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悟空形象源于《罗摩衍那》说之综述

2020-06-11李赫

戏剧之家 2020年16期
关键词:文化传播孙悟空

李赫

【摘 要】学术界在探讨《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来源时,学者们大致形成了本土说、外来说以及混血说三种观点。而在外来说之中,认为孙悟空这个猴子的形象应该来源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大将哈奴曼这一说法影响最大。本文通过对孙悟空和哈奴曼两者的能力特点、性格特征和两部作品中相似的情节进行对比,并且综合考虑历史上《罗摩衍那》在中国的传播情况,支持孙悟空这一形象不是在中国“土生土长”,而是来源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神猴哈奴曼的观点。

【关键词】孙悟空;外来说;《罗摩衍那》;哈奴曼;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6-0189-02

孙悟空这一形象自《西游记》问世以来便家喻户晓。孙悟空形象究竟来源于何处?这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尤其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传入中国后,因其情节内容与中国神话多有相似之处,使学术界争论不断。《罗摩衍那》主要讲述了在阿逾陀国,大王后之子罗摩本应继承王位,但被国王的二王后设计陷害。为了不让国王为难,罗摩自愿被流放,携同妻子悉多和王弟罗什曼那到森林中艰苦过活。这期间,罗刹王罗婆那抢走了悉多。在救回妻子的过程中,罗摩得到了猴王苏耆梨婆身边大将——神猴哈奴曼的帮助,最终救回悉多。罗摩回国执政后,因悉多曾被掳走,导致民间传出悉多已经不贞的传言,夫妻只好忍痛分离。但原来罗摩夫妻是天上神灵的化身,最终两人又在天上团聚了。《罗摩衍那》中出现的神猴哈奴曼这个猴子形象实在是太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的猴王孙悟空了,因此,随之出现的关于二者关系的辩论更是激烈。总结起来可分为三大阵营:一是以鲁迅为代表且由鲁迅最早提出的本土说,支持这一观点的学者们主要认为孙悟空形象来源于无支祁的传说(另有来源于石磐陀等说法)。二是以胡适、季羡林为代表的外来说,支持这一观点的学者主要认为印度神猴哈奴曼才是孙悟空形象的真正来源。三是以萧兵为主要代表的混血说。

外来说最早由胡适提出。胡适在1923年发表《<西游记>考证》一文,他在文中提道:“也许连无支祁的神话也是受了印度影响而仿照的……在印度最古老的纪事诗《拉麻传》里寻得一个哈奴曼,大概可以算是齐天大圣的背影了。”[1]胡适认为孙悟空这个形象的身上有神猴哈奴曼的影子,并对这两只猴子的相似之处进行了对比,提出孙悟空的形象应是受到哈奴曼影响的观点。

在支持外来说的学者中,另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季羡林。他认为,像胡适一样完全否定“本土说”太过片面,但若是完全主张“外来说”又缺少更加有力的证据,因此,他在《<罗摩衍那>初探》一文中这样写道:“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基本上是从印度《罗摩衍那》中借来的,又与无支祁传说混合,沾染上一些无支祁的色彩。”[2]仔细推敲一下,可知,季羡林关于孙悟空原型来源的侧重点其实还是在“外来说”的一侧,只是不同于胡适坚持的“完全進口”说,季羡林承认来自中国本土的“无支祁”以及其他神话都会对孙悟空形象的形成产生影响。

下面我们通过对比两只神猴的能力特点、性格特征和两部作品中相似的情节,并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对孙悟空形象的来源进行追溯。

