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2020-06-11何乐
何乐
摘要:情境教学法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中根据教材的内容通过情境教学法将真实的情景再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突破重难点。基于此,文章首先明确情境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的意义,然后分析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应用策略
道德与法治素养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促进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品质。
一、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情境教学法始终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全面发展放在中心位置,在注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情境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新课标下的现实教学需求
在追求素质教育的情况下,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所以,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应用是教学的现实需求。
(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机、成才的起点。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能把学生从被动接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提高课堂质量,更好地解决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爱因斯坦曾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学通过引入生活中紧密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由学生自主提出有疑惑的问题,再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动脑的学习习惯,还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于事件的认识,从而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引入问题情境,引导主动参与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因遇到了问题且需要解决而引起的,学生对遇到的问题有兴趣,才有解决问题的愿望和要求,才能引起他们的积极思维。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导人环节,通过问题情境引入,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上课的主动性,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创果堂教学成效有重要的影响。
在讲授《我们的梦想》一课时,笔者通过创设情境引发性提问和引导性提问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第一个教学重点是“中国梦”,通过播放视频《我们的中国梦》宣传片,然后以谈话的桥梁式提问:“你有梦想吗?你的梦想是什么?”由个人的梦想,逐层递进到中国梦,问题设置由浅人深。接着问:“你心中未来的中国是什么样的?什么是中国梦?”最后提问:“中国梦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课本重点知识点,通过前面一系列问题的设置,学生基本能从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这三个方面总结。
(二)重视生活情境,激发求知欲
初中学生生活经验尚浅,对于书本的内容无法深人理解,因此再现生活中的案例,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了解事件原委的兴趣,从情感上引发其共鸣,使学生感受教学内容的真实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好学、乐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促进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讲授法律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常见的法律纠纷案例,引导学生从案例中获取相关法律知识,再结合书本相关的内容,增强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认知与了解,从而使学生将法律知识内化。再如,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网购已经成了常态,快递行业也跟着发展,那么快递在运输期间如果出现破损、遗失,该如何赔偿呢?利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维权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通过相关案例的引人,使学生了解如何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学生意识到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不是纸上谈兵,领悟课程的实用性,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有实际意义的。
(三)利用角色扮演,再现具体情境
角色扮演即把课堂教学内容剧情化。初中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各方面都不够成熟,通过让学生扮演剧中的人物,在课堂上身临其境体验生活,使学生可以在相对比较轻松的游戏方式中获得知识,还可以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掌握方法、提高能力,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授《让友谊之树长青》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以“让友谊之树长青”为主题的话剧表演。结合刚上初一的学生步人一个新的环境,渴望友谊的需要,鼓励学生结合在进人初中以来在寻找友谊、建立友谊的得与失、喜与忧,编写自己的交友故事,进行角色扮演。关于建立友谊的方法和处理的策略,是在学生的表演中动态生成的,表演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观看者心随景动,有所思考。教师抓住核心体验,激活学生记忆。整节课由“寻找友谊”“化解冲突”“呵护友谊”组成,剧情有趣,学生沉浸在一幕幕精彩的表演中,兴趣被激活。教师把问题置于情境当中,三幕情境设置三个问题:1.一开始主人公为什么没有朋友?后来他是如何交上朋友的?2.主人公和朋友之间发生了什么?他们应该怎么办?3.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主人公,你会怎么做?将建立友谊的方法和化解冲突策略融于其中。表演完之后,让学生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下“建立友谊、呵护友谊”等关键词,让学生明白如何才能呵护友谊,还可以让学生和自己的好朋友拥抱,升华情感。在这种角色扮演中,学生将对友谊有全新的认识。
(四)巧用案例情境,提升生活经验
案例情境指的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或者现象,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学生更有效掌握知识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教授《法不可违》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区分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笔者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例如:在讲授行政违法行为时,笔者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中学生李某在放学回家途中用弹弓把沿街路5盏灯打破了,被公安机关罚款200元。这个例子中李某违反的是《交通管理法规》,而该法规属于我国的行政法规,所以李某的行为是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在讲授民事违法行为时,笔者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照相馆老板没有经过陈某的同意,将陈某的艺术照片在橱窗展示出来招揽生意。在调解无效情况下,陈某一气之下将照相馆老板告上了法院,法院判照相馆老板撤下相片,并向陈某道歉。在这个案例中,照相馆老板违反了我国的《侵权责任法》,该法属于我国民法。通过案例情境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加准确把握民事違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为更好地发展学生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等,教师要不断尝试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展开学习,养成良好品质。
参考文献:
[1]马成梅.情景教学法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6(06).
[2]莫木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体验式教学方式浅探[J].基础教育参考,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