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育人格局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
2020-06-12李英杰
李英杰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加强高校“人才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从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整体情况来看,尽管不断取得新的成效,而且也与过去相比有了较大的进步,高校学生管理体系不断优化,但按照大思政育人格局的要求来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还存在缺乏创新的问题,这也直接导致学生管理的效能化水平不高,需要引起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构建“大思政”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着重阐述的重要思想,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必要环节。这就需要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积极探索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性举措,努力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全面性和效能性。
1 大思政育人格局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管理理念缺乏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格局。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立足于大思政格局,积极推动学生管理理念创新,但个别高校在学生管理理念方面仍然缺乏创新。有的高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不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结合,特别是在落实“三全”育人方面缺乏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有的高校则没有将“以人为本”理念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创新性理念,缺乏对学生思想政治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学生管理工作只是保证学生不出现问题、不出现矛盾。有的高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则没有正确处理好校园内外各种育人要素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没有将“社会治理”理念融入到学生管理工作当中,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等方面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等等,必然会制约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引起重视。
1.2 学生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落实大思政育人格局,一定要构建科学的学生管理体系,特别是要在拓展性方面下功夫,但目前个别高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还没有积极探索更有利于落实“三全”育人格局的学生管理体系。有的高校没有将学生管理工作纳入到教育体系当中,在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全方位管理方面相对比较薄弱,不注重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学生管理网络,学生管理工作仍然以高校为主,必然会制约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拓展性。有的高校则不注重将意识形态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结合,缺乏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和系统指导,导致一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不高,给学生管理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学生管理体系不够完善,也表现为没有建立相对比较完善的目标责任体系,特别是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分工不够明确,全员管理缺乏针对性和特色化,同样会制约大思政育人格局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1.3 学生管理模式比较传统
做好大思政格局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一定要在创新管理模式方面下功夫,但目前一些高校在开展学生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管理模式比较传统的问题,直接导致学生管理工作缺乏针对性、创新性和效能性。有的高校在开展学生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等进行有效融合,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不强,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有的高校则不注重学生管理人员的能力建设,特别是在“全员育人”方面没有统一思想,而且能力素质比较薄弱,直接导致学生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不高。有的则不注重强化学生管理工作的拓展性,特别是不注重学生管理资源的有效整合,而且在应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方面不够到位,相应的管理平台建设仍然缺乏针对性和特色化,同样会制约大思政育人格局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2 大思政育人格局下高新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
2.1 创新学生管理理念
创新是进步的灵魂,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想做好大思政育人格局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创新学生管理理念。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中,既要强化学生管理机制创新,也要深刻认识到高校教职工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做到“全员”育人,整体推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A1] 队伍建设,努力使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做到有机结合。创新学生管理理念,也要求高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学生管理体系建设,特别是要学生管理工作与组织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教书育人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学生管理工作的综合性、拓展性和持续性,真正使全员管理、全程管理、全方位管理成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方向和目标,并且落实到学生管理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努力使学生管理工作能够发挥多元化育人功能。
2.2 完善学生管理体系
对于做好大思政育人格局下的学生管理工作,一定要从“三全”育人的角度入手,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学生管理体系,努力使学生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全面性、综合性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将“落实责任、规范发展、突出重点、强化基础”作为推动大思政育人格局下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大力加强学生管理制度建设,特别是要对现有的学生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和完善,按照“三全”育人的要求进行修改,重点要加强学生管理工作保障体系、运行体系、标准体系、内容体系等方面取得突破。要大力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组织体系建设,构建多元化、系统性的学生管理机构,使各个方面都能够参与到学生管理工作中,推动全员管理体系建设,进而为促进学生管理工作向纵深开展提供组织保障。要更加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知行合一”意识,除了要完善管理制度之外,也要在教育、引导、服务方面取得突破,进而使学生管理工作体系持续完善。
2.3 改进学生管理模式
推动大思政育人格局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还要在改进学生管理模式方面下功夫,特别是要更加高度重视“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有效结合,既要强化学生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也要强化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升意识和能力建设,比如应当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而使学生参与到管理当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使学生管理工作能够实现主体多元化。改进学生管理模式,还要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学生管理工作当中,特别是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特色化,比如可以多运用信息化手段多开展一些调查研究、数据收集与分析等工作,进而制定更加有效的学生管理机制。改进学生管理模式,还要在大力加强学生管理资源体系建设方面狠下功夫,使各方面的力量、智慧都能够集聚到学生管理中来,努力形成学生管理工作的强大合力。改进学生管理模式,还要大力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比如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可以将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以及井冈山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对于强化学生的政治意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以及激励学生开拓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综上所述,在大思政育人格局下,要更加高度重视学生管理工作改革和创新,特别是要着眼于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积极探索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努力使学生管理工作能够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从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整体运行情况来看,尽管能够有条不紊的开展,而且学生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按照大思政育人格局的要求来看,仍然面临诸多问题,直接导致学生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和拓展性,需要引起重视并认真加以改进。这就需要高校在未来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牢固树立系统思维和创新理念,着眼于破解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和策略,重点在创新学生管理理念、完善学生管理体系、改进学生管理模式三个方面努力,推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创新和发展,努力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
(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
错别字?需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