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忆张浦生老师

2020-06-15王德安

东方收藏 2020年3期
关键词:元青花瓷片青花瓷

王德安

早上打开微信,惊悉张浦生老师于2月21日凌晨1:30驾鹤西去,享年87岁。悲痛惋惜心乱如麻,抗疫宅家非常时期不能前往吊唁,只有泪目码字以寄哀思。

我与张浦生老师相识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说来也是缘分,那时香港天民楼主人葛师科来南京看望老朋友,我因与他曾同在一个单位工作过,还曾同住一个宿舍睡过上下铺,过往甚密交谈投机。他谈起在香港继承父业搞起陶瓷收藏,我那时也在捡瓷片研究纹饰,更增加了亦师亦友久别重逢的喜悦。

临别,他写了张条子让我以后多向张浦生老师请教。那时张老师在南京博物院仓库工作,也在研究青花瓷片上的纹饰。看了葛老师的条子,知道与葛老师的关系,从那以后我就成了张老师家的常客,我捡的瓷片请他鉴定,他谈起瓷片更是滔滔不绝,让刚接触陶瓷的我听得津津有味,去他家次数多了他也不把我当外人,到饭点了便拉着我一起吃饭。我成了他课堂外的学生。

回想起和他的交往,有两件事让我刻骨铭心永难忘怀。

鼓励我发挥强项撰写文章

他常常叮嘱我,要发挥强项多写青花瓷片的解读文章,弘扬文化,增强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传达他“人弃我取,变废为宝”的理念。那段时期《扬子晚报》常常刊登我的瓷片解读短文,编辑还不时写信来催要稿件,不少人看了文章知道瓷片上有这么多的文史故事,不约而同地成了“瓷片族”一员。每篇文章几乎都经张老师指点修改,我在写作中提高了鉴赏能力,也同时结识了不少瓷友。

1990年我在香港《收藏天地》上写了篇文章《青花瓷片上的大千世界》记古陶瓷专家张浦生。那时内地还没有铜版纸印刷的收藏刊物,张老师非常高兴。后来张老师应邀到大英博物馆访问讲学,他带着一批青花瓷片和这本杂志在讲台上用汉语讲了一个多小时,他的发言弘扬了中国陶瓷文化,受到热烈欢迎。这在大英博物馆创造了两个纪录,一是这个讲坛第一次听到中国人的汉语,二是欢迎的掌声超过五分钟。

1996年在张老师的倡导下成立了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被称为“瓷片族”,他们“乐瓷不疲”地在建筑工地、在疏浚的河滩、在收藏品市场收集残破古瓷片。他们在组织会员研究古瓷片、考察古窑址的实践中,陶瓷鉴赏水平也大大提高。

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在张老师的指导下集全会之力,先后编撰出版了《中国青花瓷纹饰图典》四卷五册、《人间瓷话丛书》(十部),把文博部门的古陶瓷研究,变成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张老师1995年出版了《青花瓷器鉴定》一书,将他30年来研究青花瓷的经验体会融入书中,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受到广大陶瓷收藏者的欢迎,所以10年中4次印刷累计数万册。2009年南京出版社与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合作编辑出版《家庭收藏指南丛书》,张老师委托我帮助他整理出版了《青花瓷收藏与鉴赏》。在与张老师的交流讨教中,我深切感到张老师毫无保留地教诲和与时俱进的学术观点。整理他的著作是最好的学习。该书分六部分,分别是“胎土浴火炼芳华”“李唐盛世诞青花”“元代青花入佳境”“明清国瓷展风华”“钴蓝皴染中国画”和“看青看花辨真假”,把张老师对青花瓷的起源、烧造及鉴赏的研究成果系统归纳出来。书出版后张老师很满意,读者也很欢迎,这更增加了我的信心。因为整理张老师的著作,获益最多的是我。

廓清我们对元青花的认识

那年,张浦生老师参加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和中国古陶瓷学会年会,他发表了对最近出现的元青花热的态度:“识古不穷,贪古不富”。面对几百件“新近发现”的元青花“藏品”,他告诫一些盲目投资甚至怀有投机心理的收藏者,现在陶瓷收藏市场秩序混乱,假货居多,千万不要上当。因为,目前全世界元青花瓷完器的真品只有300多件,不可能一次性新增如此多的真品。

