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制带教模式在重症监护室实习护生带教中的效果观察
2020-06-11凌玉春袁晓娟
凌玉春 袁晓娟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在重症监护室实习护生的带教工作中采用责任制带教模式管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2018年1—8月在该院重症监护室实习的护生资料共计56名开展对照分析,抽签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28名。对照组实习护生接受功能制教学模式带教,观察组实习护生接受责任制带教模式,分析两组实习护生的理论考核、病历书写、护患沟通、规范操作以及平均成绩分数差异。结果 观察组中实习护士的理论考核、病历书写、护患沟通、规范操作以及平均成绩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医院重症监护室的带教工作中,针对实习护生采取责任制带教模式有利于提升其理论水平以及实践操作能力,进而显著提升护理教学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实习护士;重症监护室;责任制带教模式;考核成绩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0)03(b)-014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adopting the management model of responsibility system in the teaching work of internship nursing students in intensive care units. Methods A total of 56 cases of nursing students who were interned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of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August 2018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or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draw method was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2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internship nursing stud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teaching mode of functional system, the observational stud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epted the teaching mode of responsibility system, and analyze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theoretical evaluation, pathological wri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standardized operation and averag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of internship nursing students. Results The theoretical assessment, pathological writing,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standardized operation, and average scores of the practice nur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In the teaching work of the hospital intensive care unit, adopting the responsibility teaching mode for the internship nursing students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ir theoretical level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ability, and then significant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nursing teaching.
[Key words] Intern nurse; Intensive care unit; Responsible teaching mode; Assessment results
臨床实习是在校医学生接触患者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的好机会,也是向专业护理人员过渡的必要阶段,实习期间主要培养的是实习护生们的思维能力和操作技巧,因此教学方式的选择是十分重要[1],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得实习护生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经验,掌握更多的知识技巧。该院对于重症监护室实习护生教学采取责任制带教模式,为了探究分析这种方法的实际效果,还特地于2018年1—8月选取了医院的56名实习护生作为观察对象开展了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在该院重症监护室实习的护生资料共计56名开展对照分析,抽签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28名。对照组男5名、女23名;年龄19~23岁,平均年龄为(21.21±0.58)岁。观察组男6名、女22名;年龄19~24岁,平均年龄为(21.45±0.67)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由医院指派一位经验丰富、资历较高的护士进行带教,带教护士对实习护生开展指导,教导其完成常规护理工作,具体的内容有健康宣教、生命体征观察、药物饮食指导等,并且在实习期间采取轮班制度[2],该组共有28名实习护生,所有的工作安排和行程计划均由责任护士进行管理,并且最终由责任护士打分评价。
1.2.2 观察组 该组实施责任带教制度,同样医院指派一位经验丰富、资历较高的护士作为带教老师,在进入科室实习之后,还要安排为每位实习护士安排一对一的责任制教师,让实习生和护师一起在带教老师所管辖的区域完成教学工作,由责任制带教护师详细讲解健康宣教和常规护理的知识与技巧[3],并且亲自示范加深实习生的印象,更加深入了解,争取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习过程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让实习生参与到患者的日常护理中,充分接触临床,积累经验,多进行护患沟通,完成病历书写和对患者的知识讲解等有实际需求的工作,带教护师在旁及时指导,更正其不正确的操作,随时解答实习护生提出的疑问和困惑。除了临床知识与技巧之外,临床思维和无菌操作意识的培养也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基本上要让实习护士体验到专业护士接触到的所有工作[4]。
1.3 观察指标
使用该院自制的考核问卷,内容共计分为两个大部分,满分为100分,分别为理论考核以及临床操作,主要包括理论成绩、病历书写、护患沟通、规范操作以及平均成绩。理论考核为40分,考核内容为临床相关知识,范围为《护理资格考试大纲》。临床操作分为60分,考核内容為病历书写、护患沟通、规范操作,每一项均为20分[5]。分数越高则提示实习护士的掌握临床知识水平越良好,总分在85分以上则评定为成绩优秀。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显示观察组中实习护士的理论成绩、病历书写、护患沟通、规范操作以及平均成绩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由于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病情都比较复杂严重,所以相应的护理工作也具有很大的难度,需要每一位护理人员给予每一位患者更加细心的专业护理,实习护生进入重症监护室实习能够培养他们的全方位能力,包括临床知识、操作技巧、临床思维和无菌意识等,对整体职业素质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经过该次研究得出了责任制教学的优势,首先责任制教学拓宽了实习护生的知识储存,提高了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固定床位的患者都有不同的需求,护理人员要了解和掌握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并制定合适的护理方案,实习护士在带教老师的带领下可以及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6],在此期间,带教老师还可以对实习护士不断提问,激发起他们的兴趣,调动起主观能动性,不仅及时梳理了基础知识,也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良好的临床思维。其次责任制教学还提高了实习护士书写病历以及观察病情的能力,传统功能制教学是让实习护士参加全科护理,没有重点,但是该次实施的教学模式具体到了床位分配,并且要求每位实习生根据自身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这种自主的练习是提高疾病认识、了解医疗程序的好机会。此外,责任制教学还可以提升护患沟通能力,日常查房是护士必做的工作,实习护士要抓住重点,陪同带教老师一起查房,并且注意老师和患者交流沟通的技巧[7],护患之间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是了解患者主观感受的最有效方式,也是提高护理满意度,消除护患纠纷的手段。最后,该模式能够提升实习护士的自我认同感,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生的自我评价要整体优于对照组护生,说明前者的参与感很强,发挥了自我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责任制带教是一对一模式,不论是知识的理解还是操作技巧的掌握都要更加深刻,同时他们还能认知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和传统功能制带教不同,这种模式不过分依赖老师,实习生遇到问题首先要自主思考,这也是如此高效的一项原因。
观察组护生在临床操作能力、理论知识掌握等多方面均是观察组占优(P<0.05),说明责任制带教具有理想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重症监护室临床带教上采取责任制护理教学能够提高实习护士的实践能力,培养临床思维,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也为今后护理人才的诞生打好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孔令娜,李芬.教练式带教模式对心脏监护室实习护士专科技能的提升效果[J].安徽医药,2017,21(12):2329-2332.
[2] 何安慧,陈伟萍,陈星星.抛锚式带教重症监护室规培护士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8,38(9):36-38.
[3] 江艳球.项目管理方法在临床实习护士带教中的应用[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8,51(3):62-64.
[4] 李翊.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9):121.
[5] 张婧,汪孝芳.去自我中心化模式在手术室护生带教工作中的作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11):131-132.
[6] 吴丽萍,许岩,张淑华,等.以临床常见症状为导向的毕业实习模式在继续教育学院专升本护生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6):859-861.
[7] 单立业.临床带教路径在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6):137-138.
[8] 孙虎,王可,郭志金,等.浅谈规范化培训在呼吸重症监护室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6):125-126.
[9] 杨静,马红利.自主选择临床带教老师在实习护生中的应用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2):1698-1699.
[10] 江月贞,陈尊文,吴鸿曾,等.体检中心责任制整体护理带教的实践与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306-307.
[11] 刘艳春,王士娥,邵艳美,等.优化临床护生教学路径模式在NICU实践中的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2018,25(11上旬刊):169-171.
[12] 赵新爽,张洛灵,赵杰刚,等.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30):3922-3925.
(收稿日期:2019-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