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情志措施在调节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负性情绪和提高治疗依从性的疗效

2020-06-12白寅寅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3期
关键词:治疗依从性负性情绪疗效

白寅寅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情志措施在调节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负性情绪和提高治疗依从性的疗效。方法:2018年3月-2019年12月我院接收肺心病患者共32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163例,在常规基础治疗措施的前提下,采取情志干预措施;对照组163例,采取常规基础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治疗依从性。结果:(1)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采取干预措施后明显比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干预后明显比干预前降低,P<0.05。(2)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更加高,P<0.05。结论:采用情志干预措施对老年肺心病患者进行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负面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情志措施;老年慢性肺心病;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3-102-03

肺心病诱因多为患者肺部支气管,肺部血管异常,进而大幅增加动脉血管阻力和心脏负荷。肺心病死亡率较高同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健康生命威胁。目前来说,传统医疗工作容易忽略患者的心理变化,因患者个人情绪抑郁或缺乏家属关心呵护,导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较低,严重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因此,提高针对老年肺心病患者的护理质量将直接决定患者治疗预后的效果,而对于患者情绪,患者遵医依从性的提高,是关于护理方案设计的重要环节。本研究通过以老年肺心病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情志措施在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负向情绪调节和治疗依从性正向提升等方面的具体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我院诊断并治疗的326例肺心病患者,其中纳入标准具体如下:所有患者均通过各项综合指标确证满足临床上关于老年肺心病的诊断标准,对本次研究均表示知情且同意参研。排除标准具体如下:排除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排除患者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排除患者患有包括肿瘤在内的恶性疾病病史。通过对患者随机编号并分组,其中观察组共163例,其中男性患者83例,女性患者80例,年龄范围51-83岁,平均年龄为66.36±6.15岁,病程1-9年,平均为6.51±1.56年。对照组163例,男性患者共82例,女性患者共81例,平均年龄49-82岁,平均年龄为66.65±6.21岁,病程范围1-8.5年,平均病程为6.32±1.18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的数据无统计学意义上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治疗措施,指导患者按照医嘱用药,指导患者正确的饮食作息,保持患者呼吸道无异常,可正常呼吸。

观察组:在常规基础治疗措施的前提下,采取情志干预措施,其中具体情志相关的干预措施如下:

(1)保持主动与患者交流:老年患者由于治疗时间较长,容易出现暴躁、焦虑等情绪,影响治疗。保持主动与患者交谈,有效转移患者注意力,使其更容易接受的言语及交谈方式,播放优美轻柔的音乐,促使患者放松心情。患者情绪稳定将较大程度上利于控制患者病情,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2)积极宣教,解除疑虑:主动并积极地宣讲疾病相关知识,缓解患者出现的紧张、恐惧等情绪,通过交谈了解患者思虑的原因,一方面着手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另一方面着手缓解患者的内心压力,向患者强调遵行医嘱。提高患者对于老年肺心病的患后干预意识,积极地配合康复护理内容。

(3)协同家属,关怀患者:应向患者家属说明良好的心态对病情控制的重要性,与患者家属一同照顾患者,给予患者精心护理,时刻关注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情绪异常,尽量避免因自身情绪波动过大,导致患者出现临床上的不良事件发生。

1.3观察指标

采用SDS抑郁自评量方法评价患者抑郁情绪,评分与抑郁程度保持正相关,并且以 53分为界限,53以上表示抑郁。采用SAS焦虑自评量方法评价患者焦虑情绪,并且以50分为界限。治疗依从性采取自制调查表,采取百分制,分级为:90-100分表示患者遵医依从性为完全依从;70-89分表示患者遵医依从性为部分依从;低于70分表示患者遵医依从性为不依从。

1.4统计学方法

最终获得的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使用相关T检验与卡方检验T值与卡方值可转化为相应的P值,P<0.05表示样本统计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

结果表明观察组干预后SAS平均评分为19.36、SDS平均评分20.35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的SAS平均评分为29.50、SDS平均评分30.33,P<0.05。(如表1)

2.2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

实验结果表明观察组干预后治疗依从性达到98.77%,相比对照组83.44%,治疗期间遵医依从性提高接近15%,P<0.05。(如表2)

3.讨论与结论

老年性肺心病患者治疗期间较长,病情复杂,老年患者由于缺乏对自身病情的了解,容易产生自我紧张、恐惧、焦虑的情绪,对治疗造成不利影响。据研究,负面情绪可导致老年性肺心病患者抑郁可能性增加,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从中医角度分析,人的七情可影响身体健康状态,惊、悲、忧、喜、恐、思、怒等情绪过于激动,会导致脏腑失调,气机紊乱,从而引起疾病病变。中医学认为,人的情志可通过心理调节进行整合,各种情绪均会对心态产生影响,七情发病则会导致诸脏受损,其中心神损伤最为明显。中医情志调护遵循了中医学原则,使患者保持良好情绪。

本研究中,采用情志干预模式进行诊疗管理,结果表明干预后观察组SAS平均评分由对照组29.5下调至19.36、SDS平均评分由对照组30.33下调至20.35。焦虑及抑郁自评分下调比幅较大,并且都下调至正常标准范围内。同时干预后观察组治疗依从由对照组治疗依从性83.44%提升至98.77%,提升率高于15%。由此可見,情志干预措施对于患者心理情绪的干预十分有效,缓解患者压力的积极表现成功增强了医患距离,良性地促进患者自身遵医依从性的积极提升,这进一步带来对于患者护理治疗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采用情志干预措施对老年肺心病患者进行干预,一方面能够积极减轻患者的内心不良情绪,另一方面能够稳定患者遵医依从度,适于临床应用的推行。

参考文献:

[1]王聪聪.综合护理对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 (23):106-108.

[2]赵红.对接受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的肺心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 (24):277-278.

[3]于月辉,王晓昕,李潞.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护理中整体护理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 (34):236-237.

猜你喜欢

治疗依从性负性情绪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中未曝光企业应对策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动态机制研究
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与治疗依从性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规范化术前访视对围手术期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