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管理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
——商业模式设计的中介作用

2020-06-15王金凤冯立杰

科技管理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商业模式管理者动态

李 康,王金凤,冯立杰

(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创新驱动已然成为国家提高经济增长、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如何推动创新绩效提升使企业获取并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继而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学术界和实业界亟需解决的管理实践问题。然而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离不开高层管理者的支撑。面对多变的内外部环境,管理者作出的不同决策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组织绩效结果。为诠释管理决策异质性导致的企业绩效差异,Adner等[1]首次引入“动态管理能力”概念,将其定义为管理者对资源和组织进行构建、整合、配置的能力,是动态能力在个人层面上的体现。对企业而言,动态管理能力是高层管理者动态能力在个人层面的集中体现,有效的动态管理能力有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对于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2]。然而,现有研究大多从动态能力的企业层面视角分析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较少涉及个人层面,尤其是剖析高层管理者的动态管理能力,更缺乏对高层管理者动态管理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大量管理实践,企业所设计的商业模式是由管理者对资源和组织进行构建、整合、配置的行为产生,因而高层管理者的动态管理能力也在影响着企业商业模式的设计[3]。当前,商业模式设计已然成为企业提高创新绩效、获取并维持长期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承载着企业价值创造的转化和产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至关重要。然而现有文献从高层管理者动态管理能力视角探究企业商业模式设计及创新绩效的研究尚不多见,若管理者缺乏正确构建、整合、配置资源的能力从而进行合理的商业模式设计,将难以实现企业长久且高效的创新。有鉴于此,本研究将基于高层管理者动态能力的个人层面,探析动态管理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及中介条件,进一步厘清动态管理能力、商业模式设计、企业创新绩效三者间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我国本土企业的管理者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实现对行业领先者的后发赶超提供科学的理论与实践启示。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1 动态管理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

动态管理能力是动态能力在个人层面上的体现,是管理者对资源和组织进行构建、整合、配置的能力,其中管理认知、管理人力资本和管理社会资本是构成动态管理能力的3 项核心基础[1]。管理认知是由管理者个人的认知基础、价值观体系和知识结构组成;管理人力资本主要来源于管理者个人的经验以及培训和教育发展所学到的技能和知识;管理社会资本是管理者个人与利益相关者搭建的内外部社会关系网络。已有学者进一步探究了动态管理能力的构成,如,Kor 等[4]认为管理人力资本、管理社会资本和管理认知是分析动态管理能力的基本框架,同时强调了企业首席执行官(CEO)具备的动态管理能力是推动企业进化升级的关键能力;Corrm a等[5]通过实证调研开发了影响企业动态管理能力的三要素:管理人力资本、管理认知和管理者关系网络,同时从实践角度完善了动态管理能力理论,使得动态管理能力便于衡量。

已有研究表明,高层管理者所具有的有效动态管理能力进一步影响了企业的创新绩效。Martin[6]通过探讨软件产业6 家公司的业务部门总经理特征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提出有效的动态管理能力有利于帮助企业获取高质量和高价值的信息,减少企业开展跨单位活动的障碍,使企业使用跨部门创新资源,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Almeida 等[7]通过实证认为动态管理能力有助于管理者应对市场变化、辨识市场机会和威胁,以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付丙海等[2]通过对长三角新企业的动态能力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动态管理能力对新创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当面对日益复杂的企业经营环境,高层管理者的动态管理能力有利于其利用不同专业知识基础感知更多市场机会和威胁,促使管理层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处理复杂决策问题,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动态管理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

