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建活动桥梁 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2020-06-12沈建新

读写算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数学活动教学效率小学数学

沈建新

摘 要数学教学课堂中引入各种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当中,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活动;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1-0181-01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来源于现实生活,并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置身熟悉的生活场景当中,感受生活中的知识,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累活动经验,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巧借游戏,吸引学生兴趣

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对于还处于身心发育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教师优化教学方法,简化知识难度,激发学生兴趣。因此,教师可将游戏引入课堂教学中,用游戏唤醒学生的欲望,转移学生的关注点,让学生在游戏情境中感受知识,促进学生探究知识,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教学“倒数”一课时,教师可用“猜字游戏”进行导入:教师先在多媒体出示“吞”“杏”“音”“甲”……同时向学生提问,将这些字的上下部分进行颠倒,会出现什么字?学生轻松地就能够回答“吳”“呆”“昱”“由”……教师对学生及时进行肯定,并引出数学中同样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如将3/8的分子和分母进行上下颠倒就会得到分数8/3,4/5的分子和分母上下颠倒后会变成分数5/4,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还能举出像这样的一些分数的例子呢?学生认真思考,发现还存在着很多这样的例子,5 /6和6/5;3/4和4 /3;7/9和9/7等等,教师根据学生所举例子进行总结:在数学中,像刚才这样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进行上下颠倒后形成的分数,与原来的分数之间互为“倒数”,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倒数的学习。

二、动手操作,培养探究意识

学生的探究意识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发展出来的,需要教师多加引导。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进行教学设计,给学生留出充足的空间发散思维、进行思考,变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动的“探索式”学习,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逐渐提高他们的探究意识,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内容的学习,使数学课堂高效发展。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为了让学生能够自己找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的,教师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教师拿出6个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面积为1平方厘米),对同学们说,能不能利用这些小正方形摆出一个长方形,并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学生略作思考后,动手实际操作。有的将6个正方形一字排开,并用数方格的形式求出长方形面积为1+1+1+1+1+1=6平方厘米;有的同学将6个正方形分成两行排列,求得出面积为3+3=6平方厘米。教师对学生进行了肯定,让学生继续思考,如果给同学更多的正方形,也就是增加每行和每列中正方形的个数,那么长方形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学生拿起更多的小正方形排列思考,发现根据摆放的正方形的数目可以算出长方形的长和宽,而面积等于长乘以宽,比如说6个摆一行,那么面积就等于,6×1=6;6个分两行摆,面积就等于3×2=6,从而总结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宽。

上述案例,教师给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情境,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用心观察,从而感知知识间的关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体验知识探究的乐趣,从而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三、组织竞赛,培养合作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根据教材设置的知识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展开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竞赛式学习,使学生能够通过相互间协调配合,达到有效沟通,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间相互合作的意识,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

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先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教学案例:3+3+3+3= ;2+2+2+2= ;6+6+6= ;5+5+5= ;……并让同学们分组进行比赛,看哪组同学计算的结果又快又准确,学生积极地投入计算当中,计算前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分配任务,探讨计算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同学提出,需要计算的问题都是相同的数字相加,那么除了直接相加以外,会不会有其他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这时,教师可以进行引导,求相同数的和可以用加法也可以用乘法进行计算,从而引入乘法认识的教学。于是,学生一组用加法进行计算,一组用乘法进行计算。结果发现,乘法计算无论是从计算式的书写、计算式子的过程,还是计算过程都要简便很多,从而总结出乘法的意义:求多个相同数的和,用乘法的方法进行计算会更加简便。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置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

猜你喜欢

数学活动教学效率小学数学
浅谈主题区角活动中有价值的数学活动
玩转学具 玩转数学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