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护理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GAS与PANSS评分的影响
2020-06-15华燕,吴叶
华 燕,吴 叶
上海市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一病区,上海 201900
精神分裂症是由多因素导致的多方面功能障碍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社会环境不良因素和个体心理的易感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已被广泛认知,不同患者其发病原因可能以某一方面为主[1]。临床典型症状有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识障碍、行为障碍及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幻听、幻视、被害妄想、嫉妒妄想、不协调性兴奋、易激惹、负面情绪、对生活事物丧失兴趣、喜欢独处、记忆及学习能力减弱等[2]。目前抗精神分裂症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临床常选用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等第2代抗精神病药物作为一线治疗药物[3]。虽然药物治疗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但因治疗时间长、患者依从性较差、病情发作反复,患者生活质量及功能水平的恢复常不理想。因此,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至关重要。认知心理护理是一种以心理-社会的干预为主,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的方法[4]。国内对于认知心理护理辅助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拟探讨认知心理护理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大体评定量表(GAS)及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65~71岁,平均年龄(68.53±2.42)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12±0.75)年。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65~72岁,平均年龄(68.45±2.23)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02±0.89)年。均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2)年龄≥65岁,无内分泌疾病史;(3)无严重脏器疾病史;(4)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肝肾功能障碍;(2)机体存在严重脏器疾病;(3)合并免疫系统疾病、慢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等;(4)哺乳期或妊娠妇女。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指导其安全用药,对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进行综合评定,由精神科专业科室人员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引导家属参与患者的治疗过程,耐心倾听患者诉求,帮助患者改善功能障碍症状。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认知心理护理:(1)精神科专业人员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症状认知心理护理干预,每周3次,每次0.5 h,连续干预4周。医护人员鼓励患者诉说对自身、对事物、对他人的看法,评估患者的认知状态。通过提问和自我省查的方式探寻患者认知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导致的异常情绪、行为。护士提出一些特定问题,将患者的注意力导向与其情绪密切相关的方面,对于重要问题的提问,应灵活变换提问方式,突出问题,使患者将能够意识到和未能意识到的经验联系起来作对比,从而发现自身思维的问题,主动改变和反省。(2)帮助患者理清思路,让患者意识到自身思维模式与情绪和行为的关系。纠正核心错误观念,鼓励患者逐渐改变固有的认知模式,建立新的认知模式,不能急切地要求患者改变,要逐步引导,激发其潜能,先让患者对某件事情进行讨论,引发多种思维模式,停止以前的固有思维方式,开始启用新模式下的思维,反复训练患者,从而纠正自我认知模式。(3)放松及行为训练。为患者提供安静的环境,通过语言、轻柔的音乐等媒介,舒缓患者高度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使其保持放松,无拘束感,缓解其失眠等不适症状。让患者取舒适的坐姿或躺姿,用缓慢、温柔的语气指导患者自下而上放松身体,再让其自上而下紧张某部位肌肉,再放松,最后引导患者做冥想,进行精神放松。患者的行为通常是在不断学习中获得,护理可以通过行为训练对其进行矫正,具体方法:强化、消退、模仿法、塑造等。强化是指增强原先已有或获得新的行为,正强化是当患者出现某种行为时获得奖励的出现频率增多,负强化则相反;消退是一种获得性反应反复引起而无奖励,最终导致行为减弱或消失;模仿法是护理人员为患者呈现某种行为,让患者观察其行为及行为引起的后果,引发患者自觉学习其行为。通过强化、模仿法等方法,使患者向预期方向发展,塑造正确的认知模式。
1.3观察指标
1.3.1GAS评分 根据GAS评定精神症状严重程度及社会功能水平,根据评分情况,大体分为以下几个层次:评分结果均为整数,其中91~100分为完全愈合,81~90分为愈合,社会适应情况良好;评分61~70分为显效,71~80分为临床显效,存在一些轻微的精神症状,社会适应情况较好;评分51~60分,说明症状缓解无进步情况,存有中等程度的精神分裂症状,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分数越低,病情越严重。
1.3.2PANSS评分情况[5]分为阳性量表、阴性量表及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共30项,采取7级评分法,得分越高则症状越严重。
1.3.3满意度情况 采用本院自制满意度情况调查表,收集患者及其家属对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GAS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GAS评分情况略优于对照组,两组≥81分和51~60分的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PANS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阳性症状评分及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情况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症状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PANSS总分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与对照组评分比较,一般精神病理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GAS评分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PANSS评分情况分)
注: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P<0.05。
2.3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总满意度(95.00%)大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多因素引发的精神病症,属于功能性疾病,病情复杂多变,病程时间长短不一,涉及行为、情感、认知等多方面功能障碍,患者往往对事物无法进行正确分析,部分患者还伴有幻觉、自闭、自残等行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正常社交及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亦为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压力及负担[6]。因此,在给予患者科学、严谨治疗的同时,加以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7]。目前,国内对于认知心理护理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影响的研究比较少见,本文旨在探讨认知心理护理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GAS与PANSS评分的影响。
认知心理护理从精神分裂症存在认知功能欠缺出发,对发病患者进行认知心理护理干预,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重塑患者使其产生正确的自我认知,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8]。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患者的GAS评分情况略优于对照组患者,说明实施认知心理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精神状况的恢复,增强患者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两组患者护理后的阳性症状评分及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情况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PANSS总分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阳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理症状改善更为显著,降低了患者出现幻觉的次数,缩短了病症发作时间,患者开始逐渐有了正确的自我认知,对周围事物的敌意也减轻,焦虑等不良情绪随之减少,开始对生活充满希望,有利于患者病情的痊愈;对照组患者及家属总满意度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说明认知心理护理的实施,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水平,降低了医疗纠纷的产生,拉近了医患关系,有利于治疗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认知心理护理辅助治疗,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GAS及PANSS评分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