具体到动态管理能力的三要素,在管理认知方面,Wofford[8]通过研究员工的认知能力发现,具有较高认知能力的员工会产生更多的创意,从而引发更多的创新行为,使企业创新绩效得以提升;Leippe 等[9]通过研究决策者的认知能力发现,高认知能力的决策者展现出的预测能力越高,企业行为会更为有效和开放,进而促使企业创新绩效得以快速提升;张军等[10]基于管理认知视角探究了管理认知与创新能力间的关系,发现高管的管理认知是驱动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以促进创新绩效的关键。在管理人力资本方面,Winne 等[11]认为有鉴于个人创造和存储知识的特性,组织人力资本作为创新的关键驱动因素,在组织创新绩效提升中作用重要;Yen[12]通过研究银行人力资本发现,企业人力资本对于企业创新绩效有着积极的影响;赵爽等[13]对软件企业中人力资本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企业人力资本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在管理社会资本方面,Bollingtof 等[14]认为创业企业的社会资本和关系网络有利于提升企业创新成功概率;Andrews[15]实证研究发现组织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与组织创新绩效正相关;邹国庆等[16]通过实证分析指出,管理社会资本有助于企业从外部获取异质性资源,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影响显著;李振华等[17]对孵化企业关系社会资本的实证研究表明,在孵企业的社会资本正向影响着企业的创新绩效。

通过上述文献分析,面对动态、不确定的商业环境,高层管理团队对于机会和威胁的认识和把握取决于团队成员的管理认知模式,进而影响了企业创新绩效;同时,由于管理者学习轨迹、知识结构、经营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高层管理团队的异质性,已有研究表明异质性高的团队的创新意愿和导向越显著[18];最后,在管理社会资本方面,管理社会资本影响管理者在其关系网络中获取和调动资源的能力,反过来又影响管理者捕捉市场机会、避免威胁或重新配置资源的能力,是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a:管理认知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

H1b:管理人力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

H1c:管理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

1.2 商业模式设计与企业创新绩效

商业模式虽然是企业创造价值并实现盈利的商业系统逻辑,然而企业只有与客户、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进行交易才能创造价值并实现价值获取[19]。Amit 等[20]认为商业模式设计的本质是企业交易内容、交易结构和交易方式的设计或组合,并支撑企业利用商业机会创造价值;他们还进一步指出商业模式设计是企业实现价值创造、传递和获取的战略重点,同时明晰了新颖型、效率型、互补型和锁定型商业模式设计的主题。Zott 等[21]在提出商业模式设计代表企业战略决策的基础上,定义了商业模式设计如何根据组织内部活动及其与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以实现企业价值创造、传递和获取。Urbinati等[22]基于实践视角提出商业模式设计是反映企业如何针对竞争对手进入市场实现收益的一系列战略决策。

面对充满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的动态商业环境,设计合适的商业模式主题成为企业提高创新绩效、获取竞争优势以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23-24]。商业模式设计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商业模式的设计与创新使得众多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企业价值创造,由此导致企业面对的产品或服务交易需求日益多样化,使得企业不断提升技术创新或产品开发速度,以满足多样化的客户交易需求[25];二是商业模式为企业从外部获取新资源搭建了“桥梁”,由于众多利益相关者参与价值创造,使得企业可以接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能力和信息等资源;三是新技术和产品需要依靠商业模式才能转换为经济价值、实现价值收益[21]。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商业模式设计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

当前学者们多聚焦于新颖型商业模式和效率型商业模式两种设计类型。以新颖为中心的商业模式设计的本质是采用新交易活动、新交易活动方式或管理交易活动的新方式;以效率为中心的商业模式设计旨在以降低成本的方式将交易活动进行联系。Zott 等[26]从组织跨边界交易视角研究了以效率和新颖为中心的商业模式设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且通过实证分析190 家上市企业发现新颖性商业模式设计对创业企业的绩效至关重要。Wei 等[27]基于约束理论和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对制造灵活性与效率型和新颖型两种商业模式设计类型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刘怡等[28]探究了新创企业高层管理团队失败学习与新颖型和效率型两种商业模式设计类型的关系。姚明明等[29]在探究我国本土后发企业的技术追赶作用机制中,主要研究了效率型和新颖型的商业模式设计主题。

(1)关于新颖型商业模式设计与企业创新绩效。新颖型商业模式设计强调企业通过新的交易路径与不同合作伙伴实现经济交易,如采用新交易内容、新交易结构或新交易治理机制与原有合作伙伴产生新的联系,或者与新合作伙伴产生联系[26]。一方面新颖型商业模式设计是商业模式创新行为,有助于企业拓宽技术和产品转化为经济产出的方式和机制以实现更多超额利润的获取,同时在进行交易过程中不断发现新需求,促使企业改进技术、开发新产品,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进而提升创新绩效;另一方面新颖型商业模式带来了更多新的合作伙伴及新联系,使得企业能够突破信息壁垒,接触更多行业前沿知识、信息和需求,有利于推动企业技术和产品的改进与升级,促进企业提升创新绩效。

