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H值对TiO2-H2O纳米流体稳定性及热物性影响的实验研究与评价方法

2020-06-15杨子月卿山王思娴贾壮壮雷佳杰

应用化工 2020年5期
关键词:基液静置流体

杨子月,卿山,王思娴,贾壮壮,雷佳杰

(昆明理工大学 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3)

纳米流体是一种新型传热工质,对提高热交换系统效率有重要的意义[1],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2-6]。但纳米颗粒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很高的表面能,悬浮在液体中的纳米颗粒易团聚和沉淀[7],影响纳米流体传热特性。目前,提高纳米流体稳定性的方法主要包括超声分散、机械分散、添加分散剂等,但以上方法均有不足之处[8-14]。

探究pH对纳米流体稳定性的影响,利用两步法制备质量分数0.1%TiO2-H2O纳米流体,测试在不同pH值下TiO2纳米流体的Zeta电位、透射电镜、导热系数、黏度,探讨制备稳定的水合TiO2纳米流体的最佳条件,以期为制备分散稳定性好的纳米流体提供指导[15]。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与仪器

TiO2纳米颗粒(20 nm),北京德科岛金公司提供;盐酸、氢氧化钠均为分析纯;基液为去离子水。

DR-MS07超声振荡仪;BY101电子天平;PHS-25精密pH计;Zeta PALS测量仪;Tecnai G2 TF30 S-Twin场投射扫描电镜;DV3T流变仪;Hot Disk TPS2500S测量导热系数。

1.2 TiO2纳米颗粒

对TiO2纳米颗粒进行透射电镜(TEM)观察形貌,TiO2纳米颗粒材料呈现球体或类球体状,粒径均匀,符合实验要求。使用盐酸和氢氧化钠作pH调节剂。

1.3 实验方法

1.3.1 TiO2-H2O纳米流体制备方法 采用两步法制备TiO2-H2O纳米流体悬浮液,图1显示纳米流体两步法制备过程,将TiO2纳米颗粒直接添加去离子水中,形成纳米粒子悬浮液,然后调节pH值并配以超声振动1 h,获得均匀、分散性较好的悬浮液。由于纳米粉体的体积难以测定,所以实验中使用质量分数为0.1%的纳米流体。

图1 两步法制备TiO2-H2O纳米流体流程Fig.1 Two-step process for preparing nanofluids oftitanium dioxide-hydrogen peroxide

1.3.2 纳米颗粒TiO2在水溶液中的Zeta电位和静置实验 用电子天平(精度为0.001 g)称取一定量的TiO2纳米颗粒粉末,添加到去离子水中,配成质量浓度为0.1%的悬浮液,使用NaOH、HCl溶液调配悬浮液pH值后超声振荡1 h,用测量仪测量纳米流体悬浮液Zeta值,同时将配好的纳米颗粒悬浮液进行静置实验。

1.3.3 纳米颗粒TiO2在水溶液中的黏度和导热系数测定 由于纳米流体稳定性直接影响其热物性,本文主要研究改变纳米流体pH对黏度和导热系数影响,黏度使用流变仪测量,Hot Disk TPS2500S测量导热系数。

2 结果与讨论

2.1 pH值对TiO2-H2O纳米流体稳定性的影响

2.1.1 静置实验 在水系纳米流体中,经常调节纳米流体的pH值,使之通过静电稳定机制达到稳定分散的目的。将配制好的不同pH值纳米流体进行静置,静置后的结果见图2。

图2 不同pH值条件下TiO2-H2O纳米流体初始状态与静置0.5,24 h后沉降照片Fig.2 Photos of initial state and sedimentation of TiO2-H2Onanofluid after standing for 0.5 h and 24 h underdifferent pH values

由图2可知,使用超声振荡仪对样品振荡1 h后,得到分散均匀的纳米流体样品。样品从左到右pH值依此为2,4,6,8,10,12,在静置了0.5 h后,部分样品已经出现沉淀现象,其中pH值为6的样品沉降最为严重,其次为4,8,10,pH值为2和12的样品没有明显变化;静置24 h后pH值为4,6,8,10的纳米流体沉降明显,分层结果清晰,pH值为2的纳米流体开始有沉降的现象,pH值为12的样品无基本变化。静置实验明显表现出不同pH纳米流体沉淀团聚情况,pH值为2和12的两组样品表现相对良好。通过静置实验,发现pH对TiO2-H2O纳米流体稳定性影响明显,并且静置实验结果和Zeta分析测试结果一致。

