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假司马“字”字印古印之中有玄机

2020-06-15刘勇先

东方收藏 2020年3期
关键词:官印现藏上海博物馆

刘勇先

古代印章,是作为一种实用之物来制造的。在印章制造中,实用性是决定因素,而艺术美处于服从地位。秦汉印的制造虽然是以实用为目的,但也伴生着艺术创造。秦汉印的篆刻美,有着人们本能地按照美的规律制造实用物的成分,也有随着印工们审美经验的长期积累进行的有意识的篆刻艺术创造。

图1,字丞之印。西汉早期铜质官印,蛇钮。印面纵2.5、横2.55厘米。现藏上海博物馆。

“字”指的是“字县”,这是西汉的一个县名,《汉书·地理志》载“右北平郡下有字县”。其地大致位于今河北、辽宁、内蒙三省交界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字县,汉置。故治在今山海关西北边外子谷口。”“丞”指的是县丞,《汉书·百官公卿表》载“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县丞是当时一县仅次于县令(长)的二号人物。

此印仍沿用秦印界格的形式,“田”字界格中间的十字格较粗,且并不是完全平均分配,右边两字较大,左边两字稍小。“字”的“宀”取向背之势,将“子”包蕴其中。“丞”与“印”中的斜线化解了平直线的过度平整,且“丞”字上半部的盘曲又与“印”字的下半部分相呼应。“之”字笔画较少,留红为多,同时通过方与圆的对比,使得印面更为灵动。

图2,军司马印。汉代。鼻钮方形铜印,通高2.3、长2.3、宽2.3厘米。湖北博物馆藏。

司马:汉武帝定制,主武也,掌管军事之职。大将军所属军队分为五部,每部校尉一人,秩比二千石;军司马一人,秩比千石,不置校尉之部,单设军司马一人,其余将军领兵征伐时,所属也有司马等官领兵。北周依《周礼》置六官,其夏官大司马的属官有军司马中大夫、军司马上士、军司马中士、军司马旅下士。军司马中大夫相当于兵部郎中。

军司马:官名。《周礼·夏官》谓周大司马官有军司马下大夫,而未言其职。汉有军司马,为大将军属官。大将军营(即大将军直属部队)分五部,每部校尉一人,秩比二千石;军司马一人,秩比千石。不置校尉之部,单设军司马一人。其余将军领兵征伐时,所属也有司马等官领兵。

图3,假司马印。东汉官印。鼻钮,印面纵2.45、横2.43、总高1.96厘米,重52.8克。现藏上海博物馆。

“假司马”,领兵武官名,本有代理司马之意。《后汉书·百官志》最为详细。曰:“将军,不常置。本注日:掌征伐背叛。比公者四:第一大将军,次骠骑将军,次车骑将军,次卫将军。又有前、后、左、右将军。”“其领军皆有部曲。大将军营五部,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军司马一人,比千石。部下有曲,曲有军侯一人,比六百石。曲下有屯,屯长一人,比二百石。其不置校尉部,但军司马一人。又有军假司马、假侯,皆为副贰。其别营领属为别部司马,其兵多少各随时宜。门有门侯。其余将军,置以征伐,无员职,亦有部曲、司马、军侯以领兵军司马为校尉佐贰。”参营领兵,秩比千石,是汉代常备军中重要的中层武官。

图4,卑梁国丞。汉代晚期。瓦钮方铜官印。现藏上海博物馆。印面2.5×2.5、通高3厘米。此印线条均匀挺劲,结字严谨端庄,四字排列紧凑,只留出极其细长的通道。全印多处斜弧线大胆夸张,且走向各不相同,加上自然留出的形状不一的空间,使得印面多出一片生动活跃的气息。

图5,章厩将马印。鼻钮官印,印面纵2.24、横2.26、总高1.3厘米,重26.1克。

此印系战国秦系风格,河道坑,坑口不错,铜性很好,通体泛金黄色光,钮孔、印台上满布砂砾黑锈,印面部分笔画上有黑锈,易清理。印文凿刻,刀法娴熟,文字漂亮,沉稳大气,印文施田字界格,十字交叉读,典型战国秦风格。“章厩”,秦官署名,皇家御厩,职责为天子养马、牛、羊、鹿、驼等,《汉旧仪》云“天子六厩”,此其一也,佘或为“大厩”“中厩”“官厩”“外厩”和“左厩”,然秦当不止此六厩,若传世秦官印和出土秦封泥有“小厩南田”“小厩将马”“左厩将马”“右厩将马”“章厩将马”“大厩丞印”“中厩丞印”“都厩丞印”“官厩丞印”“御厩丞印”等,可以为证。“将马”,为厩官也,当在“厩丞”之下,或职养马。

图6,“侵骑千人”印。鼻钮,西汉官印之一,朝官及其属官印。印面2.5×2.5、高2.5厘米。此印篆刻布局为左右疏密对比法:疏处更疏,密处更密,造成更强烈的对比。由于有时候选定的入印文字是特定的,不能改变的。因此,在任疏任密、不做任何疏密調整的情况下就容易造成印面的失衡。