(2)关于效率型商业模式设计与企业创新绩效。效率型商业模式设计的关键在于降低交易成本,以追求与合作伙伴间更高的交易效率。显然,效率型商业模式设计有利于交易成本的降低,意味着焦点企业与利益相关者进行交易活动的成本较低、交易方式更有效率,从而使技术投入的经济产出效率提高,驱动焦点企业创新产品和技术以获取更多收益;同时,低交易成本能够为焦点企业吸引更多潜在客户和合作者、增加交易频率等,为焦点企业带来更多客户需求和信息,有助于企业主动吸收和创造知识,在满足日益增多的客户需求基础上提升创新绩效。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a:新颖型商业模式设计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

H2b:效率型商业模式设计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

1.3 商业模式设计的中介作用

商业模式的设计和创新离不开高层管理团队动态管理能力的支撑。Helfat 等[3]在探寻管理认知能力和动态能力研究中指出,管理者动态管理能力支撑了企业识别内外部机会和威胁、商业模式设计、战略决策等。具体到构成动态管理能力的三要素:在管理认知方面,Martins 等[30]认为实现商业模式的主动设计与创新离不开从认知视角对组织管理层的研究;在管理人力资本方面,杨特等[31]从认知视角和人力资本视角探究了创业者已有经验的深度和宽度对商业模式创新和设计的影响,表明创业者经验宽度正向影响着商业模式创新;在管理社会资本方面,李巍等[32]通过研究企业家社会资本与经营绩效的关系发现,企业家社会资本积极影响着商业模式设计。基于已有研究逻辑,商业模式设计一方面会受到高层管理团队动态管理能力中管理人力资本、管理社会资本和管理认知的影响,另一方面又促进了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所以,本文认为动态管理能力会通过商业模式设计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H3:商业模式设计在动态管理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中介效应。

综上,本文提出理论模型如图1 所示。

图1 本研究假设模型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样本

本研究以高新技术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作为调研对象,采用问卷调研方法,并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放问卷和收集样本数据。调研主体选取根据河南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提供的高新技术企业名单,随机选择成立年限在10 年内的新创企业。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本研究主要探讨高层管理团队的动态管理能力,而企业高层管理团队能够清晰了解企业的商业模式及创新绩效;二是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和产品创新方面成绩较为突出,是研究创新绩效的典型群体;三是新创企业在经营前期普遍会面临商业模式的设计问题。

在正式调研前邀请1 位心理学专家和3 位战略管理专家对问卷设计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由5 位工作经验在2 年以上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依据客观事实对问卷进行评价,同时以河南省具有代表性的高校的MBA 和EMBA 班学员作为测试对象进行预调查,在此基础上修正调研问卷,进而开展正式问卷调查,以获取本文的研究样本数据。

本次调研时间为2018 年10 月至2019 年3 月,共发放300 份问卷,回收224 份,剔除其中问卷题项填写不完整的13 份问卷,最后共得到211 份有效问卷,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70.33%。样本数据的基本特征如表1 所示。

表1 样本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

2.2 变量测量

本研究中所有量表内容均借鉴以往国内外文献中已用量表,采用Likert7 级量表形式对问项进行测量,1 分表示“非常不同意”,7 分表示“非常同意”。

(1)关于动态管理能力的测量。动态管理能力分为管理认知、管理人力资本和管理社会资本。参考Adner 等[1]、Kor 等[4]、Corrêa 等[5]的研究成果,可从管理认知、管理人力资本和管理社会资本视角设计8 个问题项测量动态管理能力。

(2)关于商业模式设计的测量。商业模式设计分为新颖型商业模式设计和效率型商业模式设计。参考Zott 等[26]研究成果,可从新颖型商业模式设计和效率型商业模式共设计7 个题项测量商业模式设计。

