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管理研究
——评《旅游服务与管理》

2020-06-15谭燕瑜,谢雨萍

科技管理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村寨旅游业少数民族

书名:《旅游服务与管理》

作者:樊雅琴

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06-4021-1

出版时间:2016 年3 月

定价:30 元

随着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乡村特色产业的大力发展带动了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缓解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实现人人小康的经济发展目标。在2017 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项目(2017KY0911)资助下,笔者参阅《旅游服务与管理》一书,对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管理做了深入探讨。

由樊雅琴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一书结合了理论与实践,从导游的专业技能到旅游市场的开发,再到景区的运营与管理,详细地阐述了如何经营好旅游业的方法,并结合技能训练,将旅游服务知识转换成实用技能。该书不仅为普通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方法借鉴,也为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管理提供了研究思路,对少数民族旅游业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业是民俗旅游的一种形式,也是通过旅游扶贫,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种途径。该旅游区以少数民族人口聚居的村寨为景点,以民风朴素、贴近自然、迥异的风俗习惯和特有的地域文化为旅游特色,吸引广大人民群众慕名来游,以此拉动该地区经济增长,实现该地区的脱贫目标。为实现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业的长久发展,在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项目基金的支持与《旅游服务与管理》一书的指导下,笔者展开了对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扶贫管理研究,并对如何更好地发展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业进行了方法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自己的生活质量。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导致我国自然生态环境面积急剧减少,疲于大都市生活的人们开始向往自然的、淳朴的、不一样的休闲生活,到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成为越来越多旅游者的选择。对少数民族人民而言,故土是生存的根基,不少少数民族不愿离开家乡,甚至有的少数民族由于缺乏与外界的联系,其生活方式与民风民俗得以完好留存。少数民族村寨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而没有被过度开发,所以自然环境优美,文化遗产保存良好。但由于地势偏远,师资力量薄弱,导致普遍少数民族村寨人民文化水平偏低,或因地质条件差,难以大面积耕种粮食,最终导致贫穷。针对以上情况,我国政府对少数民族村寨采取旅游扶贫政策,这一政策不仅有利于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继承,实现文化传播,更有利于解决当地人民就业问题,从根本上实现脱贫致富,为更多的少数民族村寨提供脱贫途径。

通过研读《旅游服务与管理》一书,可以发现作者对导游业务能力与景区旅游管理提出了要求与建议,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计划开展至今仍有很多不足之处,结合该书内容与旅游业发展现状,以下对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管理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少数民族村寨资金短缺,基础设施薄弱,需要大量资金对村寨进行改造,若没有资金支持,村寨内基础设施不完善,安全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将阻碍该地旅游的发展。政府加大旅游优惠政策,大力宣传少数民族村寨景点,提高该景区知名度,吸引广大游客前来旅游。第二,加强当地村民在旅游业中的参与度,拓展他们的参与方式,充分挖掘该地区的旅游资源。当地村民可以通过售卖本民族特色手工工艺品、精美的服装首饰以及当地农副产品和特色小吃,增加自己的收入,也可以开办农家乐,或搭建本民族才艺表演舞台等等,增加自己的创收项目,早日踏进脱贫致富的行列中。第三,不能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应加强对景区的管理。首先,规范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区的服务管理制度,为游客留下良好的印象,打造旅游区金牌服务的口碑;其次,加强对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区的资源管理,例如对环境、历史文物及文化遗址的保护,适度开发景区生态资源,以寻求该地区旅游业的长远发展;最后,控制景区流量以缓解景区交通问题,保障游客旅游体验,以及保护村寨的生态环境,促进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服务与管理》一书对研究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管理有一定指导意义,发展特色旅游业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实现脱贫致富,这一扶贫计划的成功实施对今后开展其它扶贫项目有着一定示范作用

猜你喜欢

村寨旅游业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乡村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演化博弈分析——以民族村寨旅游为例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锅巴粥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政府间合作与区域旅游业发展——以构建辽西区域旅游业为例分析
别让民族村寨毁于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