“侵骑千人”印,《汉书·冯奉世传》载有:“渭陵寝中郎”。此“侵骑千人”印,或是守卫陵寝之军官。《前汉·田蚧传》有:“貌侵”。《注》师古曰:“短小曰侵,亦作寝。”可知古时侵与寝通用。

图7,“陈胜”印。印面1.5×2.4、通高1.6厘面。印铜铸,长方形,鼻钮。印面有阳线边栏。印文为秦篆字体,白文。陈胜(?一公元前208年),字涉,秦末阳城(今河南商水)人。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与吴广一同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南)率众起兵,成为反秦义军的先驱;不久后在陈郡称王,建立张楚政权;后被秦将章邯所败,遭车夫刺杀而死,陈胜死后被辗转埋葬在芒砀山。刘邦称帝后,追封陈胜为“隐王”。上海博物馆藏的这方“陈胜”印,是否是那位秦末起义军领袖陈胜所用,有待专家定论。

图8,“赵佗”印。汉代。瓦钮,四层台阶形方铜印,阳边框,白文篆书。

赵佗(前240年-前137年)是恒山郡真定县(今河北省正定县)人,赵他为南越尉,故日“尉他”。原为秦始皇时期秦国将领,后来奉秦始皇之名南下岭南攻打百越,在秦始皇去世之后秦朝大乱之时,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赵佗本人也就成为南越国历史上第一代皇帝。

秦朝名将赵佗建立南越国后,是先称王后称帝的。赵佗建立的南越国归顺汉朝时,被汉高祖封为南越王;汉高祖刘邦死后,赵佗称帝,称南越武帝。上海博物馆藏的这方“赵佗”印,是否是那位秦汉时南越国赵佗,有待专家定论。

图9,岁宿申水为助中士五。新莽印。龟钮,印面2.4×2.4、通高2.6厘米。当时王莽改称将军为“岁宿申水为助将军”、右庚“刻木校尉”,前丙“耀金都尉”……如此属不可胜记。——不要问王莽这什么意思,就连写《汉书》的班固表示,他也不明白王莽发了什么昏。王莽还更名秩改称官品百石为庶士,三百石为下士,四百石为中士,五百石为命士,六百石为元士,千石为下大夫,比二千石为中大夫,二千石为上大夫,中二千石为卿。从此大致认为“岁宿申水为助中士五”印,即为将军下属的“四百石”中士军官。现藏上海博物馆。

图10,“筚闺苑监”印。东汉。方形,瓦钮。青铜质。印面有阴文篆书“荜闺苑监”2行4字。

荜闺苑是东汉灵帝光和三年(180)所建的东西两个官苑,地处洛阳宣平门外。这是管理园林的官员的官印。上海博物馆藏。

图11,“巨蔡千万”印。现藏上海博物馆。

汉代商贾活动与“巨蔡千万”的含义:巨杨千万、巨雍千万、巨蔡千万……一式的文字,一式的形制:都是长方形,这应该是属于吉语印一类。“千万”一词,或为商业贸易之祝祷所用,有如今天我们所说的“生意兴隆通四海”。汉印中除这样的“千万”之外,还有其他一些例子:如“日利十千万”“日入千万”等。

汉时的商贾虽然还没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但我们只要看《史记》对商人的记载,即可明了商贾们的重要作用:“今有无秩禄之奉、爵邑之入而乐与之比者,命日素封。封者食租税,岁率户200,千户之君则二十万,朝觐聘享出其中。……衣食之欲,恣所好美矣。故曰……然是富给之资也,不窥市井,不行异邑,坐以待收,身有处士之义而取给焉。”这是对商贾之富的热情肯定。贫贱未必是高士,而“本富”者亦足以自豪。

《史记》还有专门的《货殖列传》以记商贾盐铁之利。而汉文帝时也有邓通钱尽布天下。商贾们为来往贸易,更需要印章凭信——凭信当然是人名私印,但有几方恭喜发财的吉语印,心情总是愉快的吧?那么商人们贸易时皆佩“千万”的吉语印以祝祷生意兴旺,更是十分正常了。

只不过,为什么这几方“巨雍千万”“巨蔡千万”印都取长行,我们眼下尚不清楚它的理由。

“巨杨千万”“巨蔡千万”均为朱文印,一为粗边,一为无边即以印文代边;相比之下“巨蔡千万”更有成绩,在线条回环流动又十分平整均匀的视觉形式中,大致可以看出汉代人的空间意识:它讲究饱满,但又不是机械的填满。

猜你喜欢

官印现藏上海博物馆
唐宋以来盐业古官印辑考
裴度失印不急找
裴度失印不急找
论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两面珍贵铜镜
裴度失印不急找
《玄宗避蜀图》
七月·美梦
一月·如意
上海博物馆内容和运营均需升级
梵天东土 并蒂莲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