2.1.2 团聚体微观形态TEM分析 通过静置实验,发现pH值为2和12稳定性能最好。pH值为6的样品沉降严重,因此将三组样品进一步进行透射电镜(TEM)扫描,并使用image J软件对扫描图片表征,得到团聚体尺寸分布图,见图3。

图3 样品的TEM图及image J表征Fig.3 TEM diagram and image J characterization of samples

由图3可知,pH值为2和12的粒径范围明显优于pH值为6的粒径范围,pH值为2样品团聚体粒径大多分布在30~55 nm区间,少量团聚体粒径达到70 nm;pH值为12样品团聚体粒径主要分布在20~55 nm区间,少量团聚体粒径在60~70 nm区间;而pH值为6的样品团聚体粒径均超过 100 nm,最大团聚体达到428 nm。由此可见,改变溶液pH对纳米流体稳定性影响显著。

2.1.3 pH对TiO2纳米流体Zeta电位的影响 粒子间的电排斥力可以用Zeta电势来描述,Zeta电位表示粒子在液体中的表面电荷密度,通过调节纳米悬浮液 pH改变纳米颗粒表面属性,使纳米颗粒表面带更多的电荷,增强纳米颗粒间的静电斥力,减小团聚趋势。因此常在水系纳米流体,调节溶液pH值,使之通过静电稳定机制达到稳定分散的目的。TiO2纳米流体Zeta电位随溶液pH变化见表1。

表1 pH对TiO2纳米流体Zeta电位影响Table 1 Effect of pH on Zeta potential of TiO2 nanofluids

由表1可知,整个pH范围内,TiO2纳米颗粒在pH值为2~6范围内为正值,pH值为8时已呈现负值。研究表明,TiO2纳米流体在pH≈6.5左右,由于表面上的零电排斥力,粒子将高度聚合,聚合后的粒子成为团聚体,因重力作用而沉降,在pH值为6~8 这不稳定的缓冲区周围,团聚体尺寸急剧增加,以至于几乎无法获得稳定的纳米流体,超过6.5不稳定缓冲区,Zeta电位将呈现负值。在测量结果中,pH值为12的Zeta达到-40.60,绝对值最大,其次是pH值为2的Zeta值21.10,这表明pH=12和pH=2的样品稳定性要优于其他样品,这一结论与实验结果完全切合。

2.2 pH对TiO2纳米流体热物性的影响

在基液中添加纳米颗粒可以提升基液的换热性能,但同时改变了基液黏度,对此,探究了不同pH值下TiO2纳米流体导热系数与黏度随温度变化关系,见图4、图5。

图4 TiO2纳米流体导热系数与相对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Fig.4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relativ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itanium dioxide nanofluids change with temperature

其中图4研究了TiO2纳米流体导热系数和相对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由图可知,pH值为2,12的导热系数高于其余样品,pH值为6的导热系数最低,这是因为pH值为2,12的稳定性更好,样品中的团聚体少且体型较小,这有利于整个导热过程,pH值为6的样品中团聚体多,团聚体体型大,不利于导热。但TiO2-H2O纳米流体导热系数整体优于基液的导热系数。pH值为12的样品在20 ℃时导热系数相比于基液提高了1.04倍,60 ℃时提高了1.17倍;pH值为2的样品在20 ℃时导热系数相比于基液提高了1.06倍,60 ℃时提高了1.14倍,表现出较好的导热特性。

图5研究了TiO2纳米流体黏度以及相对黏度随温度的变化。

由图5可知,纳米流体整体黏度变化趋势与水类似,说明基液的黏度对整个流体起到了最终决定作用,低质量分数的纳米流体不能改变基液黏度的趋势,但是会增加整个流体的黏度;TiO2纳米流体黏度随温度上升而下降,这一趋势和大多数的学者研究结果相似[16],这是由于温度上升,使得基液中的分子和纳米粒子运动加剧,分子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变弱,最终导致TiO2纳米流体黏度下降。

图5 TiO2纳米流体黏度和相对黏度随温度变化Fig.5 Viscosity and relative viscosity of titanium dioxidenanofluids change with temperature

3 评价方法

基液中添加纳米颗粒后的纳米流体,增加了流体导热系数,但是随着纳米颗粒的添加也会带来问题,如影响了流体的稳定性和流变。此时,研究纳米流体的黏度变化与导热系数变化的规律也格外重要。这不仅因为纳米流体的稳定性与黏度密切相关,而且黏度是影响纳米流体流动与换热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选取纳米流体最佳的工况,使黏度和导热系数表现出良好的综合性能至关重要,因此引入两种不同的评价方法,优化TiO2纳米流体传热性能,为确定最佳工况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17]。

3.1 性能增强比(PER)

