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护肘垫在精神科患者中的应用
2020-06-12吴仙桃黄妹青罗碧丹覃文格陆爱香
吴仙桃,黄妹青,罗碧丹,覃文格,林 蔚,陆爱香
(百色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 百色 533000)
在精神科时常出现精神病人在病情的影响下,从而出现不愿意配合输液治疗的情况,鉴于此种情况,护士需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来协助患者完成治疗完成输液工作[1-2]。在输液过程中,因精神病人因疾病症状(兴奋躁动、挣扎、不合)导致护理工作难度增高,极易出现药液外渗、肢体肿胀等不良情况,对患者的血管造成损害并延误临床治疗[3]。对此,本文将新型护肘垫运用于精神科患者,分析其能否降低护理难度,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便利,详情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甄选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约束且输液的患者(200例),运用抛币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中男54例,女66例,年龄范畴45~57岁,年龄均值(52.38±1.28)岁,实验组中男59例,女41例,年龄范畴44~58岁,年龄均值(52.39±1.24)岁,按照统计学概念分析,两组数据呈状态分布,可行比对,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传统约束带,护理人员需先使用棉垫包裹患者手腕及踝关节,将宽绷带打成双套结,并将其放置与棉垫上,后将带子固定于床栏上。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新型护肘垫,准备一条双层棉布布条在其中段缝制一块大约透气太空棉垫,在其一侧开扣眼,针对性给予患者的肘部垫上新型护肘垫,并通过护肘垫进行肘部保护性约束等干预措施,两端为魔术贴,护理人员需可根据患者的肘部大小调节。
1.3 观察指标
(1)分析两组患者不良损害发生率,分布为凹陷、水疱、青淤、苍白、擦伤、溃烂、红肿。(2)统计两组患者输液失败(输液部位肿胀、输液不滴、静脉血回流等)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s)用于表达计量资料,x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P决定是否有差异,其中P<0.05表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不良损害发生率比对相较
实验组不良损害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区别十分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损害发生率比对相较[例(%)]
2.2 两组输液情况相较
实验组输液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区别十分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输液情况相较[例(%)]
3 讨 论
精神科医疗过程中,为保证患者得到治疗,需采用保护性约束限制其行为活动,但由于患者被束缚后仍长时间受压或四肢躁动等易导致双臂形成压疮[4-5]。为了避免单用四肢锁带固定给病人的肘部带来的不适、损害以及更好的制动上肢,因此有必要对约束四肢患者加用舒适的护肘垫保护患者的肘部或者通过护肘垫约束患者肘部[6]。
本次实验可知:实验组不良损害发生率显著、输液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区别十分明显,P<0.05。研究其原因,传统约束带往往采用宽绷带进行,长时间使用将变成绳状,紧勒患者皮肤,极易造成皮损,而实验中新型护肘垫采用的改良约束带两端为魔术贴,可根据患者的肘部大小调节,可避免过紧或过松,而护肘垫中间设置一凹槽,恰好保护双臂肘关节尖尖的鹰嘴突部位皮肤,再加护肘垫有4条垫耳,可约束患者的肘关节,起到上肢制动的作用,且具有以下优点:(1)制作布类护肘垫取材容易且制作简单,成本相对较低;(2)操作时间较短及操作简单;(3)简单实用且有效;(4)护肘垫使用后用消毒液浸泡消毒、晾干再备用,不会造成浪费和交叉感染;(5)以减少病人的额外伤害;(6)杜绝因护理而产生的医疗纠纷;(7)有效的保护病人肘部皮肤及制动上肢的作用,体现了护理中的人文关怀。
总之,采用,能够减少精神科患者皮肤损害,为其输液治疗提供便利,同时也能够避免不良情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