一、人物能力相似

孙悟空与哈奴曼两者都不是普通的猴子,而是“神通广大的神猴”。在《罗摩衍那》中,当罗摩的弟弟罗什曼那受到重伤、危在旦夕时,哈奴曼为挽回其性命,去寻找能够“起死回生”的草药,飞往午陀摩罗檀山,并成功克服一路上的艰难坎坷,把整座山都搬到罗什曼那这里,最终救了罗什曼那一命;在与罗刹王罗婆那战斗时,为了保护罗摩兄弟,哈奴曼把自己的身体幻化成一座坚固的堡垒,用身体隔绝了罗刹王对罗摩兄弟的进攻。而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本身自有七十二般神通变化。他曾自矜道: “我自闻道之后,有七十二般地煞变化之功……水不能溺,火不能焚,哪些儿去不得?”[3]《西游记》第六回中,详细描述了孙悟空与二郎神之间斗法的过程:二郎神变大,孙悟空也变大;孙悟空变作土地庙,庙门是口,门扇是牙,菩萨由舌变,眼睛作窗棂,尾作旗杆,迷惑住了二郎神的三只眼;最后,孙悟空又变作二郎神的样子,与二郎神打了个“棋逢对手”……二人这场斗法,孙悟空始终占上风,令二郎神捉他不得。[4]孙悟空“他那种随意变形的广大神通,汉译佛经里可以找到,在《罗摩衍那》里同样可以找到”[5]。这两位神猴都是如此能力超群、身怀神通。

二、人物性格相近

《罗摩衍那》中的哈奴曼是一个敢于反抗黑暗统治、藐视权威、惩恶扬善的英雄形象。为了找到悉多,他甘愿被罗婆那抓住,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见到罗刹王罗婆那。罗婆那审判哈奴曼时,他当众大骂罗婆那肆无忌惮、任意妄为,嘲笑他当年被猴王欺凌的样子,不给罗婆那留一丝一毫的“面子”。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也同样嫉恶如仇、不畏权贵、惩恶扬善,被他救过的百姓们还叫他“活菩萨”。他大闹天宫,破坏蟠桃宴会,吃光了太上老君的仙丹,在玉皇大帝面前也任意妄为,毫不畏惧;他还大闹地府,恐吓阎王,把所有猴类的名字都从生死簿上划掉了,让自己的“猴孩儿们”也可以长生不老;更是对如来叫嚣:“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孙悟空和哈奴曼两者同样敢于反抗、叛逆、嫉恶如仇,使得他们都被百姓们奉若神明。

三、故事情节相似

在情节方面,《西游记》与《罗摩衍那》也有很多相似的部分。在《罗摩衍那》第六篇《战斗篇》中,罗婆那的头颅被罗摩砍掉了,三界人神共睹,可是马上脖子上就长出一颗头;罗摩又一箭射中第二颗头,刚被射断,再次长出。如此射掉了百颗头,罗婆那仍然活蹦乱跳,没有死去。这与《西游记》第61回《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中的一部分情节描写非常相似:托塔李天王带着哪吒三太子来协助孙悟空。在与牛魔王厮杀时,哪吒砍掉牛魔王的一颗头,马上在牛魔王的脖颈上又钻出一颗头来,哪吒一口气砍了十几剑,牛魔王的断头处也立刻长出十几个头。季羡林先生据此在《<西游记>与<罗摩衍那>》一文中认为:“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两个故事几乎完全一样……简而言之,我认为中国的牛魔王是印度罗刹王罗婆那的一部分在中国的化身。”[6]

