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鉴赏的教学探析
2020-06-12段新惠
段新惠
音乐鉴赏课程是高校艺术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鉴赏能力等具有深远影响。基于此,高校应能从理论教学逐渐转向师生互动型教学;从知识层次的构建过渡到鉴赏能力的提升;从注重于教师教授方法转化为学法。从而,为学生创建一个更加科学的音乐鉴赏教学氛围,实现教学目标。
高校开展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他们成为高素质复合型、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而针对于音乐鉴赏课程,不仅能为学生枯燥的学习生活带来一定的趣味,还可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使学生在音乐艺术的熏陶与影响下,建立健全人格,综合素质获得提升。基于此,高校应能对音乐鉴赏教学模式等进行革新与优化,运用更科学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艺术审美能力。
1 高校开设音乐鉴赏课程的必要性解析
从科学的角度对音乐鉴赏教学进行分析,人的左脑与逻辑分析、抽象思维、语言能力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而人类的右脑与形象思维、想象力、知觉等产生密切相关。而右脑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可带动左脑的发展,可见其重要性。针对于高校开设的音乐鉴赏课程在有效提升学生智力水平的基础上,还可不断强化他们右脑的音乐、绘画等艺术能力。同时,舒缓、恬静的音乐能有效缓解学生的各种压力与焦虑心理,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学习体验。而深远、淡雅的音乐可教化人心,令他们的境界得以提高、人格更加完善。由此可见,高校开设音乐鉴赏课程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对创新型、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一定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基于更轻松的教学氛围,在不断丰富学生知识层次、能力结构基础上,还可提升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艺术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高校音乐鉴赏的教学模式优化措施
2.1 从理论教学逐渐转向师生互动型教学
高校在具体开展音乐鉴赏教学活动过程中,在向学生传授相应的理论知识过程中,应能对师生互动教学产生新的认识。即能从传统灌输式教学逐渐转化为探讨式教学。尤其,针对音乐艺术教材课程,在对学生的审美素养、鉴赏能力进行提升的过程中,应能明确学生只有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艺术潜能。基于此,高校应能在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可充分融入情境式教学模式、案例结合教学模式等。从而,创建一个互动性更强的音乐鉴赏课堂。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能对学生的艺术素养、知识层次等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这样,教师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才更易建立良好的交流关系。同时,教师应能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即在课堂上应能合理把控教学节奏。在对课堂教学情境进行创建的过程中,应能始终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并能结合音乐鉴赏课程本身,充分挖掘音乐文化内涵。并能结合经典音乐作用,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学习、领会、鉴赏。更重要的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能巧妙的抛出有效性问题。使学生能产生深度的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想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教师应以辅导者、引导者的身份,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确保他们能真正参与教学互动氛围中。同时,教师应能充分发挥音乐鉴赏课程的优势,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展现的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技术等,将理论性的知识更多的以音乐的形式进行展现。无论是带背景音乐的图文幻灯片,还是音乐MV等,教师都可将其充分的融入到课堂上。这样,不仅可为课堂增强趣味性,还可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总之,高校应能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能从传统理论教学模式中,逐渐转向互动型教学方式。基于情境-陶冶模式,改变“传递与接受”的信息传输形态。从而,使学生能更自主的融入到学习氛围中,大力提升他们能音乐核心素养。
2.2 从知识层次的构建过渡到鉴赏能力的提升
高校在对音乐鉴赏教学活动进行优化与革新的过程中,在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时,应能明确教学的根本意义。即使学生在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上,能着重于他们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无论教师引导学生接受多少有关音乐的理论知识,其根本目的都是有效提升他们的音乐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应能从知识层次构建向鉴赏能力提升过渡。在此诉求下,教师应能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机融合。使学生能更自然的将理论知识进行应用,能对相关的音乐作品进行专业的赏析,提出有效的观点与合理化意见。因此,教师应能结合音乐鉴赏课程特征,更多展现教学内容豐富的音乐文化性。确保学生通过更具有针对性与指向性的教学活动,能对音乐艺术语言特点建立全面的认知。并能深入研究与探析音乐与历史、音乐知识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应能以审美知识为切入点,真正以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为侧重点,对教学内容、教学流程进行设置。避免出现单一利用书面测试,去对学生的音乐素养等进行考核与评估啊。教师应能更多的组织与音乐作品鉴赏相关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切实融入到艺术氛围当中。使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想象力、鉴赏力等进行提升,并确保他们的音乐综合能力获得全面发展。例如,教师可选择更易吸引学生注意力优质流行音乐,或是经典钢琴曲等,引导学生对其进行鉴赏。在这个实践活动中,高校可邀请在学生群体当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艺术家共同参到活动中。这样,为学生创建一个真正的音乐艺术鉴赏空间,鼓励他们与艺术家们进行交流与文化互鉴,从而真正践行教学目标。
2.3从注重于教师教授方法转化为学法
所谓“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鱼”,教师运用再科学的教学手段,也只能是在知识传授过程中,能确保他们更积极的进行理解与吸收。但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角度出发,教师在针对音乐鉴赏课程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能建立更加先进的教育理念。能在对教授方法进行不断优化的过程中能对学生科学学习方法的养成建立一定的认识。即能在音乐鉴赏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能致力于培养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并能培养他们养成科学的学习方式,使他们能基于强烈的内在驱动力,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去吸收更多的音乐养分。基于此,教师应能将学习方法的实质视作教法,能更多的调动学生学习自主能动性。教师应能以学习方法的培养为着力点,对音乐鉴赏课程进行科学的优化。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能引导学生形成发现学习、掌握学习、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意识形态。并能找到有效载体,将其付诸在行动上。例如,教师应能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进行全面了解,并能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建立“空中课堂”开发出更多的教学时间与教学空间。最大限度内容实现线上一对一辅导,对学生个体潜能进行科学挖掘。基于此,高校音乐教师利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不断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3 结语
总之,高校开设音乐鉴赏课程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应能对该项课程给予一定的重视。并能对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等进行积极完善,使学生能在学习音乐鉴赏知识的过程中,在音乐综合能力上也能真正获得提升。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