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的抽样调查报告*
2020-06-12王伟萍何庆银张建明邓瑞冰
王伟萍,何庆银,张建明,邓瑞冰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佛山市口腔医院,广东 佛山 528237
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反映生命质量,也是人类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影响着口腔健康。长期的临床观察,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患有口腔疾病。本研究于2018年通过对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口腔健康封闭式问卷调查,了解佛山市大学生的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及口腔健康态度行为,探索适合我市大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模式,为今后在高校有针对性的开展口腔健康促进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遵循科学、有效、可行的原则,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8年4月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在校1~3年级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按专业分层,整群抽取非医学类(土木、计算机、材料化学和文学专业)、医学类非口腔专业(护理学和药学)、口腔医学共1 554名学生,其中女生871名,男生683名。
1.2 调查方法
使用2015年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问卷(12~15岁组)[1],以封闭式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专业等);口腔健康知识(刷牙牙龈出血是否正常;细菌是否可以引起龋齿、牙龈发炎;刷牙对预防牙龈出血有没有用;氟化物、窝沟封闭是否可以保护牙齿等);口腔健康态度(口腔健康对生活的重要性;定期口腔检查的必要性;牙齿好坏与自己保护的关系等);口腔健康行为(饮食习惯、抽烟、刷牙次数及时间、是否使用含氟牙膏、是否使用牙线、就医行为等)。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当面解释调查目的后,将问卷发给被调查者,集中自填,不准讨论,待填答完毕后现场收回。共发放问卷1 554份,收回有效问卷1 473份,有效应答率为94.8%。单一知识知晓率=正确回答该知识的调查人数/调查总人数×100%,总知晓率=所有调查对象正确回答条目总数/所有调查对象共回答条目数×100%。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人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佛山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率
本次调查人群口腔健康知识的总体回答正确率为65.6%,非医学类专业为61.0%,医学类非口腔专业为70.7%,口腔专业为81.1%,不同专业间的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数学生对口腔疾病有所了解,在“刷牙时牙龈出血是不正常的”和“吃糖导致龋齿”这两个问题上的回答正确率较高,分别是81.3%和80.5%。但是对于“氟化物防龋”和“窝沟封闭护齿”等这种专业防龋适宜技术的认知水平较低,仅分别为50.1%和27.2%,即使是口腔专业的学生,回答正确率也只有68.7%和53.8%。不同专业间比较,非医学类专业与医学类非口腔专业除对“氟化物可以保护牙齿”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45,P=0.062)外,其他问题的知晓率均是医学类非口腔专业高于非医学类专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类非口腔专业与口腔专业相比较,在“刷牙时牙龈出血是不正常的”、“细菌可以引起牙龈发炎”和“口腔健康影响全身健康”这3个知识的掌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P分别为2.856/0.096、2.692/0.113和2.689/0.112),其他5个知识的掌握率口腔专业均高于医学类非口腔专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佛山市大学生口腔健康行为情况
被调查对象均有刷牙及刷牙时使用牙膏的习惯,但每天刷牙2次及以上只占68.6%,且知道使用含氟牙膏者仅有25.9%;仅13.0%经常使用牙线;有31.8%的同学从未看过牙;这4种口腔卫生行为在不同专业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医学类与医学类非口腔专业的学生在所有被调查的口腔健康行为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1/3的学生经常摄入甜食或碳酸饮料,但这个习惯在三组调查人群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42,P=0.398)。有就医经历的学生占68.2%,但最后一次就医原因以预防为主的才占21.0%,不同专业间差别无统计意义(χ2=1.854,P=0.396)。见表2。
2.3 佛山市大学生口腔健康态度
绝大多数的学生对口腔健康持积极态度,但只有40.8%的人自觉口腔状况良好。95.7%的人认可“口腔健康对自己的生活很重要”;71.3%的人认同“定期口腔检查是十分必要的”;92.4%的人认为“牙齿好坏不是天生的”和“预防牙病首先要靠自己”。对于以上说法,除了“定期口腔检查是十分必要的”在口腔专业的认同率高于其他专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38,P=0.001)外,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龋病和牙龈炎是影响大学生口腔健康最常见的两大疾病,国内多个学者[2-4]对不同城市的高校学生口腔健康情况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整体口腔健康水平较低,龋病患病率约40%,牙龈炎患病率约60%,与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5]。大学生的许多口腔疾病与他们对口腔健康知识认识不够有很大的关系。本次调查发现,佛山市大学生的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才65.6%,远远低于《中国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规划(2004—2010年)》中对中小学生口腔保健知晓率(农村70%、城市90%)的要求。这与北京市[6]、天津市[7]、福州市[8]等多地调查结果一致,反映出目前各地大学生普遍存在口腔健康知识较为薄弱的现状。医学类专业的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非医学类专业,口腔医学专业的知晓率最高,这与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有关。但是分别只有50.1%和27.2%的人知道“氟化物可以防龋”和“窝沟封闭可以护齿”,提示大学生对这些专业适宜防龋技术的认识极低,这也可能是大学生龋病患病率高的原因之一。这也提醒我们今后对大学生进行口腔健康教育时,应建立多种渠道,结合各专业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口腔宣教,以提高他们的口腔健康知识水平。
表1 佛山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率 人数(%)
表2 佛山市大学生口腔健康行为情况 人数(%)
表3 佛山市大学生口腔健康态度情况 人数(%)
口腔健康知识影响着口腔健康态度和行为。口腔专业的学生口腔健康知识掌握较好,所以除了在摄入甜食和末次就医原因这两点上与其他专业无明显差别外,其他几点口腔健康行为均优于其他专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非医学专业与医学类非口腔专业的学生在口腔健康行为上均无明显差异,这可能是知识转变为行动需要一定的积累,也可能与环境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含氟牙膏和牙线的使用率很低,而且近1/3的同学从未看过牙,就是就医,也是以治疗检查为主,以口腔预防为主要原因的占比低。说明佛山市大学生在口腔行为方面有待改善,应加强大学生对“含氟牙膏”和“牙线”等的认识并提高使用率,主动养成定期看牙的良好习惯。同时本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对口腔健康态度是积极的,这与马晓伟等[9]的调查一致,但孙晶[6]、李源等[7]的调查认为大学生的口腔健康态度并不积极相反,这可能与问卷的设计及地区有关。
综上所述,佛山市大学生的口腔健康知识还比较匮乏,口腔健康行为还待积极推进,需加强大学生的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口腔健康促进的知信行模式认为:人的健康相关行为以卫生保健知识为基础,只有当人们了解了相关知识,树立起积极正确的信念才可能形成有益于健康的相关行为[10]。大学生文化程度高,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好,更容易接受口腔预防保健知识,能更好地改变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而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是连接教育与社会的纽带。他们自身的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习惯会随着他们步入工作岗位,逐步传播到社会各阶层中,对社会和未来人口的口腔保健意识提高有重要意义。
因此,口腔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而言,不仅使个人终身受益,而且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及言传身教,对整个社会人口的口腔健康和文明进步有深远影响。
猜你喜欢
——以莆田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