性能增强比是指在强化过程中运动黏度和导热系数的比值,与传统流体相比,纳米流体在传热的过程中更有优势,性能增强比可以计算如下[18]:

(1)

其中,μnf、μbf分别为纳米流体和基液水的运动黏度,λnf、λbf为纳米流体和基液水的导热系数,通过计算,整理PER见图6。

图6 PER随温度和pH的变化Fig.6 Change of PER with temperature and pH

由图6可知,根据性能增强比模型,当pH=2,温度在55~60 ℃,pH=12温度在50~60 ℃时,纳米流体的PER值<5,另外PER的值越小表明作为传热介质的潜力越好,pH=12的样品表现出最佳的性能增强比。

3.2 优值Mo数分析

纳米流体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宏观流动的热力系统,比如应用在完全发展段的管内流动的工况下,Simons等[18]提出了一个称为mourmtseff数(Mo)的优点图,用于评估单相力的纳米流体热效率,Mo数的形式表示见式(2):

(2)

其中,cp是流体的比热J/(kg·k),指数a、b、d和e是经验常数,取决于传热模型和相应的传热相关性。评估标准可分别由Praser等[19]的模型和Simons等[20]的模型进行评估。

Prader等提出模型:

(3)

满足模型则有利于系统加热,式中φ为纳米流体浓度。

Simons等提出模型:

(4)

满足模型时有利于整体系统加热,且Mo值越大,越不利于整个系统的传热过程。

根据式(3)、(4)整理出图7,由图可以发现,纳米流体整体Mo数均>1,这也表明,纳米流体相对于传统流体有较好的传热特性,另外,当pH=2,温度为60 ℃以及pH=12,温度为55,60 ℃情况下,满足Prader模型Cμ/Cλ<4,因此,在完全没有添加剂的情况下,改变TiO2纳米流体的pH值,可以达到较好的传热效果。

图7 Cμ/Cλ与Mo数的变化Fig.7 Variation of Cμ/Cλ lambda and Mo number

通过使用两种不同的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样品的热物性,发现pH=2和pH=12的TiO2纳米流体在特定的温度下,综合表现出了优越的系统加热效果,说明纳米流体的稳定性对热物性的影响重大,稳定的纳米流体势必能优化传热过程。

4 结论

(1)通过静置实验发现,pH值为12的样品稳定时间最长,其次是pH值为2的样品,pH值为 6样品沉降速度最快;透射电镜(EMT)扫描结果显示:pH值为2,12样品粒径主要分布在30~55 nm和20~55 nm,少量接近于70 nm,而pH值为6的样品粒径均超过100 nm,最大粒径达428 nm。

(2)Zeta电位结果表明,pH=12的纳米流体Zeta值为-40.60,绝对值最高,其次为pH=2样品,Zeta值为24.10,pH值为6~8为纳米流体不稳定缓冲区,样品稳定性差。

(3)导热系数和黏度测量结果表明,pH值为2和12 的样品纳米流体导热系数较其他样品高,由于团聚体少且形态小,利于传热过程,而pH值为6的样品,团聚体多且形态大,阻碍了传热过程,因此导热系数较低,但总体优于纯基液的导热系数。其中,pH值为12的样品在20 ℃时导热系数相比于基液提高了1.04倍,60 ℃时提高了1.17倍;pH值为2样品在20 ℃时导热系数相比于基液提高了1.06倍,60 ℃时提高了1.14倍。纳米流体整体黏度随温度升高的变化趋势与水类似,低质量分数的纳米流体不能改变基液黏度的趋势,但是会增加整个流体的黏度,TiO2纳米流体黏度随温度上升而下降。

(4)通过使用两种综合评价方法,结果表明,PER模型中当pH=2,温度在45~60 ℃,pH=12温度在55~60 ℃时,纳米流体的PER值<5,并且PER的值越小表明作为传热介质的潜力越好,pH=12的样品表现出最佳的性能增强比;优值Mo数分析中当pH=2,温度为60 ℃以及pH=12,温度为55,60 ℃情况下,满足Prader模型Cμ/Cλ<4,表明系统综合传热性能最佳。

猜你喜欢

基液静置流体
鱼浆静置时间对鱼丝品质及其微观结构的影响
纳米流体研究进展
流体压强知多少
静置状态蓄冷水箱斜温层的实验与模拟研究
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流体压强与流速
BIO-OIL环保基液的研制与现场试验
压裂返排液回用技术中对干扰基液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CeO2纳米粒子对基液燃油蒸发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CeO2纳米粒子对基液燃油蒸发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静置过程中茶汤感官品质及主要内含成分变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