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例谈
2020-06-12毛方潮
毛方潮
摘 要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势在必行。文章以高中生物必修三《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课为例,从设计的背景、思路与意图,实施过程及课后反思来践行如何让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实现深度融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课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R857.3,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2-0008-0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指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能真正落地。笔者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课为例,来践行如何让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实现深度融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课例设计的背景与思路
新修订高中课程标准提出以核心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需要,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材内容科学实验史丰富,是渗透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好素材。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究”教学模式,并配以希沃白板、Hiteach3中IRS实时反馈系统等信息技术融合教学,引导学生探究科学发现过程,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目标。
二、课例设计的课堂实施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回顾上章内容,由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促胰液素,从产生部位(小肠粘膜)到作用部位(胰腺)的问题串导入本章第一节内容,为生长素的学习做铺垫。多媒体展示向着窗外生长的植株,从而引导学生思考,由“问题探讨”引出向光性概念并进入本节课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教师用希沃白板讲解有关胚芽鞘的不同处理后的名称,增强感性认识,为后面学习做铺垫。
(二)随机叫号,全员参与
借助Hiteach系統中的IRS反馈系统,课上随机叫号,教师适时叫出学生名字提问,增强课堂融洽氛围。这样不仅避免教师借班上课叫不出学生姓名的尴尬,还消除座号与当天日期相同的学生老被提问的心理负担。这样,随机叫号(如图1),每个人都要做好准备,“一个都不能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参与性,不仅面向全体学生,也能关注个体差异。
(三)白板互动,手机投屏
本节课使用希沃白板,专业备课工具,可导入ppt的课件,教师与学生都可以直接在课件批注,可快捷制作的互动工具,如课堂活动、蒙层等,加强师生互动,提升学生活跃度,从而协助教师完整表达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过程中还用到一款互动神器——希沃授课助手,实现手机与电脑之间的互联互动。从手机界面就可以拍照上传、课件演示且与屏幕同步。这样可以把小组及个人活动结果适时展示,学生看到自己或者别人的“作品”(如图2),倍感亲切,增进生生互动,从而共同进步。
(四)二次作答,加强互动
在课堂练习巩固环节,学生全员思考并用按键器选择作答,教师根据IRS实时反馈系统查看学生答题情况,发现干扰选项(第二个柱状图)比例较高(大于20%)(如图3),说明受干扰学生知识有漏洞,需要修复。接下来教师及时给予启发,之后全体学生再次选择,即二次作答,教师再次查看系统并截图,发现干扰选项比例下降,正确选项比例上升(如图4)。然后从正确选项的学生中随机挑选一个回答选择的理由,让选错学生得以反思。这样,二次作答,不仅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还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获得过程性体验。
三、课例实施后的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的实验科学史较多,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尽量为学生创设思维探究活动的机会,激发学习的兴趣。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使用希沃一体机、Hiteach、移动讲台等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提高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可以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等核心素养的形成。
基金项目:此论文为福建省南平市“十三五”中小学(幼儿园)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教育科研课题《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xswxd2018011。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