四、印度文学在中国的传播

(一)在印度民间广泛流传的哈奴曼神话,在中国能够以口耳相传的形式进行传播。“世界上许多流行民间的寓言、童话、小故事等,其来源都是印度。寓言、童话等是最容易传播的,而且传播有时候并不靠写本,而是通过口头。”[7]“人民口头创作,也口头传播,国界在这里是难以起到阻拦作用的。故事的流传是不管什么海关的。”[8]关于这一点,季羡林引述了一个很有意味的证据,即在中国福建的泉州所发现的疑为孙悟空的浮雕。季羡林在《<罗摩衍那>在中国》中提到了日本学者中野美代子的《福建省与<西游記>》,说在福建泉州的开元寺,于嘉熙元年(公元1237年)建成的西塔第四层的墙壁上面,雕刻着一只石猴,这只猴子头戴一顶金箍,脖子上挂着一串念珠,腰里别着一卷佛经,右肩上还有着一个很小的和尚像。无法确定这个小和尚像是否就是玄奘,因为其他壁上有玄奘的像。另外在泉州一座婆罗门教的寺院中,寺庙的柱子上也雕刻着一只猴子,这只猴子的尾巴很长,手里还拿着草一样的东西,这自然就让人联想起《罗摩衍那》中,哈奴曼曾用尾巴烧毁楞伽城,救了罗摩和罗什曼那兄弟二人性命的故事。泉州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港口,与阿拉伯和印度有着极其频繁的海上往来。那么猴行者以南海作为媒介传播过来也是顺理成章的。但同时,泉州的猴行者应该不是最早传入的。早在八、九世纪,印度的《罗摩衍那》故事就已逐渐在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国流传起来。如果从这些地方再传入中国,更为方便。[9]

因此季羡林认为:“中印文化交流从时间上来说,宋代以后仍然有比较重要的交流。从空间上来说,海路宋代才大为畅通。此外,还有一个川滇缅印道,也往往为学者所忽略。”[10]也就是说,从空间上看,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并不是只有陆路一途,而是通过海陆两条道路来进行文化传播;从时间上看,也不应只局限于唐宋之前,至少能够确定,这种文化交流在宋代还在继续。

(二)各种佛教典籍出现了中文译本,使得《罗摩衍那》的故事在我国各少数民族中广泛传播并产生影响。季羡林因此专门写了《<罗摩衍那>在中国》一文,并在文中介绍了多部汉译佛经,如后秦鸠摩罗什译《大庄严经论》、唐玄奘译《大正大藏经》中《罗摩衍那》故事的痕迹等;少数民族译本中,包括傣族的《罗摩衍那》译本《兰嘎》,蒙古族的四种罗摩故事等,介绍范围包括八种语言。[11]也就是说,既然《罗摩衍那》的故事在中国各民族之间有了广泛的传播和影响,那么出现在《罗摩衍那》中的哈奴曼的故事,必然也不可避免、间接地得到了传播并产生影响。这是季羡林先生在研究孙悟空原型方面比较独到的地方。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的《西游记》与印度的《罗摩衍那》这两部作品,虽然创作成书的时代不同、地域也不同,但通过选取两只神猴的能力特点、性格特征和两部作品中相似的情节这三方面来进行对比,以及分析《罗摩衍那》在当时的中国传播的情况,我们可以发现,《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的原型应该来源于《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大将哈奴曼。哈奴曼的形象对孙悟空形象的成功塑造有着不可否认的启示作用,《西游记》的创作者应该也是借助了《罗摩衍那》故事中许多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与故事的发展情节与背景,塑造了孙行者这一典型形象,设计出书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并最终完成了《西游记》的创作。

参考文献:

[1]转引自周勇,潘晓明编撰.《西游记》学术档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15.

[2]季羡林.《罗摩衍那》初探,见于《季羡林文集》(第八卷)[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231.

[3]吴承恩.西游记[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29-30.

[4]吴承恩.西游记[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67-69.

[5]季羡林.印度史诗《罗摩衍那》,见于《季羡林文集》(第八卷)[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90.

[6]季羡林.《季羡林文集》(第八卷)[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262-263.

[7]季羡林.《西游记》里面的印度成分,见于《季羡林文集》(第八卷)[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98.

[8]季羡林.《罗摩衍那》初探,见于《季羡林文集》(第八卷)[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231.

[9]参见季羡林.《罗摩衍那》在中国,见于《季羡林文集》(第八卷)[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10]季羡林.《罗摩衍那》在中国,见于《季羡林文集》(第八卷)[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300.

[11]参见季羡林.《罗摩衍那》在中国,见《季羡林文集》(第八卷)[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文化传播孙悟空
你有孙悟空的毫毛吗?
快递来了个孙悟空
我和孙悟空的一天
我和孙悟空过一天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