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小学生劳动能力的有效途径
2020-06-11李剑萍
李剑萍
摘要:文章探讨了培养小学生劳动能力的有效途径:以思政课为平台、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并以家校合作为桥梁有机结合,这三者缺一不可。在培养学生劳动能力的过程中让学生从劳动中锻炼自我;在劳动的过程中让学生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在品尝劳动成果中让学生养成吃苦耐劳、谦虚谨慎的优良品质。
关键词:劳动能力;思政课;少先队活动;家校合作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人人才培养全过程;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我校的学生由本地学生和外来工子女学生组成,大部分学生都由家中老人照顾。学校通过对学生的劳动能力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自理能力比较差,对家人的依赖性比较强,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意识比较薄弱。笔者就如何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进行了相关探讨。
一、借助思政课平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学校根据学生的劳动能力实际情况,制定思政课实施方案,方案中设置领导小组,以德育领导为组长,少先队辅导员为副组长,班主任为组员,把学校思政课落到实处,把劳动教育纳人实施方案。
德育处通过“开学思政第一课”“国旗下讲话”等途径,渗透劳动教育观念,强调劳动的重要性,使学生理解劳动有助于人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发展。道德与法治课作为每周的思政课,是养成良好劳动意识的途径。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设计教学内容,在课堂讲解生动的各行业劳动楷模的事迹,让学生提前搜集资料、课堂分享、说感受等,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体会劳动人民的伟大,体会他们的艰辛,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主题班会也是进行劳动教育的途径之一。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为指引,制定可行的劳动教育主题班会。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师要注重启蒙学生的劳动意识,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乐趣,让学生知道人人都要劳动。例如:学习劳动工具(扫把、抹布等)的使用,书包、桌子的整理,简单的物品的清洗等,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知识,参与垃圾分类。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则要围绕学生的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的养成进行劳动教育,让学生做好个人清洁卫生,主动分担家务,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到劳动的光荣。教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不同的劳动教育活动。例如:学生学习房间收拾,把整理房间培养成自觉行为;挑选食材,能独立完成一顿饭;清洁物品,能掌握洗涤方法;参与垃圾分类,变废为宝;与家人参与志愿服务,帮助有需要的人……主题班会除了理论知识的教授,还要做到让学生课堂有实践,回家有任务。
二、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参与劳动的兴趣
少先队活动大多是实践性的,6—14岁的少先队员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初期,在此阶段,对少先队员进行劳动教育,不但可以加深他们对劳动的理解,更能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参与劳动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锻炼学生的意志。教师可以把劳动教育活动纳人少先队工作计划,以大队活动、中队活动、寒暑假实践活动等形式开展活动。
例如,以“雷锋月”“五一劳动月”为契机开展劳动实践大中队活动,制定活动方案。方案要明确劳动目的,清晰表达活动过程,制定劳动月活动记录表,开展家务劳动技能比赛:叠被子、绑鞋带、垃圾分类、做一个美味的食品等,评选劳动月之星。通过月活动,让学生学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技能,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比赛、评选活动,促进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增强学生劳动的兴趣。
再如,少先队大队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这一契机,设计合理的寒暑假劳动实践活动,让家长和学生一起参与,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充分培养学生劳动兴趣。如:学生走进农村,体验农耕生活;到儿童职业体验馆体验不同职业的乐趣;到老人中心体验志愿服务,让学生学会尊重老人;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等。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见所解,把自己的体会通过绘画、写感受、录微视频等方式记录下来,然后与其他学生分享。此外,还可将优秀的作品通过学校的公众号进行宣传推送。课外的劳动实践活动,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体验,让学生从劳动中学会尊重劳动人民,从劳动中锻炼自我。
三、以家校合作为桥梁,为学生提供劳动机会
现在很多家长普遍缺乏让孩子参与劳动的意识,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太小,不会劳动;有些则认为孩子在做家务活时会帮倒忙,把事情做得一塌糊涂,所以不给孩子动手的机会;更有家长认为孩子的成绩才最重要,家长则包揽所有的家务……为了打破家长的陈旧观念,更新家长的劳动观念,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支持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学校应大力搭建家校合作桥梁,让家长为孩子提供劳动机会。
第一,通过家长会、家访、电子媒介、劳动教育小册子等途径加强劳动教育的宣传,让家长明确劳动教育对学生的意义,明确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第二,倡导开展孩子与家长共读劳动模范故事,观看劳动模范视频等活动,以小手牵大手,让家长体会作为一名劳动工作者的骄傲;第三,开展家校劳动教育的亲子实践课堂活动,让家长走进课堂,走进学校大、中队活动,感受孩子参与劳动时获得的快乐;第四,倡导家长为孩子树立好榜样,尊老爱幼,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其中、乐在其中,让孩子充分获得自豪感;第五,学校按照不同的年级,分别对家长进行劳动指引,让家长明白安排孩子参与劳动是可行的,孩子在参与期间也能收获满满的成功感;第六,为促进、鼓励家长放手让孩子参与劳动,学校可以制定“劳动明星家庭”评选方案,每月每班评选几个表现优秀的家庭为劳动明星家庭,邀请家长参加升旗仪式,表彰他们并让他们在家长会上分享成功的经验。
在培养学生劳动能力的过程中,学生能从劳动中锻炼自我,学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在品尝劳动成果中养成吃苦耐劳、谦虚谨慎的优良品质。让学生在学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劳动培养过程中体会其中的成功与快乐。
参考文献:
[1]常保晶.当前小学生劳动教育问题探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2]童星.家庭劳动教育勿窄化为做家务[N].中国教育报,2018-11-22(11).
[3]陈鸣.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劳动教育[A].扬州基础教育学校联盟年会论文集——当代教育评论(第九辑)[C].2019.
[4]李昌丽.家校结合 加强劳动教育[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S1).
[5]谢兆萍.在少先隊活动中培养队员劳动能力[J].教育观察(中旬),2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