一、延{;占型提法不科学

“我们说的元青花指的是至正型”,张老师强调说:“过去将元青花分为至正型和延祐型,这是不科学的。青花是以钴料为着色剂,绘出的纹饰发青蓝色,而所谓延{;占型纹饰呈色灰黑,经化验它的着色剂是铁,应当排除出青花家族,更名为‘釉里黑。”

二、元青花主要是外销

张浦生介绍,目前全世界研究元青花的时间相对短暂,可借鉴的资料极为有限,这让大量民间收藏者根本无法系统地辨别元青花的真伪。为什么国内的元青花稀少,其原因是元青花瓷主要是外销出口,近几十年来东南亚打捞的沉船以及近年红海和东非出水的数量更大。国内的元青花主要是明代墓葬出土和三个窖藏发现。它们分别是高安窖藏、保定窖藏和上世纪90年代发现的繁昌窖藏(16件)。

三、有人物纹饰的国内仅有8件

“真正的元青花瓷少之又少,且有人物故事画的元青花瓷更是极品中的极品。”张老师介绍,在全球目前仅有的几百件元青花瓷完整器中,只有不到40件绘有人物形象,中国仅保留有8件,分别藏于江苏、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广东的博物馆和香港的个人藏馆。这其中我们较熟悉的是元青花人物纹饰极品中之最——南京沐英墓出土的蕭何月下追韩信梅瓶,现藏于南京博物馆。

四、“有一件是我发现的”

张老师很荣幸地告诉我们,这些少之又少的元青花人物纹饰瓷器中,有一件是他发现的。那是上世纪90年代,张老师在扬州国家文物培训中心上课。学员其中有广西横县博物馆封馆长,他告诉张老师,横县农科所搞基建,挖到一只青花罐,样子很古朴,好像是元代或明代的青花瓷,现藏在施工工头的床底下。张老师叫他拍张照片来看看,一看果然是元青花,画的是“尉迟恭单鞭救主”,属稀世珍品。

人物纹饰内容不外乎五种

有人物纹饰的元青花主要绘在三种器皿上:大罐、梅瓶和玉壶春瓶。人物纹饰的主要内容是历史人物、两汉历史故事、戏曲人物、道教八仙人物、高士人物。上世纪90年代张老师在香港一个私人收藏家那里看到一只绘有婴戏图的大罐。研究表明,元青花的人物纹饰内容不外乎这五种。

朱元璋有功于元青花

元青花是元代中晚期出现的,也就是1330年以后,1361年达到高潮,其间朱元璋的起义军打败了陈友谅,占领了景德镇。虽然明王朝尚未建立,但在朱元璋控制下生产的瓷器,纹饰上都是为朱元璋的政治服务的,如蒙恬将军、尉迟恭单鞭救主、萧何月下追韩信等。

在某种程度上看,朱元璋对元青花是有贡献的。研究元青花要扩大视野,才能知道什么是历史的真实、什么是现代人的臆造。

元青花热面面观

从上世纪50年代美、英的两位专家开始首次对元青花进行研究以来,元青花在中国先后掀起过四次研究高潮。

“目前市面上所见到的元青花瓷,可能绝大多数均为历代甚至现代的仿制品。”张老师说,元青花热要从几方面看,世界对我国瓷器艺术的认同,元青花本身具备的艺术魅力,这是热潮好的方面;但有人想一夜暴富而陷入执迷不悟;有人趁机制假贩假坑害收藏者;某些专家出于商业目的昧心地指鹿为马,将假的鉴定成真的。这一切,搞乱了收藏品市场,污染了学术风气,败坏了社会公德。

张浦生希望人们对陶瓷收藏应该有正确的态度,绝不能持有一夜暴富的心态,也不能有“钱眼里面学文化”的态度。而应该以提升自我鉴赏水平,丰富业余生活和提升精神世界为收藏的前提和根本。

张老师是“瓷片族”的领头雁,是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的精神支柱,也是我的恩师。他的仙逝是文博界的一大损失,但他的风范、情操、哲思理念永远是我们的精神财富。

“青花王子”,一路走好!

猜你喜欢

元青花瓷片青花瓷
青花瓷的前世今生
不翼而飞的青花瓷
瓷片
郭德纲巧用寓言劝爱徒
最贵“福禄”元青花 元青花缠枝福禄万代大葫芦瓶拍卖价5681万元
青花瓷里觅南山——江西
蒋宇涛??《青花瓷》
冰点以下的缝合
老钱
元青花的两个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