(3)关于创新绩效的测量。借鉴Berchicci[33]和王金凤等[34]的研究成果,设计3 个题项对创新绩效进行测量。

(4)关于控制变量。本文选取性别、教育程度、企业规模和所有制类型作为控制变量,将教育程度分为大专毕业、本科毕业、研究生毕业及以上;企业规模按企业员工人数进行衡量;企业所有制类型分为国有、民营、集体和外资/合资四类。

2.3 信度效度检验

首先,对问卷量表进行信度分析。采用Cronbach's α 系数检验问卷测量题项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本研究问卷中动态管理能力的3 个构成维度、商业模式设计的2 个构成维度与创新绩效的所有测量题项的Cronbach's α 系数均在0.7 以上(见表2),表明本研究所采用的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其次,对问卷量表进行效度分析。采用SPSS23.0 软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EFA),KMO=0.878>0.7,=1 903.482,=153,<0.001,Bartlett 球体检验显著,表明本研究的问卷数据符合因子分析的前提。进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方差最大化因子旋转法进行因素分析,共提炼出6个主成分,总体方差解释度达75.524%,表明筛选出的6 个主成分具有良好代表性。同时各题项的因子负荷值均高于0.7,且交叉载荷均小于0.4,表明问卷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具体见表2 所示。

表2 样本变量信效度分析结果

利用Amos23.0 软件对6 个变量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CFA),总体模型拟合结果为:=158.532,=127,=1.248<3,SRMR=0.048<0.08,GFI、CFI 分别为0.927、0.983 均达到0.9 标准以上,RMSEA=0.034<0.08。各个拟合指标均符合一般研究标准,表明该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拟合较好。

进一步检验问卷量表的组合信度(CR)和收敛效度(AVE),所有变量的组合信度CR 均在0.7 以上,各个指标的因子载荷均在0.6 以上,AVE 均在0.5以上(见表2),表明各个变量具有良好的组合信度和收敛效度。此外,采用AVE 法评估各变量间的区别效度,各个变量AVE 均方根大于对角线外的标准化相关系数,表明本研究具有良好的区别效度(见表3)。

表3 样本变量相关系数检验结果

3 实证结果与分析

3.1 回归分析

从表2 中可以看出:动态管理能力与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r=0.592,P<0.01),动态管理能力与商业模式设计显著正相关(r=0.426,P<0.01),商业模式设计与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r=0.578,P<0.01),以上结果均与本研究假设一致。

进而利用SPSS23.0 进行回归分析,以性别、学历、企业性质和企业规模作为控制变量,分析以动态管理能力、商业模式设计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如表4 研究结果表明:模型2 中管理认知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β=0.214,P<0.01),H1a假设成立;管理人力资本对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β=0.15,P<0.05),H1b假设成立;管理社会资本对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β=0.126,P<0.05),H1c假设成立;新颖型商业模式设计对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β=0.297,P<0.001),H2a假设成立;效率型商业模式设计对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β=0.188,P<0.01),H2b假设成立。同时,在模型3 中,动态管理能力对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β=0.581,P<0.001);在模型5 中,动态管理能力对商业设计模式具有显著影响(β=0.431,P<0.001);在模型4 中,商业设计模式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影响(β=0.428,P<0.001),动态管理能力对创新绩效的标准化系数由0.581 下降为0.397 且仍具有显著影响。由此可见,商业设计模式在动态管理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表4 样本变量回归分析结果

3.2 主效度检验

利用AMOS23.0 建立动态管理能力、商业模式设计和企业创新绩效结构方程模型对本研究假设进行检验,从表5 中可以看出,动态管理能力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β=0.482,P<0.001),H1假设得到验证;商业模式设计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β=0.428,P<0.001),H2假设得到验证。统计结果表明管理认知、管理人力资本和管理社会资本所测量的动态管理能力有利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商业模式设计能够为企业从外界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不仅能促进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还能促进原有产品和技术的改进,进而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

