及中医文化传承的主体。我院自1984年成立以来,相继有8名同志被评为省、市、县级名老中医和优秀中医药专家,为基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传承作出了突出贡献,积淀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档案管理是充分发挥名老中医作用,推动名老中医管理规范化的基础性工作,本人在县级中医院从事档案工作30多年,作为档案工作者,就名老中医的档案规范管理与大家一起共同探讨。
一、为名老中医建档的重要意义
中医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维护健康和抵御疾病的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医学科学。凝聚了深厚的中华优秀文化,在中医理论形成过程中,能够把历代优秀的文化融入医学中去,和人的生命现象结合。中华优秀文化表现在中医的哲学思维、中医的诊疗理念、中医的道德观等。
老中医是将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前人经验与当今实践相结合,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典范,代表着当前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是当代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杰出代表,其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是中医药学术特点的集中体现。名老中医之所以能称为名医,就是他们的见解比常人要高明、经验要丰富、对疾病的认识更本质化,与古板的古籍文献相比,他们的经验更鲜活生动,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正是因为有了历代名老中医经验的积累和传承,才使得中医药学历久弥新,永葆活力,福祉百姓。为名老中医建档不仅可以让我们研究与继承其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更能使他们的宝贵医术得到传承和发扬,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二、为名老中医建档的途径与做法
(一)全面系统收集资料。由于名老中医有的病故、退休,在岗的年代跨越长,专业擅长不同,为了全面收集他们的资料,我们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原始资料:第一,重点收集了老中医个人生平履历的资料,包括名老中医的经典体会,生活日记、书札文稿、诗词书画和信件墨宝、讲话稿、照片、录像带、磁带等。第二,收集了各时期的履历表、政治面貌、职务、职称、受奖情况等。第三,重点收集学术经验方面的资料,如典型医案,用药心得、诊疗思路、辨证处方、个人用药特色、住院查房,典型疑难杂症、主持科研项目、科研课题申请书及合同书、学术著作。第四,拜访名老中医本人,得到行医日记、论文、讲学讲稿、本人从师带徒经过。第五,广泛收集名老中医社会活动与社会评价方面的资料,包括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中各界的贺词、贺信、发言稿、证件、照片等;参加中医科研学术交流的邀请书、照片,各种荣誉证书、证章,报刊上发表的具有评价性的文章和照片、电子影像资料。征得本人、家人同意将实物暂时妥善保存在医院档案室,且以医院的名义为他们颁发了证书。
(二)规范系统地构建档案。为了使名老中医的档案切实地作用于临床医学和科研教学工作,我们目前主要对收集的资料按照档案管理的方法和原则进行规范整理,编制专题目录以及创建档案数据库。拟将名老中医的有关档案资料结集出版,出书论著,编撰融文化性、思想性、学术性与教育性于一体的专题文稿。撰写名老中医临床事迹的文章,如电视剧本《善医郭献亭》的许多资料由我院档案室提供。把名中医的随诊心得和经验方法编写成中医科普文章等。2014年我院举办的“单县中医院建院30周年”大型图片展览中,名老中医展览版块和院史展览版块,许多名老中医的珍贵资料首次展出,受到其学生、同仁、家人及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县电视台作了专题报道,个别资料还入选《单县志》,其资料全部来源于医院档案室。我们还准备在全县大健康信息系统中建立名老中医档案数据库,方便检索名中医档案信息的需求。在新院区开设“单县中医药博物馆”(已设计完毕,正在建设中)、名老中医工作室,创建全国中医文化教育基地。全方位把中医药古籍文献、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的整理研究及中医学继承人培养工作做好。
三、名老中医档案对临床科研与科普教育的价值
目前国家积极倡导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作用,将大力推进基层中医药建设列为国家战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在启动“基层中医药能力建设工程”,建立名老中医档案符合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
(一)基层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是培养和造就新一代名中医的重要途径。目前名老中医的传承形式已日趋多样化,主要有名师带徒、研究生教育、家传等形式,多种传承形式相互辅佐,对中医药经验传承事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随着国家对中医事业发展的不断重视,中医传承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创新、完善,逐渐形成了多样化的传承体系,保证了中医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为中医价值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基层的名老中医档案工作将与单县中医博物馆(筹建中)密切结合,已纳入医院5年发展规划,加强对特色中医药体系的发掘和整理,丰富中医药独特魅力。通过中医档案帮助青年学习名老中医高尚的医德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超的学术造诣。同时还加大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宣教力度。
(二)中医药传承和发展离不开教育科研工作。其中医药科研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资源,在中医药科研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名老中医档案的建立扩充了这一资源库。在基层中医药科研事业发展中,充分利用名老中医档案,将传统的科研模式与现代的实验方法相结合,最大限度开发和利用档案资源,积极为基层中医药科研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三)发挥名老中医档案对中医药传承的重要作用。一是丰富了中医临床诊疗技术体系中医学传统知识和理论框架,为中医学科研工作提供了更多經验支持。如我院疮疡外科将郭志尧先生(全国首批500名师承名老中医)宝贵的经典诊治处方资料做统计分析与总结筛选,编制成一整套医宗档案资料,应用在临床治疗红斑狼疮等。二是通过对名老中医档案的建立,保护和传承了中医药目前一些独特的濒临灭绝的诊疗技术,促进发展和应用基层中医独特诊疗技术。三是充分发掘名老中医档案,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名老中医档案资源,促进基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四、结语
名老中医是基层中医院最宝贵的财富,他们都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在推动中医事业的传承与现代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基层中医院必须高度重视名老中医的档案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好名老中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铭伟.三级医院名老中医档案的建立和管理[J].特别健康,2017(20):271.
[2]黄洁梅.医院名人档案的征集、管理与利用[J].医药前沿,2012(9):31-32.
[3]华佳芸.做好"名老中医工作室"的建档工作[J].上海档案,2008(07):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