表5 样本变量模拟路径的假设检验结果

3.3 中介作用检验

本研究采用Bootstrapping 方法加以验证有关变量的中介效应,若bootstrap 置信区间不包含0 则对应的间接、直接或总效应存在。在AMOS23.0 中使用Bootstrap 方法运行5 000 次,可以得出本研究变量的各个作用路径基于偏差校正法(Bias-Corrected)与分位数法(Percentile)在95%置信度(CI)下的水平值。由表6 可以得到在总效应中,动态管理能力对创新绩效的总效应值在 Bias-Corrected 与Percentile 的95% CI 上下限值区间[0.585,0.924]和[0.572,0.914]之内均不包含0,表明总效应存在。其中,在直接效应中,动态管理能力对创新绩效的直接效应值为在 Bias-Corrected 与Percentile 的95%CI 上下限值区间[0.298,0.712]和[0.261,0.685]之内均不包含0,表明直接效应存在;在间接效应中,动态管理能力通过商业设计模式对创造绩效的总效应值在Bias-Corrected 与Percentile 的95% CI 上下限值区间[0.155,0.608]和[0.137,0.479]之内均不包含0,表明间接效应存在。综上可知,商业设计模式在动态管理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H3假设得到验证,即动态管理能力可以通过商业模式设计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

表6 样本变量中介作用检验结果

4 研究结论与启示

4.1 研究结论

基于动态能力观及商业模式理论,本文以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动态管理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动态管理能力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形成动态管理能力的管理认知、管理人力资本和管理社会资本均显著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以新颖型和效率型为主题的商业模式设计能够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管理层的动态管理能力可以通过商业模式设计间接作用于企业创新绩效,商业模式设计在动态管理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综上,本文可能具有以下研究贡献:

一是国内现有关于动态能力研究多集中于组织层面,本文从个人层面出发研究动态管理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弥补了当前个人层面动态管理能力的研究空缺,丰富并拓展了动态能力的理论研究视角。与国内外研究结论相一致,本文证实了个人层面的动态能力,即动态管理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重要影响。个人管理认知、管理人力资本和管理社会资本使得管理者能够基于个人知识结构、经验等感知环境中的机遇和威胁,合理构建、整合、配置资源和组织,促使创新绩效提升,以应对来自充满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的商业环境带来的挑战。

二是现有文献少见从管理者个人层面研究商业模式设计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本文从动态管理能力视角探究了商业模式设计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前因影响机理,回答了“在企业设计商业模式以促进创新绩效的过程中管理者扮演了什么角色”这一重要问题。不论是新颖型还是效率型商业模式设计,本质上均可以归为商业模式的创新,必然会涉及企业资源和组织的构建、整合、配置,然而能行使并主导这一系列管理决策的正是企业的高层管理团队;同时,个人管理认知、管理个人资本和管理社会资本又影响着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作出的管理决策。因此,动态管理能力有效支撑了商业模式设计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过程,可以通过影响商业模式设计进而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

4.2 研究启示与展望

在企业通过商业模式设计提高创新绩效的过程中,主动构建并提升自身动态管理能力是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关键和保障。商业模式设计在本质上属于组织战略变革,动态管理能力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代表了管理者个人或整个团队的能力,对战略变革具有重要影响。相比能力低或没有动态管理能力的企业,具有优越动态管理能力的管理者或团队能够更为成功地适应动态环境的变化,并且能及时进行变革创新以应对外部挑战。由此本研究得到如下启示:首先,在管理认知方面,高层管理团队应持续学习,不断提高个人认知基础,完善个人价值观体系和知识结构;其次,在管理人力资本方面,高层管理团队在实践中应善于反思并总结管理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技能和知识储备;最后,在管理社会资本方面,高层管理团队应不断优化并拓展内外部社会关系网络,为企业带来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源。

囿于研究背景所限,本文仅选取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动态管理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未涵盖所有类型企业,如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等,未来研究可进一步细化研究不同类型企业的动态管理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另一方面,商业模式设计不仅仅只有新颖型和效率型商业模式两种类型,而本文仅选取了目前研究较为集中的两种类型分析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本文从资源和组织的构建、整合等思路出发,仅选取以新颖型和效率型为主题的商业模式设计作为动态管理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作用机理的中介变量,而在两者之间可能还存在其他中介变量,后续研究应进一步深入探讨,以全面解析动态管理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

猜你喜欢

商业模式管理者动态
请别拿管理者的标准要求员工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动态
窗口和镜子
商业模式从0到N
从孔子的管理思想谈管理者的自我修炼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2006-2007年度最佳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